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十二章 将军威武

    二刻钟后,营外远远传来。

    “踏踏踏……”的整齐步伐声。

    “报告师座,铁箭已经收回,此鹰该如何处置。”周山将铁箭递给吕布。

    这时候,所有人都明白,他们的头领武艺高强,连天高飞的雄鹰都能射落眼睛中无形多了一种东西-崇拜。

    无论是哪朝哪代,谁不希望自己追随的人是强者,这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除了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还能给他们带来一种叫做“信任”的精神,这种信任值得他们去追随,哪怕明知道末来将会征战四方,也会毫不犹豫的服从命令。

    吕布接过箭矢随手放入箭壳:“拿去给炊事班熬汤,人人有份。”

    这时候,不知道谁先喊了一句:将军威武,随后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大声呼喊: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

    这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清晰的传到了大街,有百姓议论纷纷:

    “前几天军营里还在喊:一二三四,就像小孩子过家家。”

    “今天怎么又变了将军威武,看来这吕家小子就是在瞎胡闹。”

    百姓听到后,无不好奇的望向军营方向或者摇头表示不肖一顾。

    这年头,天下事、国事、家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这一切是很脆弱的,就像一个人在悬涯走钢丝一样,一点风吹草动,或者轻轻的一动就会跌落死亡。

    活在自己的世界,如过眼云烟,风清云淡只求平平安安。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楚汉争霸,可以说如今的华夏只是经历了俩个朝代。民以食为天,问鼎天下,这鼎实际指的就是个锅,用来煮东西吃用的。

    问鼎天下也可以说谁能给百姓吃饱饭,这天下就是谁的。

    哪怕现在到了东汉末年,百姓用的还是比较厚重的铁锅或者铜锅,这种锅在生产力低下的大汉,浪费金属不说,还浪费柴禾。

    铜锅更不是百姓用得起,因为闪闪发光像黄金一样,都是富贵人家专用。

    这俩种锅可以说是火锅的前辈,吕布吃了些日子,早炖一锅,中午又炖一锅,晚又来一锅。

    简单是简单,方便是方便,只管往里边倒水就行,只等水一开,往里边丢菜丢肉就成。

    再说这盐也是粗盐,有一股怪味。

    而且吃的食物很少,猪在汉代是很少的,因为他不能像牛羊一样光吃草就行。你要是看到古代某电视或者电影里边天天杀猪的那就是扯蛋了,而牛在古代属于保护动物,那就只能杀羊。

    在攻下五原县城,军营加餐当晚他还特意问了怎么没有猪肉,结果才明白整个县城跟本就没有一只猪,羊和鱼到是有不少。因这里靠近黄河,又处于河套地区,黄河支流丰富,水草繁盛,鱼多。

    因为要加大训练量,不能光吃粮食和青菜,那样没有油水,人很容易累垮。虽然可以收购羊肉,但羊的生长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而且以前百姓受到江月等大地主,大商人的压迫,跟本没有安宁的环境让他们养殖。

    地主家的租金还没交足数,你还有羊养,直接拉走算利息,这样的环境百姓谁敢养,这不是一时之间能改变。

    所以早在几天前吕布就放话,大量收购鲜鱼充当肉食补充士兵的体能消耗,反正这里水流丰富,只要用点心百姓总有办法捕捉到鱼。

    建武二十二年(47年),匈奴人因内部意见不合分裂成南北匈奴,北匈奴从漠北西迁,南匈奴带着十多万部族归顺大汉,被安置在河套地区,大部份匈奴人就是居住在黄河几字型内。

    这里说的河套就是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之地。包括银川平原(宁夏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今分属宁夏、内蒙古、陕西。黄河在这里先沿着贺兰山向北,再由于阴山阻挡向东,后沿着吕梁山向南,形成“几”字形,故称“河套”。

    南匈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如今人口己是当初的五六倍,总人口达到70万左右。其中一部份人已经汉化,学会了农耕,一部份人仍然以放牧为主。

    此时,南匈奴腹地,一座高十米,方圆占地一百多平方米的大帐中。此刻帐中云集了南匈奴所有权贵,场面严肃。

    坐在首中间的是一个年纪五十岁的老人,他就是目前南匈奴的单于:栾提羌渠,就是南匈奴的部落首领,单于的称呼相当于我们叫皇一样。

    在他下首位置左手边第一个坐着的是他大儿子:左贤王栾提于夫罗,30岁,正值年富力强,这里的左贤王是匈奴贵族封号,在匈奴诸王侯中,地位最高,相当于太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