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华国往事系列

    李易其实有些惊讶,因为这次的金手指开的有点大。

    他记忆起来的功夫片(武侠片)居然有不少。

    除了《黄飞鸿》系列,其他的电影里面,还有一部也让李易颇为喜欢,不同于《黄飞鸿》系列,另外一部叫《精武英雄》的电影,主角和《黄飞鸿系列》是同一个,同样的是记忆里面另外一个世界的功夫巨星。

    不同的是,《精武英雄》绝对堪称,这类电影打斗戏的天花板。

    可以说,就“中日武术对决”题材而言,这部片子在李易看来几乎没法被超越。

    当然,这类的影片拍起来,其实是很累的,因为《精武英雄》可以说精髓就在打戏上,对于演员的要求那可太高了。

    当年的港岛能找出来这样的阵容,连反派都是当初的拳王,而如今呢?

    不是说现在没有拳王了,而是含金量真的完全不同了。

    更不用说,功夫巨星之所以是功夫巨星,虽然有着时代的原因,但是其本身的素质也有很关键。

    吴军能胜任这样的角色吗?

    李易不知道,或许可以,但是李易却没有打算拍这部电影,无他,这种电影真不是他擅长的。

    《精武英雄》到底如何处理,李易暂时还没有想法。

    自己不拍给其他人拍?

    说实话,李易的确不是特别看好。

    不是因为别的导演就拍不好了,而是时代不同了,可以说,如今的“名导”们,又有几个真的拍过那么多功夫片了?

    李易如果不是有原版做参照,他自认也很难拍出那样的层次来。

    《黄飞鸿》系列就足够他玩一段时间了。

    李易决定直接连拍,是的,《黄飞鸿》三部曲直接连着拍。

    也算是给华语影坛的武侠片,功夫片分类注入一针强心剂吧,至少让大家知道,武侠,并不是说真的没落了。

    一部不行,那么再来一個系列片呢?

    《黄飞鸿》系列片其实不止三部,但是在李易看来,前面三部可以说是这个系列的巅峰,后面倒不是说就真的多差,但是显然和前面三部相比还是差了点味道。

    “什么?三部连拍?”赵光明一脸震惊。

    其他人也同样的一脸错愕。

    虽然李易又不是没有一下子连拍两部影片,但是要知道,这特么的可是武侠片啊!

    “不错,三个故事,其实是一脉相承的,等我把剧本做出来大家就知道了。”李易没有多说。

    《黄飞鸿》系列,当然不是没有瑕疵,其实第一部里面像梁宽和十三姨的若隐若现的情感戏,在李易看来,真的完全没有必要。

    当然,真要拍,《黄飞鸿》系列的演员阵容也很关键,好在,李易刚拍完《一刀倾城》所以,原班人马,其实就完全可以。

    虽然说,和原版的阵容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是却是目前能拿的出手的最好的阵容了。

    吴军和赵千,这两个人,谁更适合黄飞鸿?

    其实李易倒是觉得赵千更适合一点,因为,吴军更加适合那种粗犷型的角色,比如王五,而赵千恰恰相反。

    从黄飞鸿的设定来说。

    他不止是一代宗师,同时他还因为家学渊源,本身还是一名医生,可以说,黄飞鸿和大刀王五完全是不同的类型。

    黄飞鸿不能是那种一看就是很粗狂的人来演,他身上本有着书香门第,杏林世家的儒雅之气,这一点赵千反而更适合。

    李易在复刻《黄飞鸿》的剧本的时候,越写越是觉得,这个系列真的很是难得。

    可以说不管是记忆里的那个世界,亦或者是他所处的这个世界,这个系列都是绝无仅有的。

    不止在商业上,同时也在主题上,在艺术上,都可以说《黄飞鸿》都应该算是集大成者。

    它并不是纯粹的商业电影,否则也不会被誉为是华国往事系列电影。

    可又不是纯粹的艺术片,否则也不可能系列片一出再出。

    而且每一部都可以说在票房上也好,在口碑上也好,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时下的华语影坛,缺少的正是这类的电影。

    因为如今的华语影坛其实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

    什么怪圈?

    主旋律电影已经成为了市场的最主流,这当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观众爱看。

    可是这也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对于电影的多样化来说,的确如此。

    因为可以说这是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过去,主旋律电影屡屡遇冷,可以说很多人一看,哎呀,是主旋律电影,顿时就觉得是烂片。

    可是现在呢?

    只要你是主旋律电影,剧情不是太离谱,基本上都能拿到不错的票房。

    于是,就开始走向极端,因为市场和资本的裹挟,所以,电影通常你很难用比较客观的态度去对待问题。

    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为市场服务。

    或许有人会说,观众爱看啊!

    可是任何一个类型的题材,一旦多了,那么必然会出现审美疲劳。

    其实这个趋势也早就已经开始显露,主旋律电影依然是大银幕上最卖座的一类影片,可是实际上,这是吃了观众民族自信心暴涨的红利。

    但是观众不是傻子,或许刚开始,看到这类的影片,大家还能够引起共鸣,可是久而久之,这类的电影千篇一律地出现在大银幕上。

    于是一些质疑声开始出现,但是很快地就会被一些极端的人,或者说被电影的出品方公关,那些挑刺的,批评的声音开始被洪流淹没。

    可是暂时被遮盖的批评声,质疑声,就真的可以当做不存在了吗?

    这也导致了,后续的主旋律电影虽然票房似乎依然还不错,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都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黄飞鸿》系列让李易喜欢的另外一个原因也就在于,它的精神是主旋律没错,可是同时,却又是正在比较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

    当然,《黄飞鸿》系列这类的中西文化碰撞的电影,港岛那个时代的导演的确有着更加得天独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