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7章 第57章 (第二更)

    五月十三,家里各司其职的忙开了,书房里面,刘方杰正在静静的喝茶,谢继宁、应文、应武则正在低头认真学习;

    后院的正房里面,静安正在和李麦穗沟通管家、管教下人,经过商量,刘来福自己愿意来给谢继宁当管家,他媳妇孙妈妈在县城,之后就会全家一起来谢家。

    午间,郭童生来谢家拜访,刘方杰和一番交谈,简单的就说动了他答应等谢家族学建好就来谢家教学,谢家的束脩答应给得高是其一,还同意再找一个童生来给他打下手,同时,刘方杰还鼓励他之后参加考试,谢继宁的书尽可以给他看。

    听得郭童生恨不得马上答应,谢继宁佩服的看着师父,等送走郭童生之后,谢继宁道:“师父,我知道观一书院为什么这么厉害了,怀安县这么偏僻的地方还能请来这么多厉害的讲师,都是师父厉害啊!”

    刘方杰将旁边的两个孙子也叫过来,耐心的教导道:“如果有求于人,最有效果的莫过于投其所好,人生在世,或者爱财,或者爱名,又或者有求道之心,只要投其所好便能得之。”

    “但是要注意的是不管这人是有什么爱好,都不能违法乱纪,不违背圣人之道,一旦遇到这样的人,无论他多有才华都要远离。”

    三人都乖乖称是,午饭过后,谢继宁带着师父一起去看自家的稻田养鱼,

    现在才五月,四月初,谢老三按照谢继宁说的,在自家的稻田里面投入了小的鱼苗,经过一个多月,不但稻苗立住了,小鱼有成长得很好,刘方杰仔细的看着稻田,听谢继宁推测产量,心里也颇为期待,此事要是能成,又是一个可以造福百姓的举措。

    刘方杰说道:“这块田,丰收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我要来看看,”“好的,师父。”

    看着满眼的翠绿、深绿,刘方杰道:“宁哥儿,虽然这会儿还不是收获的季节,但是你的积肥法已经初见成效,有经验的老农都可以看出来,今年丰收就在眼前,你于本地民众有功啊!”

    谢继宁道:“师父我也是拾人牙慧,这些方法前人王祯所著的《王祯农书》早就有记载,只是许多人连字都不认识,对这些知识也就无从得知了。”

    刘方杰一向读儒家的圣贤之道读得多,对这些农书关注少,此时只叹自己之前为官之时虽然关心百姓,但是却没有想到翻一下这些书,给百姓找一下这些方法。

    “宁哥儿,此番你已经考上了童生,我本来打算直接让你入学插班到黄级丁甲字班,但是见你对家里颇多安排,所以问一下你的想法,你是打算现在入学还是等九月之后的一批同窗一起入学。”

    谢继宁对刘方杰的体贴感动不已,“多谢师父苦心安排,徒儿打算秋季入学,正好趁此机会将家里的事情理顺,师父也知道,徒儿的家境贫寒,这一次算是得来的意外之财,家里的人尚且不适应,徒儿不放心,所以正好趁此机会好好的理顺。”

    “你自己小小年纪能想到这些,颇为不易,但是于学习上也不能放松,我和你师母这次在你家住了几天了,也该回去了,我会将你的学习安排好,之后每十天去家里一次,我给你解惑,其他的就要靠你的自学了,索性你年纪虽小,但是平时颇为自律,让我放心。”

    “师父,你要走了吗?在我家多住几天,你和师母难得来一次。”

    “书院虽然有其他先生在,但是我也不能缺太久,也该回去了。”

    第二天,李麦穗将自己亲手做的许多腊味干货装好,送别刘家一家人,之后,谢家就进入紧张的忙碌当中了。

    谢家湾多山地林地,可以说不仅仅是谢家家湾,整个板桥,甚至整个怀安县的大部分都是山地林地,而且这一地都是耕种的模式单一,农业上算不得精耕细作,养殖业,经济作物种植也同样没有,面对这样的情况,谢继宁想到了自己前世所见到过的林下经济。

    谢家湾的气候适宜,山高林密、野花繁盛正是适合养蜂,这还是谢继宁看到自家荒地里面用来肥田的几种绿肥都开花了,蜜蜂飞扬带来的灵感。

    蜂蜜的好处在许多的医书里面都有记载,不仅用于医药当中,还是许多食物甜味的来源,所以蜂蜜的价格一直很贵,就连形成规模化养殖的前世,正宗的花蜜都很贵,不要说这个时代,连白糖都是奢侈品,上好纯正的蜂蜜同样是非常好的项目。

    现在正是五月是蜂后产卵的季节,所以谢如方到处去找峰源,因为方圆百里,养蜂的人家都没有,所以都是用蜜引来野蜂,谢继宁家的林地一侧整整齐齐的放着十几只蜂箱,这些都是谢家找了很久才装好的,只等后面扩大规模了。

    六月,谢继宁将变蛋的箱子抱出来,敲开外面的泥壳,惊喜的发现鸡蛋做的变蛋成功了,只见这些皮蛋色泽透亮,蛋壳轻轻两三下就剥开了,一点都不像煮鸡蛋那样难剥开,用水轻轻洗干净,蛋白部分是半透明的固体,轻轻捏一下还有弹性,里面有有松枝状花纹,看起来漂亮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