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400 吃软的悲哀

    BCCI的破产递交。

    整个大藏省银行局和日银都感觉很意外。⑦④尒説

    因为早在去年5月,日银就进行了大规模机构改革,改革的重要一环就是成立了信贷机构局。

    有本间忠世任局长,机构下设信贷机构课和支付清算课,前者负责金融监管监督以及宏观审慎政策,后者则负责制定支付清算系统的相关政策。

    当时,股价登顶后开始回落,地价还在持续上涨,经济仍处在泡沫膨胀阶段。

    三重野康行长在会议室就已经指示,为预防可能出现的金融机构破产危机,制定曰本银行的应对方策。

    随后以信贷机构局为核心,围绕可能发生的金融机构破产处理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

    最初只是关注少数几个被视为问题对象而列“重点监管名单”的机构,如东邦互助银行、大阪府民信用合作社、釜石信用金库等面向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贷款的规模相对较小的金融机构。

    但因为相乐互金木津联合信用社的问题,对象扩大到以兵库银行、太平洋银行为代表的规模稍大的金融机构。

    可在重点监管名单和存在风险名单中,根本没有BCCI。

    “在此之前,是否注意到BCCI在债务方面的问题?”

    “没有。但根据发布的景气基准日来看,经济景气高峰出现在年2月,处于股价峰值和地价峰值之间。而实际GDP增长率从1990年的5.1%急速下降,已经降至3.8%,总量控制的指令看来影响过于巨大了。”

    所谓总量控制,就是要求金融机构提供给不动产行业的贷款增长率不得超过总贷款增长率,同时要求定期汇报面向不动产、建筑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三业态”的贷款执行情况。

    而这個指令是在1990年3月,有银行局发出,桥本龙太郎亲自批复。

    当时的考虑目的是去杠杆,去市场泡沫化,可以让经济更加健康,防范东欧方面的突发意外,只是股市立刻得到反馈,地价却并没有即时反馈。

    这也给了日银升息的理由,三重野康更是以大义,逼的银行局不得不以窗口指导形式,停止商业住宅贷款。

    毫无疑问,总量控制指令的发布无疑是地价暴跌的导火索。

    只是日银的重重加码,犹如压死骆驼的石头,将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

    三重这个老混蛋。

    清晰意识到自己被人给坑了。

    因为总量控制绝不至于让事情变得如此糟糕,但日银直接明示禁止地产和不动产贷款的比例,百分之七十就太要命了。

    就像一家株式会社。

    流动资金可是血液一样的东西,维持着会社的生命运作,以地产行业的庞大,忽然将不动产贷款限制有百分之三十提高到百分之七十。

    结果就会像是一条河流被设置了大坝,下游生态圈遭到破坏,毁灭是必然结果。

    桥本龙太郎暗暗骂娘。

    只是他心里也清楚,即便再来一次,当时那个情况,自己还是得做出同样的抉择。

    散会之后。

    这位剑道大藏大臣,少见的点了一支烟。

    之前还疑惑海部这家伙为什么突然反水倒戈,现在就有些明白了。

    按照曰本政坛的规则,如果职责没有尽到是必须下野的,但如果在一个绝佳的时间退出,下野未尝不是一种蛰伏,可以等待机会卷土重来。

    就这个情况。

    自己冲击内阁总理大臣的位置已经不太可能了。

    连海部这家伙都在摆烂。

    等所有的问题爆发谁也无能为力!

    接下来。

    便是有金融信贷局介入BCCI的破产清算。

    按照程序,处理金融机构破产问题有三个部门主导,大藏省银行局为主,外加日银和存款保险机构。

    法律规定存款保险机构理事长由日银一名副行长担任,因此吉本宏副行长兼任了存款保险机构的理事长。

    除此之外,各大生保机构,大型都市银行也分别有一家副社长担任研究组成员,其中曰本生保作为最大的保险公司,也有一名副社长负责保险管控。

    但不久之前生保大洗牌,担任此职位的副社长心脏病突然住了医院,这个职位的辅佐就成了关西本部的长野直男社长。

    上午。

    曰本银行总部办公大楼。

    存款保险机构事务局就设置在这里的三楼。

    本职职员只有十几个人,其他人多数是来自日银借调人员或OB,以及经济研究所一个课室的成员。

    这是一个金融机构联合的破产清算机构。

    好吧!

    非要说的话。

    其实就是各大财团以及政府机构在资源供给侧成立的一个联合分配机构。

    而为首的则是本间忠世,以及吉本宏,提到BCCI破产清算的问题,这些来自大藏省银行局和日银的一干人神色相当难看。

    所谓BCCI,它的全名是国际信贷商业银行——BankofCreditandCommerceInternational——东京分行。

    总部设在卢森堡,其业务范围覆盖全世界。

    但由于外国银行设在曰本的分行不受曰本存款保险制度的约束,该机构的破产清算是在存款保险体系外进行的。

    所以各大财团这边当即就摆烂了。

    本间问到研究组的意见。

    中村浅一郎瞅了瞅大侄子,说道:“不动产关联贷款增加以及地价上涨得如此离谱,地价或早或晚一定会下降。BCCI的债务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如此,所以我的建议是打包这些债务即时变现,先偿还其他机构的相关债务,避免因此牵涉到更多机构。”⑦④尒説

    长野直男接过话:“认真来说,住宅价格暴跌在很大程度上是泡沫崩溃后经济增长率下降的结果,正是泡沫经济时期税制优惠的贴现值抬升了不动产价格,暴跌也反映了税制优惠的终止,所以,为什么不干脆将BCCI的负债剥离支付清算系统呢?”

    你他妈说的轻松。

    那些储户怎么办?

    都知道曰本生保是王八蛋,现在又蹦出来一更王八蛋的,不帮忙,还暗暗嘲讽。

    本间忠世气的够呛,却只能黑着脸说道:“长野君的建议值得考虑,只是在资金方面......”

    让我们出钱?

    没门!

    “中央银行担任最后贷款银行,必要时候提供资金不是理所当然吗?”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长野君就没有注意到舆论方面的指责吗?民众对日银参与金融机构破产问题可能引发的道德风险心存戒备。所以......”

    经济学教科书般的“最后贷款人”理论中,中央银行的职能纯粹是提供流动性而不是提供信贷资金。

    也因此。

    民间对于央行参与金融机构破产是非常反感的。

    因为在规则之外的做法,就相当于央行为金融机构导致破产的行为买单。

    但是钱从哪里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央行和政府机构不生产创造价值,那么援助破产机构的钱,不可能凭空而来。

    在一般等价物的逻辑下,这些钱终究会变成所有人为金融机构的破产而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