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五章:梦想启航成基业

    第一批瓜果成熟了,内地的八平柴货车源源不断的驶入阿不都热合曼的合作社,又一车车的将瓜果拉走。

    有的农民管理得好,一亩地的收入高达七八千元,这效益可是种棉花种麦子的六七倍啊。老百姓拿着一沓沓红红的毛爷爷,激动地哭了,其他村的村民看到瓜农手中的钞票,急得干瞪眼。

    “这样可不行啊,会把市场搞乱的。维吾尔族老乡在盖房子时,会落一砖块或一角,搬房子时不会把家里的东西搬光,哪怕是留双筷子,认为任何事情不能过于完美,过满则溢。干农业也是一样,什么事都不能一窝蜂,要有计划性。老百姓有个习惯,看到别人种什么挣钱就种什么,不懂市场规律,所以没有形成长期效益。”闵浩然对阿地力说道。

    在阿不都热合曼的合作社,阿地力正组织老百姓往车上装瓜,见到闵浩然走了过来,把老百姓想扩大种瓜规模的想法给闵浩然做了汇报。

    “眼睁睁的看着能到手的毛爷爷,我们为什么不做大做强呢。“阿地力扯着破锣嗓门疑惑地问闵浩然。

    “市场要想良性发展,就要找到恰当的势差,即不能‘太平盛世’式的搞平均主义,上下一般粗,那样就会成为一潭死水,也不能断崖式的头重脚轻,有钱的穿貂皮,没钱的穿裤头,那样会引发社会矛盾。“闵浩然解释道。

    “不懂你几个意思,这次老百姓瓜不让种都不行,看到别人红红的毛爷爷,尿都急出来了。“阿地力还是固执地坚持己见。

    “阿乡长,其实我是和老天打了个赌。让老百姓种这么多瓜,我比你们心里还没底、还害怕。虫害、雨害、冰雹害,我天天提心吊胆,没睡过安稳觉,还好老天给面子,今年风调雨顺。试想一下,哪怕遇到其中一害,后果都不堪设想啊。“闵浩然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边说边和百姓打着招呼。

    “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第一炮已经打响了,老百姓得到实惠了,群众工作就好做了。我在思考,我们按农产品成熟时间分季实行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这样让我们的合作社一年四季都有活,品种多了老百姓也有抗风险的能力,东边不亮西边亮嘛,你看怎么样?”闵浩然向阿地力抛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你说的对,这些灾害我当然知道。不过我和你一样天天的睡不着,也在赌,你赌的是天,我赌的是‘帽子‘。你的思路是对的,我赞成。“阿地力信服地说。

    阿地力是个老乡长,曾任过多个乡的乡长,在他的过往经历中,农村工作就是催种催收,哪考虑过什么产业增收、市场规律,县上怎么安排就怎么干。这样也好,只管干不管想。

    刚开始他对闵浩然的工作安排并不怎么在意,他认为闵浩然是从内地来的,不了解‘疆情’,也没有从事过什么农业工作,又年轻,没经验,说话柔声细语,开展工作没什么‘魄力’。在阿地力眼里,农民就怕‘一声吼’,‘吼声’越大威力越足,轻声细语农民只当耳旁风,这是阿地力的经验。

    他的工作一般都是‘吼’出来的,也‘吼’出了不少荣誉,不过把自己也‘吼’成了‘土豆乡长’。

    从此次合作社的成立和见到效益,农民获利,他从心底里佩服闵浩然的新思维。令他兴奋地是百姓再也不叫他“土豆乡长’了,改叫“普鲁(钱)乡长”了,在农民面前倍有面子,干起工作来随身带风。

    “还有,你找相关人员规划一下,合作社要形成一条龙服务,比如:餐饮、住宿、手工艺产品等,我们这儿的乐器非常有特色,内地人肯定喜欢,我们要想到合作社的衍生效益。我们的烤羊肉、馕内地人也喜欢,大车司机回去时会带一些我们这边的特产回去,在这上面我们也可以做做文章。”闵浩然接着说。

    “好的闵书记,你主持工作后农民的工作好做多了,我们说什么老百姓就做什么,今年老百姓尝到了甜头,农村农业工作积极性非常高。“看到旁边有条农民歇脚的板凳,阿地力说完示意让闵浩然坐下。一个农民跑到不远处的摊子上买了两瓶水递给两人。

