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章 路何方

    他被督师任命为榆林卫指挥使和榆林总兵之令,已经传遍全营,当他走过,所有军士都停下手中的活,振奋行礼:「见过总镇大人!」

    经过凌晨一战,收拢的溃兵和王定留下的两百骑兵,对他心悦诚服,聚拢在他身边的心得到了增强。

    毕竟,谁也不愿意像丧家犬一样的被敌人追着跑,能带他们打胜仗的将官,才是他们最愿意跟随的。

    更不用说,在这之前,关于九月大雨,秦军不利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个榆林军,很多榆林兵对尤振武惊若神明,而尤振武救下孙传庭,为人所不能为,一铳击毙王定,更是坚定了他们心中的看法,这也是尤振武能轻松收拢王定麾下两百骑兵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时见到尤振武,人人都是敬畏。

    「参见总镇~~」

    不唯中卫所两百兵和收拢的败兵,跟随王定的败兵,此时也对尤振武大声呼喊,恭敬行礼。

    尤振武微微欣慰,同时也放下心中的那块石头。

    很快,王宅前面就垒起了十几个简单土灶,一溜摆了十几个大锅,柴火熊熊,那些战死的马,都被军士们用刀斧切割,趁着

    滚烫的热水,放到了锅中---大胜之后又有肉吃,很多人都是喜笑颜开,即便督师刚刚病死,但对普通士兵来说,填饱肚子的喜悦远超过督师离去的悲伤……

    院中却是另一番的景象。

    一口上等的柏木喜棺,从后院抬到了前院,

    孙传庭穿着他二品绯色官袍,静静躺在里面。

    他所有的遗物,只有穿着的衣物,以及那一把始终随身的宝剑。

    众人最后一次观瞻。

    棺盖合上。

    把总赵应头上缠白布,再一次哭得不能自己,他不止是孙传庭的亲兵,也是山西代县,孙传庭的家乡人。

    接着,尤振武在东厢房亲自发赏。

    王守奇先汇报了缴获。

    「共收的战马三百九十八匹。另从战死、俘虏的贼人身上,搜出金银,连同一些戒指首饰……」王守奇说。说完,向外面挥手。

    一个军士提着一个口袋,进到屋中,放下手中的口袋,向尤振武抱拳行礼,然后退了出去。

    听见口袋叮当响,里面装的明显就是金银器物。

    乔元柱和杨暄相互一看,似乎明白奖赏从哪里来了?

    只是,各军缴获,历来都是谁缴的就是谁的,虽然也曾经有将领尝试缴获共有,但始终无法通行,尤振武是怎么做到的?

    又想,这或者只是收缴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被士兵和军官私藏,剩下的一小部分象征性的上缴,这也是各军通行的做法。

    但想想,闯贼追兵不过八百,都是轻骑兵,中间又没有大人物,缴获不应该有太多啊?

    难道这就是全部?

    「中卫所军规,缴获不许私藏,违者处鞭刑到斩首。」像是看出了两人的心思,李应瑞小声解释。

    确定了缴获之后,十几个有战功的军士,依次进到屋中领赏,尤振武亲自发放并鼓励,石善刚是首赏,一共十两银子,其他人奖赏不一,受赏的大部分都是中卫所的兵,只有一人例外,却是那一个在五家桥加入运送营的申庆功。

    百户朱喜贵说,申庆功是一神铳手,虽然刚刚接触自生火铳,却已经能熟练运用,凌晨之战时,他一人最少击毙了十个闯军骑兵,是为火铳兵战绩第一人。因此当为火铳头功。

    「申庆功,好样的。从现在起,你是队长了。」尤振武赞。

    「谢总镇大人。」申庆功抱拳。

    除了赏赐,剩下的金银记录在层,全部充作战死将士的抚恤以及受伤将士的安慰金。

    这件事,交给李承芳负责。

    尤振武说的无比郑重,因为他清楚知道,这件事能不能做好,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榆林军的战力高低。

    为什么有的营像沙子,敌人一来,就鸟兽散?有的营,却能死战到底?除了日常的操练,思想的教导,军官的凝聚力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那就是能不能让士兵们没有后顾之忧的去作战,死也死的其所然。

    阵亡抚恤金和受伤安慰金,极为重要。

    原本,这应该是朝廷的责任,但尤振武清楚知道,朝廷是指望不上的,他只能自己想办法。

    以后所有战役,但有缴获,都要拿出二分之一,作为阵亡抚恤金和受伤慰问金的储备,

    处置完赏赐,定了阵亡抚恤金和受伤安慰金之后,十几个大锅的马肉也炖熟了,众人都闻到了香味,尤振武正要招呼大家吃肉,不想杨暄忽然问道:「尤总镇,不知道你下一步如何打算?」

    现场立刻静寂。

    所有目光都看向尤振武。

    尤振武低头不语。

    他一直筹谋的计划原本是,救出孙督师,有

    督师这一面大旗在,就可以收拢败兵,召集白广恩高杰等各路总兵,重整旗鼓,坚守西安,以及周边的州县,最不济,也可以退守三边,威胁李自成的后路。

    有孙传庭在,李自成定不敢北上山西,进军京师,继而造成甲申之变,影响华夏历史几百年的进程。

    即便牺牲多多,他也愿意豁出去搏一下。

    但现在,孙督去了。

    没有孙督这面大旗,没有他的统合力、威望力和决断力,西安肯定是不可守了,更不用说,其对人心士气的打击。白广恩听闻这个消息,一定跑的远远,一刻也不会在西安停留……

    唯今,只能退守榆林。

    这种失望,他不想和众人说,因此面对杨暄的直问,他也无法回答,只能是低头不语。

    「先吃肉,吃完肉再说。你们愣着干什么?还不快上肉?」李应瑞打圆场,他看出尤振武的心思,于是招呼上肉。

    「且慢!」不想杨暄却霍然站起,说道:「督师病逝,贼兵在后,局势危如累卵,不将下一步说清楚,我等如何能吃的下去?」

    ----身为渭南知县,进士出身,他好像也是看出了尤振武的一些心思。

    尤振武也知道是躲不过了,这个问题,终究得面对,于是抬头看向杨暄:「杨县令以为下一步该如何走?」

    「既食君禄,就当报君恩,值此危急之时,当然是收拢兵马,分守各处,以待朝廷的援兵。我为渭南知县,当死守渭南,至于西安的重任,非总镇你不可!」杨暄慨然道。

    尤振武心中感佩,杨暄忠臣也,可惜如今情势下,孤忠冒死,不过是螳臂当车,白白牺牲,正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真正的忠良,其实更应该保存自己,以图未来。

    尤振武看向乔元柱:「乔先生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