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40

    周氏听见这话,伸出手指头去刮她小小翘翘的鼻尖:“鬼灵精,说这个也不怕羞。”

    “不过……”周氏话音一转:“树大招风,人弱被欺。到时候看你许给谁家吧。若是姑爷自己的本事,那嫁妆不多也不怕,省得遭人嫉妒。若是祖上的本事,母亲自然不会让你被人看扁的。”

    穆春笑着道:“母亲说的有道理,只是我有些不认同。”

    “我最近看了许多古书,上面提到一些意思相近的俗语,于我很有启发。”穆春一一道来:“第一句话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周氏若有所思。

    “第二句话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穆春悄悄看周氏的脸色。

    “第三句话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周氏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

    她明白穆春的意思。

    穆春不反对她的宿命说,但是也告诉她,自身努力更重要。

    周氏瞧着女儿温柔的笑了,她终于开口:“我们的春儿长大了。”

    穆春眉头故意微蹙,嘟着嘴撒娇:“是您一直小瞧我。”

    母女两个亲昵的凑在一起,又去看腰带上绣的一丛翠竹。

    珍琴进来,对周氏道:“苏三太太来了。”

    周氏忙起身相迎。

    苏三太太进来,见穆春也在,笑着寒暄了几句,便不说话了。

    周氏遣穆春出去,要留苏三太太吃饭,叫穆春学着安排菜色。

    等只剩下珍琴一个大丫鬟了,苏三太太才问道:“亲家大哥可有消息?”

    周氏笑眯眯拿出一封信来,“昨儿个才收到的,你心心念念的好女婿,看来是要成了。”

    苏三太太面露喜色,将信夺过来赶紧打开,穆文忠话不多,就几句,却看得她心花怒放。

    说文昌伯府的三公子,为人善良温和,宽厚妥帖。

    瞧着苏三太太面上堆着的笑脸,周氏有些疑问:“虽说是伯府的公子,可到底是庶出,记在伯夫人名下而已。”

    苏三太太笑着道:“庶出就庶出吧。嫁到楚州也不远。”她对周氏道:“你瞧瞧咱们阳岐城,还能有谁家公子哥儿配得上?”

    她拉着周氏的手,十分亲昵:“旁的人就不说了,也就是你家凌云强些。锦绣这孩子算是有了一桩好姻缘。锦华要在阳岐城里找,还真是……”

    周氏笑着道:“你要说不好找,我赞同。你说没有,我是不敢苟同的。刚刚跟凌云一起中了十几名的胡建阳,差在哪儿了?胡家是后起之秀,日后怕是风头还会更甚。”

    苏三太太略微一笑,半响才道:“若非要排名,他算一个吧。可是也就只他一个了。”

    周氏点她额头一下:“你呀,半点亏也不肯吃的。你别嫌我说话难听,严家的二少爷也不错吧。可惜啊,你们自己做生意,还偏瞧不上人家商户呢。”

    苏三太太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人往高处走呢。何况我就这么一个闺女。跟姐姐说实话也不要紧。”www.

    苏三太太顿一顿,才艰难开口:“苏家的气数到头了,等老爷子……也就没了爵位,朝廷那一小点儿若有似无的俸禄都要收回,田地铺子也一样。到时候,我找谁哭去?不然你以为我这样着急嫁闺女啊。”

    周氏闻言点点头道:“你考虑的也有道理。”

    苏三太太与她推心置腹:“你们穆家也是,严家如今气势冲天,长了眼睛的阳岐城百姓谁看不见?纵然他们没有官名,可银子能使鬼推磨,听说楚州云大人,对严家的铺子都是网开一面的。这其中有多少故事,只当我们不知道罢了。”

    “凌云虽说是个有造化的,可架不住年轻啊,还有三年才再考。你家春儿可耽搁不起。”苏三太太劝周氏:“穆夏那边,我也会与我们小姑奶奶催一催的。别拖着,趁着家里还能使点儿劲,赶紧的吧。”

    她说到这里,忽然又捂嘴一笑,莞尔道:“瞧我,竟是忘记了。宁华郡主才刚到你们家呢,这是天大的荣耀,许是你们还有大造化在后头,不像苏家,已经一眼望得到头了。”

    周氏听后叹气道:“好妹妹,你都说你忘记了,可见连你都看出来,宁华郡主这一番造访,并未给穆家带来什么喜讯,怕也就是昙花一现而已。什么后头的造化,我们是想也不敢想。只是春儿,你知道,以前性子顽劣,如今好容易改了,总想着多调教点儿时间,再送出去,也好不失了家里的颜面。”

    苏三太太见她开诚布公,与自己吐纳肺腑之言,点头道:“好姐姐,你这么说我才放心。其实我也是怕你们被宁华郡主造访迷了心智,一心指望她呢。”她靠近周氏,小声道:“她本不是为你们而来,这就是个障眼法。”

    周氏一听这是有大内幕,忙凑近了耳朵。

    苏三太太瞟了一眼。

    珍琴和她自己带的丫鬟都退了出去。

    苏三太太这才压低声音,语不传六耳:“那个方之询,在阳岐城买了苏家旧宅的那位,是宁华郡主的外甥,专程来楚州另立门户的。宁华郡主上次是来看他,不然你以为苏家怎么会舍得卖旧宅。”筆趣庫

    这事儿周氏早就知道,还想着宁华郡主大张旗鼓去了方宅,定然阳岐城都知道,怎么苏三太太还神神秘秘的。

    她“嗯”了一声才道:“上次宁华郡主去方宅,又没有偷偷摸摸的,不算秘辛之事吧。”

    “这只是其一。”苏三太太神秘一笑:“那你可知,方家在徽州也是官宦之家,为何嫡出的孙子独自到阳岐城来另立门户?还有宁华郡主给他撑腰?”

    周氏道:“他不是宁华郡主的外甥吗?”

    “外甥?舅舅都死了,还能指望再嫁人的舅妈?”苏三太太嗤之以鼻:“他是跟方家深仇大恨,求到宁华郡主门下,宁华郡主才答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