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十一章 百骑入沔阳,顺流渡汉江下

    一个多时辰后,负责操舟、使舵的黄衡亲卫,便立在船舱门口行礼报告。

    “卫将军,某等已将抵南郑渡口,码头在船队二三里之外。”

    赵旻问道:“渡口可有守卒?”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那亲卫答道:“回卫将军,暮色之中看不真切,然码头处,依稀可见灯火阑珊。”

    赵旻霍然起身。

    “待靠近码头后暂且抛碇泊舟!阿旭,你指挥兵卒待命,文则、令明、亲军校尉,随我同去杀敌!”

    【作者题外话】:在定益州、凉州之前,因天下大势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赵旻如今的容错率仍未有任何提高。

    简言之,赵旻仍然不能输。

    但不同之处在于,赵旻如今实力大增、声威日盛,且百战百胜,所以他已经能做到以势压人。

    这与其人的辉煌战绩相辅相成。

    曹操用兵打仗当然远远比不上最会打仗的李世民,但至少也能与朱全忠持平。

    本朝太祖曾云: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注意:本朝太祖,是极了不起的大军事家!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而且,云某绝不是在骂曹操。

    朱温朱全忠能助黄巢攻入长安、推翻李唐、屡次打败不可一世的李克用,并最终建立后梁,军事水平绝对稳居帝王前十。

    朱全忠除出身、开局比曹老板差了十个档外,无论经历还是性格,都极像曹老板。

    当然了,武夫出身的朱全忠毫无底线,而曹老板终归是士人出身,还有那么一丢丢良知…尽管所剩无几。

    朱全忠靠踩故主黄巢上位,其人做人毫无底线,极为狡诈。

    曹老板亦然。

    曹老板是踩着故主袁绍上位,当然,因汉末道德底线极高,所以曹老板比朱全忠那等恶魔要有底线得多。

    曹老板三屠徐州,放在残唐都算仁慈,至少他没再放一把火、吃吃人肉…乐文小说网

    所以,残唐五代有多残酷,可想而知,那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咳咳,扯远了。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曹老板的军事能力,平心而论,不如赵匡胤,更不及刘裕,虽然云某非常鄙视又当又立的刘寄奴。

    总而言之,曹老板虽然行事凶残、性格猜忌,但其人好歹善待百姓,与那恶魔朱全忠有云泥之别。

    这番话,可直接说明,曹操用兵能力如何。

    (贾诩曰)将军(指张绣)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魏书贾诩传》

    这是贾诩劝张绣追击曹操并大胜后之言。

    意为:

    即使张绣善用兵,也不是曹操的对手;即使曹操诸将善用兵,也不是张绣的对手。

    文中,“虽”是“即使”之意。

    考虑到彼时(197-199)曹操麾下已经云集了诸夏侯曹氏的悍将,以及“五子”中的于禁、徐晃、乐进三人,战斗力不可谓不强。

    但在贾诩眼中,张绣的统兵才华,竟然远超夏侯兄弟、曹仁兄弟与五子等人。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要知道,贾诩曾跟随凉州集团“乱武长安”(189-195),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与吕布、西凉诸将、于夫罗、张燕、于毒、张扬、朱儁、皇甫嵩等皆有旧交。

    张绣的军事能力,能得到贾诩如此高的评价,可知是当时的超一流名将。

    哦…

    咱们是在说曹操?

    贾诩都说了,张绣不如曹操嘛!

    荀彧之事前文多次提及,兹不赘言。

    有荀彧的曹操,才能发挥出全部水平,所以在荀彧被曹操摒弃后,曹操便突然变弱了。

    柳城之战、赤壁之战、潼关之战皆是典型例子。

    这三战,若非曹老板命大,早就凉透了。

    而当荀彧在察知曹操野心后,便变得有所保留,官渡之战,荀彧无可奈何,因为袁绍一旦攻进许都,刘协必被废。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所以荀彧不得不尽力。

    但自官渡之战后,荀彧便不再尽心尽力为曹操献计。

    黎阳之战曹操打得多险呐!