    “呵呵,是么,以前我们乡的治安不怎么好,你知道为什么吗?”闵浩然拧开盖子喝了口水,给阿地力设了个疑问句。

    “为什么?”阿地力疑惑地看着闵浩然,对闵浩然话锋突转有些不解。

    “我们做群众工作就是捋‘麻皮’,‘麻皮’捋顺了就是一股缰绳,没捋顺就是一团乱麻。俗话说无事生非无事生非,无事便生非。只要百姓有活干、有事做、有钱挣,‘麻皮’捋顺了,谁还有闲情去偷鸡摸狗,自然也就不会生是非。”闵浩然微笑着说。

    “高,实在是高,闵书记看问题就是远,站位就是高。”阿地力递给闵浩然一支烟,他知道闵浩然心情好时偶尔也吸两口。

    “咋不见阿不都热合曼,这小子闷声发财,拉面也不舍得请我们吃一个。“闵浩然玩笑地埋汰道。他对拉面、抓饭情有独钟,下村工作饿了就到村口的小餐馆吃份拉面或抓饭。

    “在呢,在呢。他不知道你来,要不然早就过来了,我现在呼他。“阿地力拿起手机拨了起来。

    ······

    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杏子村、甜瓜村、西瓜村、葡萄村、西梅村......乡里引导村民统一注册了‘疆火’商标。

    “阿乡长,你这个巴西力克当得好啊,老百姓安居乐业,都夸你亚克西呢。不过,我想我们还要推进一项工程,大搞旅游。”闵浩然坐在农民家的葡萄架下,和阿地力聊了起来。

    “闵书记,这可都是您的功劳,我占了你那么一点点光而已。但是,我们乡没山没水没古迹的,怎么搞旅游?”阿地力不知道闵浩然脑瓜子里怎么那么多的鬼点子。

    “你头顶上就是资源啊。“闵浩然抬手指了指上面的葡萄架,接着说:“现在城里人有钱了闷得慌,闲得蛋疼,远的地方去不了,近的地方没哪去的。人就是这样,农村人羡慕城里人的高贵,城里人羡慕农村人的恬静,我们可以就地取材,开发农家乐。”闵浩然在乡里呆时间长了,偶尔也蹦出点脏话。

    “怎么开发?”阿地力嘴里问着,看到老乡端着茶盘过来,起身接过,弯腰朝老乡说了声“热合买提。“

    “我们打造葡萄采摘季、杏子采摘季、西瓜采摘季等,城里人周末带着一家老小来玩上一天,肯定很开心,也可以拉动吃喝消费。我们还可以把周边闲散的土地规整起来,租给城里人种,让他们做个城市农夫,一定有市场。”闵浩然抿了口茶,瞟了阿地力一眼。

    “对对对,我怎么就想不到呢。我好几个亲戚在城里,经常说烦闷得很,也没个地方去,周末只有呆在家里看电视,说是脑袋瓜子都木掉了。哎,原来我们守着这么多聚宝盆。”阿地力像注射了多巴胺似的兴奋起来。

    “这样,你手头的工作放一放,这个事要抓紧,还是你牵个头,别人我不放心。你工作能力强,是我信得过的人,让英尔古丽协助你具体去办,女人擅长搞这样的工作。同时与旅游局对接,把我们的农家乐申请为旅游景点,内地人特别喜欢这样的原生态。”闵浩然说完朝阿地力点了下头,以示信任。阿地力年龄大,偶尔也摆摆‘老资格’,闵浩然便投其所好地给他戴‘高帽‘,这也是闵浩然‘驾驭‘阿地力的招数之一。

    英尔古丽在这方面当然是强项,既有想法也有办法。在打造旅游项目中,她还把阿吾提等几个老艺人,包括她的父亲,还有一些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组织起来编排了一台文艺节目,在阿不都热合曼的合作社旁搭建了一个舞台,每天定时演出,观众人山人海。

    麦麦提江对传统古典音乐十分热爱,和阿吾提一样对十二木卡姆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不弹上两下他的艾吉克心里就痒痒。

    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一种大型传统民间古典音乐,汇集歌、诗、乐、舞、唱、奏于一身。

