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66章 反响

    信国公府。

    汤和收到王弼自杀的消息时,整个人微微颤抖,沉默半晌,才艰涩的说道。

    “王弼……可惜了。”

    汤和已经很老了,老到不愿意,更不敢干涉这些事了,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王弼死去。

    这让汤和的内心十分痛苦,都是淮西勋贵,若说以往的李善长等人,汤和还能告诉自己,他们是死有余辜,自己也没能力救他们下来。

    可这次的王弼,并不是这样啊!

    王弼自杀前还留下了一封绝笔信,信里说的很简单。

    只是说自己掌管军仓的时候,仓库出现亏空和大量陈粮,被人偷盗买卖,自己当然是有责任的,他愿意以自己的性命抗下所有罪责。

    但他也不想像前汉太尉周勃那样,被小吏折辱,所以还是自杀了事,只希望陛下能够法外开恩,送他的家人们回乡种田,不求一辈子荣华富贵,只求他们能过的平平安安。

    汤和不是傻子,可以看出来王弼就是被逼死的。

    别看王弼说什么他有责任,愿意担当一切罪责,可若他心里真的没有怨气就不会选择自杀了。

    更不用说,汤和多精明的人,还在世的淮西勋贵们都什么性子,汤和看的一清二楚,就以王弼这种忠厚老实的性子,他实在做不出来贪污军粮的事。

    不过他既然说到自己有罪,恐怕对下面发生的事情也是心中有数,只是不肯开口说出背后的人而已。

    汤和细数还能让王弼这么做的人,除了一个蓝玉,就是太孙了,或者说东宫的人。

    可是蓝玉早就回凤阳修书去了,一家老小都不在京城,你要说是蓝玉做下的,就很离谱。

    那就只剩太孙府上的人了,这事越闹越大啊!

    越是细想,汤和越是不敢露头,只是接连给朱元璋上折子,说自己想要回乡归隐,身体越发不得劲了,只想狐死首丘。

    以汤和的政治嗅觉,已经闻到了京中那股风雨欲来的气息,他不顾年老体弱,也一定要回凤阳,就是害怕,害怕接下来的事情越闹越大,最后牵连到自己身上。

    宫中,朱元璋收到汤和的奏折,迟迟不肯批复,还是先把汤和请进宫来一趟,想要再劝劝他。

    可等到汤和颤巍巍的走到他面前的时候,朱元璋蓦然发现,原来汤和也已经这么老了,这劝他不要离京的话到了嘴边,确有实在说不出口。

    汤和看出来朱元璋的心思,在两人坐定之后,就絮絮叨叨的说起自己历年征战,身上创伤很多,现在一到了阴雨季节,浑身上下都疼得厉害,实在是老的不能视事了。

    朱元璋打断了汤和的话,直接说道。

    “朕明白你的意思,鼎臣。只是……唉,朕在京中的朋友越来越少了,就是回到淮西的熟人也越来越少了。”

    汤和看到朱元璋脸上露出了疲惫之色,整个人尽显老态,有心劝说朱元璋,可仔细一想,自己还能劝朱元璋什么?

    劝他放权,让位给朱允炆?他和朱标比起来差的太远了。

    最后汤和也只能沉默以对,朱元璋亦是沉默半晌,最终还是开口,放汤和回乡去了。

    汤和回凤阳的路上,就看到蓝玉的家将正在往京城赶,他连忙喝止住他们问道。

    “你家老爷蓝玉呢?”

    这名家将认出了这是汤和,连忙说道。

    “老爷现在在后面,带着郑国公正准备前往京城,替定远侯讨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