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七十章 萧诏选择

    第二百七十章萧诏选择

    过了几天,萧山的事传到了京都,萧诏暴跳如雷,指着来报信的萧成大骂:“……你是怎么做兄长的,竟然让他成了一个欺市霸道的纨绔子弟。”

    萧成低着头任父亲骂。

    等萧诏声音渐低,萧成笑道:“爹,山西左、右布政使都和您交好,您还是回去看看吧!”

    萧诏望了一望东稍间,犹豫片刻,脸上终是露出毅色:“他既然敢做,就要敢当。”

    萧成的脸一下子变得如纸般的苍白,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就离开了。

    大太太就唤了萧诏进去:“养不教,父之过。你还是回去看看吧!”

    萧诏表情苦涩,坐在太师椅上半晌没动,到底没有离开四知院。

    郑三爷见了不免有些眉飞色舞,找了沈穆清:“能不能让那个御医给开几个补气养血的方子——我姐姐从小就在外面跑,吃的苦多,如今年纪大了,有这条件,还是要多保养保养。”

    沈穆清忍不住泼他冷水:“您就不怕萧大老爷看出来。”

    郑三爷满不在乎:“有些事,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端看你自己心里怎么想!”

    “还一套一套的!”嘴里这么说,沈穆清还真的又请了那位御医来给大太太瞧病。

    那个大夫也很厉害,诊了脉,问大太太是不是有风湿。

    大太太微怔,点头道:“变天的时候有些不舒服,平日还好。不打紧。”

    大夫什么也没说,唰唰唰开了方子:“先吃五副再说。”

    能趁着这机会把身子调理好,沈穆清自然支持,拿了方子让英纷去抓药。

    萧诏在外面问:“是什么病?”

    郑三爷答道:“说是年轻的时候过于操劳,如今身体败了,诸病丛生了。”

    毕竟是姐弟,大太太瞪了郑三爷一眼,笑道:“是风湿。”

    萧诏撩帘而入:“怎么得了这种病。”

    “年纪的时候常常在水上走,后来又在码头上讨生活。”郑三爷抢着话儿,“都会得这样的病。要不,姐,您随我回四川吧?这病到了最后,手指头肿得像馒头,别说带孩子了,就是自己吃饭都成问题。小七不在家,小七媳妇忙里忙外的,难道还让她天天在您床前侍疾啊!”

    大太太皱了皱眉头,对萧诏道:“我留老三说会话。你们有事忙自己的去吧!”

    萧诏和沈穆清前脚出门,后脚就嘱咐她:“你去看看,大太太都和郑三爷说了些什么?”

    大太太既然和郑三爷说体己话,自己怎么能去偷听……而且还得把偷听到的话告诉萧诏。

    沈穆清摇头。

    “真是不懂事!”萧诏责怪道,“大太太从来都是打断了牙齿和血吞。留了郑三爷说话,只怕是有重要的事要交待。你去听听,有什么事,我们也能帮个忙,免得她总是自以为是在那里瞎忙活。”

    沈穆清听得怔住。

    萧诏,好像很了解大太太似的……

    “快去!”萧诏见她不动,怒目道,“要是大太太问起,你就说是我让去的。不会让你负不孝之名的。”说到最后,语气里就有几分嘲讽的味道。

    不知道为什么,沈穆清就想起自己初见时的萧飒……

    她笑着朝萧诏福了福,撩帘进了屋,见到堂屋服侍的,她摇了摇头,示意别声张,丫鬟妈妈自然不敢声张,沈穆清就站在幔帐后面听。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和他夫妻一场,也是缘分。你就不要再生事了?”

    “我没有生事!”郑三爷语气很委屈,“真的。是他自己不回去的!”

    “我怎么说你才能明白。”大太太叹口气,“你还不如穆清。穆清都知道我不想再提过去的事,你还要无中生有。”

    沈穆清听了不由汗颜——如果不是自己写那封信,又怎会引了萧诏来。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不是萧诏他自己想来,就是写一百封信,只怕也不会来……

    她思忖着,就听见大太太劝郑三爷:“以前的事,萧诏固然有错,我也不是做得全对。成了今日的局面,只能说是我们没有缘分。三弟,他纵有千错万错,总是飒儿的父亲。飒儿如今好不容易到了今天,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不给他增光也就算了,难道还搞出些笑话来让人看不成?”

    “就依姐姐的。”郑三爷虽然应了,但应得并不痛快。“我这就去跟姐夫说去。”

    “这件事你别管了。”大太太语气凝重,“我来跟萧诏说。你下去吧!好好想想我刚才说的话。”

    郑三爷应声而出,看见立在幔帐后面的沈穆清,吓了一跳。

    沈穆清忙朝他眨眼睛,两人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

    “刚才的话你听到了?”郑三爷对沈穆清的行为一点也不觉得奇怪,“我就是想不通,这样好的机会,姐姐为什么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