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十四篇,东吴四大都督之吕蒙篇

    前面讲了东吴四大都督中的周瑜和鲁肃,这两个人都是富有才华,且眼光长远的军事家,谋略家和政治家,是三国时期少有的才学兼备的人物,也是东吴重要的奠基人。可以说没有周瑜和鲁肃,曹操可能早就攻入江东把孙权给灭了。虽然刘备有诸葛亮扶持,又有关羽张飞等能征善战的武将,但当时刘备的力量还很有限,根本不足以和曹操的几十万大军抗衡,若不是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可能曹操不久后就会一统天下。所以周瑜和鲁肃的每一条决策在当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因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而今天要讲的这一位,同样是东吴的四大都督之一,他就远没有周瑜和鲁肃的远见。他就是吕蒙。

吕蒙,字子明,生于178年,死于220年,东汉末年名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

吕蒙年少的时候便依附在自己的姐夫邓当那里,当时邓当是孙策手下的部将,曾经数次征讨山越(就是占山为王的土匪),当时吕蒙还很年轻,才十六岁,正是天不怕地不怕年纪,于是也偷偷的跟随姐夫邓当作战。结果被邓当发现了,就狠狠的训斥了他,可是训斥也没起到作用。打完仗回来邓当便去找吕蒙的母亲告状,吕蒙又被自己的母亲给训了一顿,还要责罚吕蒙,吕蒙就说:“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意思就是说,贫穷下贱的日子不好过,万一这次有了功劳,马上就能得到富贵,况且不深入虎穴,怎么能得到虎宝宝呢?吕蒙的母亲听了这话非常伤心,但还是随他去了。

当时邓当手下有一个官员,看吕蒙年少,对他很轻视,说道:“彼竖子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意思就是你小小年纪能有什么能耐,难道是想拿自己的肉去喂老虎吗?后来又多次当面嘲笑吕蒙,说他是吴下阿蒙,吕蒙终于忍无可忍,就把他给杀了。杀了人之后吕蒙就逃到了一个同乡家里,后来通过校尉袁雄的劝说,这才出来自首,并把他推荐给了孙策,孙策当时正在用人之际,见吕蒙还有些才华,就把他留下了。

几年吕蒙的姐夫邓当去世了,张昭就建议孙策让吕蒙接替邓当的位置,封为了别部司马。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遭遇刺客,不久后病逝,年仅二十六岁。孙策死后孙权接掌大权,就想把那些统兵较少的,又发挥不了太大作用的年轻将领检选出来,把他们的队伍进行合并。吕蒙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担心自己的队伍合并以后自己就不能往更高的方向发展了,于是就想办法赊来了很多物品,为部下赶制了衣服和绑腿,并加紧操练,等孙权下来检查的时候看到吕蒙的部队“陈列赫然,兵人练习”。(《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孙权看了以后非常开心,不但没有削减他的队伍,反而还给他补充了更多人士兵,这可把吕蒙给高兴坏了,由此也能看出来,吕蒙还是爱耍小聪明的。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孙权讨伐黄祖,刚击败黄祖的水军就得到消息称丹阳,豫章,庐陵三郡有山越和当地的少数民族进犯,孙权只得先回去平定,吕蒙也随孙权出征。但这一战吕蒙被安排在了后方,没有和敌人正面交锋,战事平定以后,吕蒙就被孙权任命为平北都尉,兼职广德长。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吕蒙也有参加,不过当时吕蒙官职卑微,并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不过后来益州将领袭肃带兵前来投靠的时候,周瑜劝说孙权要把袭肃的兵权交给吕蒙管理,但吕蒙处于大局考虑,反而用言语劝孙权不要剥夺袭肃的兵权,孙权觉得吕蒙说的有道理,就听从了他的意见,把兵权还给了袭肃。

后来周瑜想夺取被曹操占据的江陵,便先派甘宁去偷袭江陵上游的夷陵城,自己率军从正面攻打江陵,如果拿下夷陵,就可以对驻守在江陵的曹仁形成侧面的威胁。可曹仁也不是吃素的啊,好歹也是曹操手下的一员大将呢,怎么能这么容易就被打败了,你周瑜不是偷袭了夷陵吗?那好啊,我就派军把夷陵给包围起来打,看你怎么办?

果然,甘宁因为兵少,很快就支撑不住了,便向周瑜求援,可是问题来了,自己这一方本来兵就不多,如果再分兵去就甘宁的话,势必会导致江陵空虚,但是不去救援的话,甘宁的小命可就玩完了。就在左右为难的时候,吕蒙说话了,他告诉周瑜和程普,可以把凌统留在这里,我和你一起去救援甘宁,相信不会用太多的时间,我可以用性命担保凌统在这里可以守得住十天,于是周瑜听了吕蒙的建议。

等到了夷陵附近,吕蒙又根据观察那里的地势特征,劝周瑜派三百个士兵去伐木,把险要地方都堵住,等敌人逃到那里的时候就只能放弃马匹了,那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对方的战马,周瑜觉得可行。结果和吕蒙预想的一样,当周瑜驰援夷陵,大破曹军后,俗话说兵败如山倒啊,曹军只得趁夜逃跑,结果道路堵塞,只能弃马步行,周瑜和吕蒙在后面追赶,缴获了三百多匹战马,这可把周瑜给高兴坏了。曹仁在孤军无援的情况下载江陵和孙权打了一年,最后实在坚持不住了,只好放弃江陵。

周瑜占领了江陵,被孙权封为南郡太守,控制了长江中游一带,吕蒙因献策有功,也被孙权任命为偏将军,兼任寻阳令。有一天孙权劝吕蒙说,你现在官越做越大了,也会管理事务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要多学习了。

可是吕蒙总是推脱说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孙权就说了,你才多大个官啊,再忙还能有我忙吗?我还要经常看书学习呢?而且我觉得每次看书都能从里面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吕蒙听了孙权的话,便开始努力学习,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看的书都能赶得上老先生了,要不怎么说他是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呢。

据《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记载,周瑜死后,鲁肃接任周瑜职务,驻守陆口,去上任的时候经过吕蒙的驻地,鲁肃乃是一代儒将,向来看不起吕蒙,就打算直接过去,这时有人就对鲁肃说:“吕将军现在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您不应该再故意怠慢他了,既然到了这里,就应该去和他见一面。”

于是鲁肃就来到了吕蒙的住所,吕蒙设宴款待鲁肃,酒过三巡后吕蒙就说了:“将军现在身担重任,和关羽做了邻居,有什么计策以备不测呢?”

鲁肃回答道:“无非就是见机行事罢了。”

吕蒙却不认同,说道:“现在咱们和刘备虽然是盟友,但关羽是何等人物,计策怎么能不提前制定呢?”接着吕蒙又详细地向鲁肃分析了可能发生的变故,和当前的局势,鲁肃听完以后大惊,靠近吕蒙,拍着他的肩膀夸赞道:“我真没想到你竟然有如此才略!”还说道:“你现在的才略已经不再是吴下阿蒙了。”从此以后鲁肃便和吕蒙成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