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87章 消失的古国

      游客们望着小白龙,在晋宁的沙滩,小白龙给他们讲过那个古墓里发掘出的青铜文明。

  “汉使来到古滇国,询问这条通往印度的道路。滇王留汉使住下来,一共留他们住了四年,先后十多次派出人手带他们去找这条神秘通道。

  但是每次到了洱海一带,都遭到当地游牧民族的抢劫和阻拦。据说,这些游牧民族游牧范围常达数千里,他们很可能就是最早的马帮。

  汉使虽然没能够过去,但是从他们口中听说哀牢山以西有一个大国,善骑大象。所以始称为滇越乘象国。这是哀牢国第一次在历史中露面。

  蜀身毒道没找到,可怜的滇王被汉朝盯上了。滇王也没想到,留汉使住宿,给汉使带路,却给自己带来了灾祸。

  汉使回去也不能无功而返嘛,说滇国不错呀,可以让滇国归附汉朝,以滇国为根据地,再慢慢找这条神秘的蜀身毒道。

  汉武帝正在开疆拓土嘛,欣然同意。听说昆明池水五百里,不打无准备的仗,在长安挖昆明池,练习水战。这就是汉习楼船。

  练好了,就把大军开到云贵高原,沿途许多部落反抗,汉军斩首数十万。大军一路开到云池边上,滇王一看,自己虽然有几万人,但这哪够砍的啊?被迫归顺。

  汉朝说你既然投降了,好吧,你继续管你的土地和百姓。汉武帝颁发了滇王之印,首次在云州地区设益州郡。

  我们在晋宁的时候讲过,奇怪就奇怪在这里,刚刚归顺,就再也没有古滇国的记载了,消失了。

  要不是晋宁石寨山墓葬群发掘了滇王之印,跟史记中的记载有了实物对证,古滇国就是个传说,都没有人相信。”

  大家点点头,当时听小白龙讲了古滇国奇风异俗、灿烂的青铜文化和南洋三大邪术,至今为这个神秘古国惋惜不已。

  “云池古墓连古墓,澄江枯骨叠枯骨,抚仙湖古城僵尸,青铜器猎头女巫,为无数盗墓小说和影视提供了素材和灵感。”

  游客们又毛骨悚然了。

  “古滇人和古滇国一起神秘消失,有的说他们同化为汉人,有的说他们变化为其他少数民族。

  无论怎么样,是因为汉朝要寻找蜀身毒道,而征服了滇东高原,随后古滇国消失。

  古滇国也确实存在着这条南丝绸之路,因为古滇国出土文物中有大洋彼岸的贝壳、珍珠,很多南亚、东南亚的特产包括一些习俗都出现在两千年前的滇国。

  但是滇王又为什么要派人带他们去找这条道路?他明明就知道这条道路!为什么不告诉汉使呢?

  古时候,人们已经知道商贸往来的重要性。匈奴不是控制了河西走廊吗?滇人不愿把这条路告诉汉使也可以理解。

  即使在被汉朝统治后,滇部落依然反抗不断。所以也造成了大量人死亡,或许还有一部分人逃难出去。

  如今隔着印度洋,苏门答腊岛上的巴达克人,完整保留着古滇国的建筑样式和习俗,就连服饰、舞蹈和祭祀习俗都一样,而且还说他们祖先是迁居到当地的。

  这令考古专家们相当兴奋,巴达克人也提出做DNA检测,想弄清他们的祖先来自哪里?但两千年了,古滇人的DNA早就被破坏了。

  但是,通过完全相同的习俗基本可以判断,他们就是古滇人后裔。也可以确定,古滇人早就知道这条通往印度的通道,不然他们不可能逃到印度洋去。

  古滇国直到消失也没有告诉汉使这条通道!正是因为控制商贸通道的重要性!自古以来,云州就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通道!”

  大家点点头。

  “古滇国消失后,滇东高原就属于汉朝益州郡,随即以此为根据地攻打哀牢国,汉朝势力穿过楚雄、大理,直达哀牢国中心。”

  虽然事隔两千多年,游客们也跟着紧张起来

  “益州二十四县,其中就有六县涉及到哀牢国土。说说你们比较熟悉的三个地方,邪龙县,就是巍山。叶榆县,就是大理。不韦县,就在保山,也就是哀牢国统治中心。”

  游客们震惊。

  “说起这个不韦县,也是有意思,你们知道为什么叫不韦县吗?”

  大家摇头。

  “不韦就是吕不韦!”

  “啊!”

  “你们说秦国丞相吕不韦跟汉武帝有什么关系?原来吕不韦的后人吕嘉,也是南越国的丞相,不愿归降汉朝。

  南越就是广西广东一带,秦时征百越,将东南沿海一带称为百越。这也是为什么哀牢国被称为滇越乘象国,因为反正搞不清楚的这些南方少数民族,就统统叫它越。

  汉武帝举十万大兵征服南越后,就将吕氏子孙发配边疆,亲自取他们祖宗的名字为地名,于是在当时最远的边疆,诞生了不韦县。”

  游客们大感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