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12章 第二十七个故事

    冉佳怡一个人看摊也就不急着回去,卖完早高峰一波,人慢慢少了,最后稀稀疏疏好半天才会有一个顾客上门,冉佳怡坐在带来的小椅上,得以歇息片刻。

    到了十一点,冉佳怡才收摊回家,今日足足用掉了一盆半的面团,冉佳怡边坐着边锤锤酸痛的胳膊,感叹这赚的着实都是辛苦钱。

    薛茂搬货的码头管一顿午饭,中午是不回来的,冉佳怡不需要准备饭食,索性自己囫囵吃了两个烙饼,又和边上摊位的换了一杯豆浆,午饭也就对付过去了。

    回到家里,冉佳怡无力收拾,先去睡了一觉,到半下午才有精神起身。

    虽然才两天的时间,但冉佳怡清楚,以现在的状况、要是不出意外的话,她的这门生意是可以继续做下去的。但如果只是做小生意,也未免太无趣、太没有追求了。

    再者原主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也不是赚到钱就可以完全解决的,经济条件只是基础,能够让他有足够的话语权,但这话语究竟该是如何,则看原主的思想境界了。

    原主在的时候最为顾忌的就是薛母,因为婆母的身份、因为经济的制约,只能乖乖听话。

    那不是因为原主真就觉得她说的是对的,不过是在人手底下过日子,但如今已经离开了薛家,距离这么远,薛母实际已经很难掌控她的生活了,至少在经济条件上是没有办法的。

    但她还有最大的一个利器,那就是薛茂,在她的权威下乖乖听话了二十多年的儿子,原主的丈夫,才是真正能影响到她生活的。

    要说原主和薛茂两夫妻唯一的矛盾点就在于穷且没有儿子,穷这一点只要时间足够,自然能解决,没有儿子这个问题却是始终横亘其中的。

    要说没有儿子是什么天大的问题嘛,当然不是,又不是自己得了绝症要死要活的,起码他们还有三个女儿在,可对于如今的乡下人而言,没有儿子就是天大的错,这份错只有两分会在男方,大头的八分都在女方。

    如今占据这具身体的是冉佳怡——一个接受过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女性,自然能够理性的分辨这其中道理,但原主作为一个乡下妇女却是不能够的,或者说,即使她内心认同,但也依旧无法说服自己的丈夫、婆家以及村中众人,这些人的留言足以将她撕的四分五裂。

    薛家和村里人的思想冉佳怡暂时改变不了,但就在身边的薛茂,冉佳怡却是可以潜移默化的引导。

    这得益于他们如今所处的大环境,津门作为整个华国当今最为开放的港口城市,是华国最早接受先进思想与理念的城市之一,外来文化的引导加上本土文化的发酵,让他们在经济、文化上远远领先国内绝大多数落后城市。

    可以说,全新的世界就在眼前,只看他们愿不愿意去推开这扇门了。

    ————-

    冉佳怡自然是乐意的,但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她不怎么识得字。

    作为一个只读了半截小学的半文盲,以原主这样的身份,冉佳怡自然是不能说出什么大道理的,但如果她同津门这些女性一样呢。

    冉佳怡动心了,提升学历,她第一反应就是夜大,这是最适合她如今状况的,来到大城市,受到刺激开始学习,最后被周围的先进思想同步,有力的辩驳生儿言论,她为自己接下来的转变画好了路线在,只等实施。

    心中有了盘算,冉佳怡的动作也急,出了几分不是钱似的,不紧不慢。

    他们来的时候是七月中,过去两个多月,早已错过了开学的九月份,也不知道如今是否还来得及赶上今年的开课。

    冉佳怡一边收拾着家中,一边做着计划,对将来的生活也就有了几分期许。

    于是,傍晚时分,带着满身疲惫归家的薛茂,就听到了这么个消息。

    那一瞬间,薛茂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妻子小学都没念完他是知道的,乡下都这样,他自己也就一个初中毕业。比小学好不到哪里去。

    而且比起妻子是家里不给读,他纯粹是自己读不下去,宁愿早早的下地干活,累点苦点都不愿意去读那压根看不懂的书,上那听不懂的课。

    “怎么突然想起继续读书了?”薛茂是真疑惑,以往也没见妻子有多么爱好学习。

    冉佳怡倒也不扯那些自己热爱学习的虚话,而是从实际出发:“你也知道我当时小学没毕业,认不了多少字。若是还在乡下自然不用考虑这些。但如今出门在外,我又是摆摊做生意的,多少要认识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