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71章 第十六个世界

    这一次事件直接导致了两人很长一段时间的冷战。

    冉佳怡除了做母子俩的饭、洗母子俩的衣服,外加喂喂鸡外,是彻底万事不管了,至于地里的活,谁爱干谁干。

    要搁在平时,崔大有还有心理论几句,可现在他敬重的二大爷躺在床上什么都做不了,他一直小心照顾,也无心他顾,没人做饭就自己随便做了吃两口,衣服脏了就水里搓一搓,晾干继续穿。

    冉佳怡看的出来,即使这些活他都是干惯了的,可大男人干活没有那么细致,几天下来,崔大有的衣服即使刚洗过也显得脏兮兮的,偏他自己全然不觉。

    冉佳怡也不多嘴去提,她在筹谋帮娘家赚钱的事。

    要是自己上,冉佳怡有很多种方法发家致富,可适合甄家人的,冉佳怡思来想去最后还是觉得搞养殖最适合。

    实在是她那两个弟弟和弟媳都不是顶聪明的,小心思或许有,可做生意之类就不行了,这也是原主出嫁后还能得到娘家不少照顾的原因。

    但养殖不同,古代没有全套的养殖系统,穷人家自己养些鸡鸭是舍不得吃的,而富贵人家自家庄子上产的也只够自给自足。

    一方面,大规模养殖没有必要,二来,市场饱和度有限。

    但冉佳怡并不觉得这是大问题。

    她在现代听长辈们讲过这样一个经典的企业案例,说是两个美国人到非洲卖鞋,当时非洲人压根就不穿鞋,于是一个人觉得非洲没有市场直接放弃,一个却觉得这是一大片篇未开拓的市场,在经过市场调研制造出适合当地人的鞋子后,赢得了广大的非洲市场。

    这说明,很多时候,并不是市场没有需求,而是需求没有戳到消费者的心里。

    规模养殖一旦形成,肉类成本会降低,到时候不管是饭馆、还是百姓个人肯定都乐意花些低价买肉吃,冉佳怡对此很有信心。

    只是大规模养殖还要面对很多技术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常见的疫病,一旦发生就会血本无归,冉佳怡只知道个大概,并不敢贸然做大,好在他们的本钱也并不多,想做大都做不到。

    有了主意,冉佳怡就开始了整天往娘家跑的日子,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劝说娘家人相信自己。

    这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养鸡,甄家人多,足足养了二十来只,每天喂鸡、打扫就是一件累人的活,这项工作原本是二弟媳的,但二弟媳怀孕后,这任务就交给了三弟媳。

    冉佳怡过来也不白来,带上自己和小柱子两人的粮食,甄家只需要顺带多做两份饭菜,并不麻烦,因而没有引起甄家两个儿媳『妇』的厌烦。

    只是,对于大姑子说的搞养殖也有点好奇。

    “梅花,你说的那个啥养殖,靠谱不?”这是二弟媳的心动,家里条件一般,她怀孕尚且只能偶尔加个鸡蛋,等孩子生了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甄家大儿媳还是想要多赚点钱的。

    冉佳怡可不敢完全打包票:“这种事情做了才知道。”

    二弟媳也来凑热闹:“梅花姐,你说的这个,具体要怎么做啊?”

    冉佳怡知道说动了两个儿媳,枕边风自然能吹动两个弟弟,之后不再赘言,只静候结果

    -----

    如冉佳怡所料,她提出不过三天,两个弟媳就怂恿着弟弟找到她面前。

    甄家小辈五人集合在一起,年轻人多少有几分锐气,敢想敢干,在冉佳怡的强力推荐下很快就确定了“干”。

    不过怎么干还是一个问题,冉佳怡知道的只是理论,落实到实践还要『摸』着石头过河。

    五人商量定了,还要征得家中大家长的意见,这事儿由冉佳怡『毛』遂自荐,说服甄家二老。

    甄父有些踟蹰、举棋不定,甄母直接拒绝了,还劝她老实点,少掺合家里的事。

    这倒不是甄母嫌弃女儿,而是担心没赚到钱会被嫌弃,冉佳怡理解她的苦心,却也劝她必须改变。

    最后这个提议在经过与甄父一个小时的你问我答中确定下来,甄父同意了这个意见,只是家里不出钱,他们小辈自己干,赚了亏了都是他们自己的。

    这下子,五人的干劲更足了,以前他们可没有光明正大赚私房钱的机会,因为明面上赚到的都要交公。

    冉佳怡身上是没有钱的,但她出技术和劳力,老二和老三家各出一半本钱和一个人,这就算三份,后面赚的钱就按三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