    它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当时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喜怒哀乐,被誉为“东方音乐文化的大奇迹”。

    十二木卡姆以讴歌公正与善良、幸福与爱情为永恒主题,由十二套大曲、320首音乐曲、44位诗人的4492行诗组成。

    每一套大曲又分为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是集歌、诗、乐、舞在内的民族艺术盛宴。

    十二木卡姆的收集整理者阿曼尼萨罕十三岁时便为叶尔羌国的王后。

    十六世纪中叶,新疆境内叶尔羌国王阿不都热西提汗继承王位后,平定战乱,民众得以安居乐业。民间艺人马合木提与女儿阿曼尼萨罕相依为命,并与乐师吾麦尔结为相知。阿曼尼萨罕拜吾麦尔为师,学习诗文和乐理。

    几年过后,聪颖过人、有着非凡音乐天赋的阿曼尼萨罕出落的楚楚动人,被汗王遇到后,汗王不顾王后及大臣反对,将她纳入宫中。

    在宫廷里,阿曼尼萨罕受尽歧视,备尝苦难。在重重困难中,阿曼尼萨罕信念坚定,在乐师卡德尔的帮助下,将散乱在民间的木卡姆收集整理,综合宫廷木卡姆编成十二木卡姆套曲。

    汗王出征讨伐叛乱时,阿曼尼萨罕备受挤压,忧愤交加,最终病逝人间。她的艺术成就至今无出其右,被人们尊称为‘木卡姆之母’。

    木卡姆的雏形,是维吾尔族先民在游牧时代的一些长歌,在茫茫旷野上高亢悠扬的抒情,被称为“博雅婉”(旷野之意)。到了十三世纪,这些“博雅婉”歌开始体系化,以组曲的形式传入中亚和伊朗高原。

    十六世纪,阿曼尼萨罕通过整理改革,完成了宫廷音乐与民间流传的结合,将纳瓦依等维吾尔族古典诗人的诗歌填入原有的宫廷木卡姆曲调,并增补了民间的达斯坦和麦西来甫。

    木卡姆的表演过程华丽而高雅。欣赏者先是一些有素养的群体,木卡姆欣赏成为当时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后来由于汗国的崩溃,艺人流散到民间,十二木卡姆也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维吾尔族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木卡姆的音符。‘只要会走路的就会跳舞,只要会说话的就会唱歌’对维吾尔族人来说一点也不夸张。只要乐声响起,男女老少便会翩翩起舞。

    要想唱完十二木卡姆得几天几夜,可麦麦提江靠口口相传的方式对十二木卡姆耳熟能详。只要他眼睛一闭,时而高山远去、时而低水潺潺,那回音缭绕、荡气回肠的乐声令人身临其境,如痴如醉。

    麦麦提江和阿吾提还有其他几个老艺人经常被邀请到各地甚至国外演出,有一次在中央电视台参加原生态文艺演出时,尽管听不懂,但他们声情并茂的演出,令观众热泪盈眶,也许这就是木卡姆的魅力所在吧。

    ······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努力,闵浩然把波孜拉甫乡治理得井然有序,地区、县里多次在这召开现场会,推广波孜拉甫乡的经验做法。波孜拉甫乡也先后获得自治区级文明乡镇、致富奔小康先进村、自治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综合治理先进乡镇。闵浩然不久转正为乡党委书记。

    闵浩然把所有精力扑在工作上,‘家’安在村里,‘心’靠着群众,甚至女儿出生,也只在家呆了一天。

    闵浩然觉得农村要做的工作太多了,时间不够用。

    以前经常听别人说农民的思想太保守、太落后了,工作就像推火车。可闵浩然不这么认为,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要不然,要我们这些干部干嘛呢,干部干部,只有先干一步社会才能进步。

    现在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干部反而轻松了。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以前是扯破喉咙喊,现在是轻声细语教。

    工作虽然好干了,可是,闵浩然并不觉得轻松,每天把自己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感觉有做不完的‘功课’。即有‘数学题’:给农民算好增收账,又有‘生物题’:怎么让地里长出更多钞票来,即有‘语文课’:每天清晨早读学维语,又有‘哲学课’:革除群众陈观落习。

    在闵浩然的背后,一直有双眼睛紧紧地盯着。正当闵浩然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一纸红文,把他调到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