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十九篇,袁术为什么敢第一个称帝

    东汉末年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战火四起,群雄逐鹿,尤其是一部《三国演义》,把三国时期的人物刻画的性格鲜明、战争描写的精彩纷呈,令人拍案叫绝,比起史书的枯燥乏味,这部小说的出现,让我们对三国故事深深着迷。

那么看过《三国演义》的应该都知道,东汉末年有这么一个人,他的才能很平庸,本身也没什么超越别人的优点,可以说还显得有些无能。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却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第一个称帝的人,他就是袁术。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逢之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袁术出身名门,和袁绍是兄弟,袁氏家族乃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他的父亲是司空袁逢。而且关于袁术,还有着这样一个传说。

话说袁术出生的时候,曾经有一位神仙托梦给他的母亲说,她肚子里的这个孩子,将来会有一段天子命,这个在后来也确实应验了,至于是哪个神仙托的梦嘛,我猜肯定不是武财神关二爷。

袁术少年时喜好游侠,身上自带有一股侠气,因此在当地非常出名,也经常和公子哥们一起打猎游玩,说白了就是游手好闲的富二代。后来因家族声望被举荐为了孝廉,曾担任过河南尹,虎贲中郎将等职务。

汉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掌握了朝中大权,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他极力拉拢袁绍、袁术两兄弟。

到了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何进被十常侍所杀,袁术与吴匡率兵合力攻入皇宫,捕杀宦官,宦官们自然不会傻愣愣的等死了,也拿起了武器负隅顽抗,于是,袁术火烧南宫九龙门以及东西两座宫殿,胁迫十常侍放弃皇宫逃亡。

后来董卓率大军进驻洛阳,打算废黜少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董卓为了拉拢袁术,便上表封其为后将军,可是袁术不肯依附董卓,又害怕董卓加害自己,便率部逃往了南阳。当时身为长沙太守的孙坚杀了南阳南阳太守张咨,并跟随袁术。

这个时候的南阳人口有数百万之多,可以说是一块很大的地盘了,可是袁术到了南阳以后不但不修法度,还以掳掠百姓得来的钱财养兵,搞得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期间袁术还上表朝廷,封孙坚做了豫州刺史,每次出征,袁术总是让孙坚率部先行,自己则为他提供军需,可见袁术这个人属实不怎么样。说白了就是,我给你提供了好处,你就得全心全意帮我做事,其实这在乱世也没什么,毕竟都是利益关系嘛。

董卓乱政时期,十八路诸侯发起讨董联军,袁术就是主要负责后勤供应的,可是他做的并不到位,甚至出现了粮草延误的事情发生。而当孙坚打败了董卓所部的胡轸、吕布,斩杀华雄取得大胜利的时候,袁术又听信了别人的言语,担心孙坚占据洛阳后势力壮大,居然断了孙坚的粮草供应。气得孙坚狠狠的训斥了一顿袁术,这才把军粮发过去,由此可见袁术并不是有勇有谋的人。

董卓兵败后,袁绍本来打算立汉朝总是刘虞为帝,便派人通知了袁术,想得到袁术的支持。然而,袁术认为汉朝气数已尽,心里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就找了个借口给回绝了,后来袁绍在谋士郭图的建议下,也没能改朝换代,两兄弟也因为这件翻了脸。

当时的孙坚还在追击董卓,袁绍就想趁机夺取他的地盘,于是封周昕为豫州刺史,率兵前往豫州,袁术得知后率部击退了周昕。两兄弟闹翻以后,袁术便和公孙瓒、陶谦达成了联盟,并和自己的哥哥袁绍展开了对抗。甚至说袁绍只是个奴仆,并不是袁氏子孙。其实怎么说呢,袁绍和袁术虽然是亲兄弟,但并不是一母所生,袁绍的生母本是袁家的一名婢女,所以袁绍年轻时在家里地位并不高。

既然两兄弟已经闹僵了,袁绍也就没再给这个弟弟留情面,你不是联合了公孙瓒、和陶谦来对付我吗?难道你有盟友,我没有吗?于是袁绍联合了荆州的刘表想要南北钳制袁术,袁术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就召回了孙坚率军去刘表了,可是没打过,孙坚战死了。

后来袁术为了消灭袁绍的盟友曹操,联合了朝廷任命兖州刺史金尚率军攻打兖州,袁术屯兵于封丘,后来又有黑山贼余部以及匈奴于扶罗助战,和曹操在匡亭展开了一场大战,不过被曹操给打败了,只得退守雍丘。回寿春时被守将陈瑀拒之门外,无奈之下袁术只得退守阴陵,再集合军队攻打陈瑀,陈瑀兵败逃亡下邳,袁术率部前往九江郡,杀了扬州刺史陈温,自领扬州牧,又兼称徐州伯,封部将张勋、桥蕤为大将军。

这个时候的袁术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割据一方,拥兵数十万之众,可以说是东汉末年最强大的军阀之一。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袁术又率兵攻打徐州,和刘备在盱眙、淮阴一带相持,双方也打了几仗,各有胜败,一直僵持不下,要不是吕布那小子趁机夺取了徐州,刘备慌了阵脚,两家的仗可能还有日子打呢。袁术打败刘备后占领了徐州广陵等地,命吴景为广陵太守。

这时候的袁术已经割据江淮之地,坐拥扬州六郡、豫州三郡、徐州二郡,累计有十一郡之地,人口过百万,兵源充足且粮草充沛,各种物资储量非常丰富,可以说是当时天下少有的富足地区,手里的士卒也多达十七万之众,足以碾压各方诸侯,实力非常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