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52、零下一百度!

    无数如同蜜蜂大小的无人机从高空中四处分散开来,路径不同目标却一致。朝着早已没有一丝生机的废土之地前进。

    无人侦察机的红灯不停地闪烁,拍摄下了废土之上的实时画面,传给了后方工作人员。

    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操控着控制器,对照着之前的图片,刚传来的实时画面里一片雪白,什么都看不出来。

    “艹!这些雪雾没完没了了?”

    “它的面积增长的也太快了......”

    “这是?它已经蔓过桐山了......”等最新的画面传来,在场所有人员都面色惨白。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这种长得像雾的东西有多可怕。派出的最先进的军用侦察机检测到的雪雾中心温度,低至零下八十摄氏度!本以为,蔓延开来之后,温度会升高一些,但,它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大,温度不升反降!

    不止华国,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身影。华国国土面积大,他们还有时间做出预防,许多小国,一夜之间被寒潮光顾,就再也没消息传出。

    “迅速通知上级!”

    今年的春节,没有一丝年味。政府出动了全部军队和志愿者,军队开着装甲车,才安全的将最新一批的储备粮发放到了每一户家中。而后城里天天广播,寒潮即将来袭,让待在家里不要出门走动,及时听政府指令。

    国家到现在都还没有放弃普通人,她们也心有触动。

    前世寒潮,Y市也修建了比留城还大的防寒仓,他们一家三口都在那里度过了那场致命严寒,不然早死了。以前连活着都难,自然从没想过要为社会回报点什么,也做不到。

    可真的有能力时,相信生活在华国,土生土长的人们,都会想着贡献一点个人力量。宋疏和宋妈也报名参加当了这批志愿者中的一员,帮忙统计分放物品,和一些体力活。既然是力所能及的,宋疏和宋妈都觉得义不容辞。

    如果人类都灭绝了,只有他们还活着,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意料之外的,听到消息,动乱并没有来袭,不知道是政府一次性下发的食物和御寒用品够多,还是那批装甲车的存在震撼到了人民群众,亦或是普通人受不了冷。

    一切仿佛恢复了宁静,人人恢复了井然有序。

    大年初六,凌晨,留城上空忽然传来极其尖锐刺耳的防空警报,急促,刺耳,间隔一秒,循环反复。

    宋疏立刻睁开眼睛,清醒过来,近段时间,她提心吊胆,等的就是这一刻。听到声音,她反而放松了下来。

    就像是一把架到死刑犯脖子上的刀,落下来的那一刻,反而轻松了。

    她一家连带着钟阳,为了安全,早就睡在了地下室里,见防空警报响起,立刻从睡梦中醒来。按照早就计划好的行动,纷纷走出地下室,再三检查所有门窗,缝隙的紧闭程度,仔细到连一根头发丝都不放过。

    汇报自己检查的门窗情况和数量,见一切和之前都对的上号,就依次迈进了地下室。

    宋爸和钟阳两个大男人共同才能将地下室与一楼之间的大门关闭,然后在关上精钢防盗门,插上插销,最后,再封上一层超厚的隔温门帘。门外的一切,被深深地隔绝在外边。

    宋疏一家为了这天做了充足的准备,首当其冲的食物问题,宋爸宋妈早半个月前就开始精心准备美食,将其常温冰冻起来,屯放在地下室温度较为低的地方,保证食物冰冻的状态。

    仅仅是这些加热就可以享用的美食,都足够他们撑到寒潮结束了。

    四人面对地下室里堆积的高高的物资,对视一眼,眼里皆是信心十足。

    尽管,往后的一段时间,她们都要生活在这个阴暗的地下室之内。

    钟阳叹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去见见阳光。”

    宋疏:“很快的。”

    宋爸跟着点点头,赞头宋疏的话:“据最新监测,寒潮温度已经不再降低了。”

    以前根据最新的测量寒潮内部的温度,寒潮内部的温度每天都比前一天温度要低,这意味着,最低温远远没来。可近两天,政府气象局发布的消息,寒潮温度没有继续降低了。这说明,它已经到达了最低点。

    宋妈沉稳道:“暖气都打开了,发电机有好几台,实在不行,你们就人力柴油发电,人二十四小时贴着地暖,我们冻不了。”

    就单单是地下室储藏室里的物资,就足够她们吃上十几年。

    准备的如此充足,就当是在度假吧。

    与此同时,其它没能进防寒仓的家家户户,都有条不紊的开始封闭起门窗和缝隙来,所有人聚集到一个房间内,将所有保暖的都拿上,食物也准备好。

    这都是广播里天天重复播报的内容。

    住在地下室的就得偷着乐了,地下室虽然比一层只差一层楼,温度可是能高七八度,再加上政府每户发了一个电暖炉,近段时间都在忙着改装加固电路,储存电力,为的就是保证,在寒潮期间,向居民一天二十四小时电力的供应。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宋疏知道,这场寒潮还是要死很多人。如果这么轻松就度过了,就不能叫做末日了。

    天色将暗——

    “快!快到了!”

    “我们进去就不会冷了。”

    一群历尽千山万水的青壮年,艰难的互相搀扶,企图找到下一个城市落脚。他们经历的苦难,不是正常人所能想象的。在极度的饥寒交迫之下,见到远处若有若无的城市轮廓,反而迸发了前所未有的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