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7.那天我做了一个梦,百年后的赛道上,有中国人夺冠

    徐永和小女朋友买了票,放映厅里除了他们之外,只有三个人。

    两个情侣坐在最后排,一看就不是来看电影的。

    剩下一个,一进来倒头就睡,蹭空调的。

    “....”

    “要不我们还是换部电影吧?”

    小女生很珍惜和徐永在一起的时间,在她看来这是“约会”,好好地氛围,怎么能被一部烂片破坏呢?

    “看吧,票都买了。”

    徐永硬着头皮带着小女朋友落座,看《单刀赴会》是他提议的,改换别的电影,岂不是丢面子?

    三五个广告之后,电影开始。

    开头是一份泛黄的报纸。

    仔细看能看到报纸上“大公报”几个字,剩下的小字看得有点吃力,好在打出了字幕。

    我中华健儿,

    此次单刀赴会,

    万里关山,

    此刻国运艰难,望君奋勇向前,让我后背远离这般苦难

    ——1932年《大公报》

    “这就是电影名的来源?”

    徐永猜测到。

    后面的画面陆续播放,像黑白电影一样,还带着波动起伏的白线,好像信号、画质都不好一样,显得极有年代感。

    大荧幕上,赛道两边站满了人,赛道中央,一个短袖短裤的运动员举旗走过。

    然后又是字幕。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华夏代表团,1人。

    等那名运动员完全过场,老式黑白电影一样的画面才过去,变成了正常的电影。

    “怎么打起仗来了?”

    徐永看懵了,体育电影突然变得炮火连天这是怎么回事?

    小女生成绩应该不错,知识面很广,在他旁边解释道:“刚刚说洛杉矶奥运会是1932年,那现在华夏正好处于战火之中,因为1931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小日子侵占东三省。”

    “哦...”徐永显然没什么兴趣。

    电影继续播放,山河沦陷,国破家亡,而画面一转,美利坚洛杉矶即将举办的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而在此时,华夏获得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西方人都说,华夏人是东亚病夫。”

    奥委会代表人操着一口蹩脚的中文,希望华夏人能证明自己。

    然而,对于当时的华夏来说,参加奥运会简直是痴心妄想。

    后面的一个小故事直接解释了到底有多难。

    某个学校里,一群肤色各异的学生谈论各种关于奥运的话题,聊得火热。

    一个男孩说:“但我们国家,不知道能不能派出运动员了……”

    其他学生问他来自哪里。

    他小心翼翼地回答:“华夏。”

    徐永看得憋屈死了,不敢加入其他人的对话,不敢提及国际上的地位,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行,他先忍着,欲扬先抑这种典型的表现手法,他懂,后面这口气出不出来,他非找同学一起黑这部电影不可。

    然后刘长青出来了。

    徐永大概算了算,刚才那些废话场景足足过了五分钟,到这时候主角才终于出现。

    得知华夏可以参加奥运后,刘长青给体育局写信。

    但当时华夏炮火连天,政府财政紧张,小日子虎视眈眈。

    “现在国难当头,政府财政吃紧,关于奥林匹克的事,我们以后慢慢谈。”

    体育总局撕毁了他的“请战书”。

    “要是我们华夏有自己的赞助商就好了。”

    刘长青这么想着,想尽所有办法筹集经费,好不容易筹集到了,小日子又冒出来,威逼利诱让他代表伪满洲参赛。

    “苟余之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则又岂可忘记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牛马耶?”

    刘长青誓死不从,最后迫于无奈参加了一次中日德三国田径。

    然后...输了。

    声势跌落谷底,人们也对他不再抱有期望,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赞助,也差点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