    或者准确来说,曹操定河北始终磕磕绊绊,不复从前那般顺利…

    荀彧和郭嘉,孰强孰弱,显而易见!

    又扯远了…

    曹老板确实应该在建安六年定益州。

    如此一来,哪里还有天下三分?

    在辽哥八百破十万之前,于禁牢牢占据五子良将之首,且禁哥战绩也同样辉煌…

    那么问题来了,暗耻三国志,给于禁的属性…太弱了!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禁哥那一降,把其人的历史评价降低了一大截儿!

    何其憾哉!

    于禁本也是铁骨铮铮的好汉子啊!

    唉!

    禁哥历史上的遗憾,便由云某补全!

    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陈寿作为蜀汉史官的一员,却硬要说蜀汉“国不置史”…

    如此漏洞百出的谎言,必然存在行为动机。

    由于年代久远,对陈寿彼时的真实想法已经难以推测,不过仍然可以略析一二。

    应该说,这与时代背景和陈寿的私德有关。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蜀汉灭亡与东吴灭亡大不相同。

    蜀汉灭亡时(263)曹魏尚在。

    伐蜀的发动者司马昭,其本意是借伐蜀的功勋,消弭自己的弑君大罪(高贵乡公之死),顺便借此战功,自作家门。

    事实上伐蜀同年(263),司马昭便接受了魏朝赐予的“晋公”,翌年(264)又升格为“晋王”,正式开启篡代行动。

    钟会反于蜀,为众所讨;邓艾亦见杀……己卯,进晋公(指司马昭)爵为王,封十郡,并前二十。--《魏书陈留王纪》

    不料灭蜀翌年(264),钟会与姜维便在成都发动叛乱…

    可想而知,这几乎破坏了司马氏的篡魏进程,司马昭也在平叛翌年(265)死去。

    当然了,在云某看来,这又是历史一大憾事也!乐文小说网

    蜀汉遗老,因此被称作“好乱乐祸”之徒,被集体迁徙到河东、河南地区,成为了地位卑下的政治囚徒。

    张载,字孟阳,安平人也。父收,蜀郡太守。(张)载以蜀人恃险好乱,因著铭以作诫。--《晋书张载传》

    首发&:塔>-读小说

    按蜀人文立的上疏,可知最晚在西晋泰始五年(269),蜀汉绝大部分官僚便已沦为“厮剧”,即重体力苦工。

    此时距离蜀汉灭亡,不过六年时间。

    (泰始)五年,散骑常侍文立,表复假故蜀大臣名勋后五百家不预厮剧,皆依故官号为降。--《华阳国志大同志》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关、张、马、黄、赵等早期人物的记载相对详实;

    但参与北伐的高翔、句扶、吴壹(吴懿,避司马懿讳)、吴班、阎晏、袁綝、上官雝(yong)等人,却记载寥寥、甚至完全失考。

    彼时的诸多“事迹失考者”中,也包括了陈寿的父亲。

    陈父曾出任马谡参军,最终却连名字都散佚了。

    (陈)寿父为马谡参军,(马)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晋书陈寿传》

    诸君看到了吧?

    寿父……………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对西晋而言,蜀汉的北伐者,实际是魏晋两朝的共同敌人。

    因此确实不宜加以过分渲染,索性略过不表。

    “国不置史”的谎言,也就这样被杜撰出来。

    史料一把火烧了…

    不,老子没烧!

    是蜀汉从来没有史官!

    再来看陈寿的个人品德:

    陈寿的私德,颇受讥议。

    他修史时,偶尔会受到个人好恶的影响。

    当然,这并不是说陈寿喜好“搬弄是非”或“颠倒黑白”,而是说陈寿对自己不喜欢的人物,往往记载得十分疏阔甚至干脆略过不提。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所以,蜀书先主传皆为溢美之词,便也不难理解…

    陈寿是刘帮主的头号铁粉儿。

    《晋书陈寿传》曾记载陈寿向丁仪后人索贿,在遭到拒绝后,不替丁仪立传的故事。

    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陈)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晋书陈寿传》

    关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学者存在争议。

    关于此事真伪,咱们下一章再详叙。

    剧透一嘴:

    香妹子要开无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