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92章 又遇僧道

    贾母都被贾赦说的这样直白的话刺激到了,原来她也不是可以仗着长辈的身份让贾琼让步的。贾琼待她只是面子情,因为她们已经“恩仇两消”。

    贾政忽道:“大哥,你怎么能对着老太太说出这种话来?”

    贾赦淡淡瞟了他一眼:“你在教我做人?还是想教王妃做人?我想教育女儿是我的事,枕边教妻是王爷的事,教导儿媳是皇后娘娘的事。你一个连自己的妻子都教不好的人,还是不要托大了吧?”

    贾政本想仗着老太太孝道的大义说出一番冠冕堂皇的话来,可是被贾赦这样一怼,他便说不出来了。

    双方陷入了一阵长久的沉默,还是贾母先打破僵局,话却让人听着不舒服。

    “凤哥儿也是王家的人,她总不能在意元春、宝玉是王氏所生吧?这表姐妹之间总能来往。”

    凤姐听了贾母的话才终于明白了,原来老太太并没有多疼爱她,哪怕曾经将面上的事做得很好。

    真正疼爱她、顾念她的心情的是贾家大房的人。

    贾赦将管家权和支使银两的权力都交给她;邢夫人虽然贪,但是也会摆婆婆的谱。琏二爷或许外出跑商时也会遇上露水姻缘,但他们夫妻还是恩爱的,他很清楚他的妻子只能是她。

    贾瑶一直敬重她,在家时也会给她搭把手。贾琼支持她的工作,欣赏她的才能,王家出事后,待她一如既往。这些家人都没有因为王家出事而放弃她或侮辱她。

    凤姐抚了抚肚子,说:“我这身子着实不方便,二爷去南边之前说过,我若是这胎有个万一,他便要休我。为了让我养胎,可是连铺子也不许我去了的,更别提旁的了。表姐便有事托我,我这时候实在无能为力。不如等我孩子生了出了月子,元春表姐再来看老太太,我也来一起坐坐。”

    凤姐倒也不傻,听贾赦这么说了,完全明白二房来是想求她办事的,不是想要求财就是想求势。

    凤姐这话说得合情合理,也没有说不行,贾母再要强求,就是她当老太婆的要害孙媳肚子里的孩子了。说出去了,也是贾母不对。

    贾元春忽说:“凤哥儿有身子辛苦,那我帮一帮凤哥儿也行。”

    贾赦却道:“我大房的生意和内务就不劳侄女操心了。侄女有空帮着政弟管好家,教养弟弟,那才是正经。”

    贾母忽说:“怎么就不行了?元儿来陪陪我老婆子,你还不许吗?”

    贾赦道:“她天天住我府里,别人瞧了,还以为我有多看重这个侄女呢。我倒无妨,琼儿误会了就真不来看我了。要不这样,让她进府来陪老太太,我带着我们家的人暂时去庄子住。我的下人我也带走,她在府的花销,政弟府里送来。等老太太解了思念孙女的苦送她回去了,我们一家再从庄子回府就是了。”

    贾母怒道:“贾赦!!你……你这是要把人将死里逼!”

    贾赦冲凤姐道:“你回自己院子里,没有我的允许,你生产前就不必跑荣庆堂来了。肚子里这一胎无论如何都得平安生下来。”

    凤姐知道贾赦要打发她提前走,只怕还有更难听的话不宜她听到,而且当面这样吩咐就堵死了贾母在她身上做文章的路子。

    凤姐应声离开后,贾母就捧着心口歪在椅上哀哀叫着,贾政道:“大哥,你究竟想怎么样?”

    贾赦冷冷道:“这都是你们自己做出来的,还问我想怎么样。老太太身体不舒服,我这就请太医来,老太太像要从前宣扬王妃不孝不悌一样宣扬我不孝,你可以试试看。惹得我更不痛快了,我可以告诉你,二房子子孙孙在大夏朝就永远都不要想科举进官场了。”

    贾母那收拾行李打发她回金陵的话就说不出口了,只粗粗喘着气。贾政本想要说几句,可是贾赦这个大招却是他最怕的,只好刚才这口气怎么上来的就怎么咽回去。

    贾赦离开荣庆堂后,贾政、贾元春对着贾母又哭诉哀求一番,贾母才说:“我累了,你们走吧。元春的婚事,你们自己看着办,我办不了。”

    贾政、贾元春回了家后,又各自伤怀了一夜。贾元春虽然得不到凤姐出面,可是事情还是要办的。

    贾政命贾珠去邀薛蟠进府吃席,贾珠本来颇看不上薛蟠的,可如今他的地位连薛蟠都不如了。

    贾政和贾珠宴请薛蟠期间,盛装打扮的贾元春出现为他斟酒。

    贾元春虽然二十二岁了,但是老实说,这个年纪正是女人最美的时期。

    况她作为金陵十二钗中仅次于黛钗的人,作为贾宝玉的姐姐,一样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自然美貌。

    薛蟠只觉贾元春走近时一阵香气袭来,他身子都觉得麻了麻,待定睛一看她丰腴的身段,身子就酥了。

    “表弟难得来陪父亲说说话,多喝几杯。”

    薛蟠今年还不到十八岁,他是薛宝钗的同胞兄长,虽无她的姿色,但也不丑。只他人无灵性,一任纵欲,长得难免显老,看着竟如二十岁往上了。(注1)

    贾元春虽然不喜欢她,但她明白自己无法在娘家呆一辈子,如今境况下,薛蟠已是她够得着的最好选择了。

    薛蟠一口干了酒,说:“姐姐再给我酒上。”

    贾元春冲他微微一笑,又靠近一些为他斟酒,差点忍不住手就要往她腰上摸去了,还是贾政咳了咳,薛蟠才坐好了。

    “元春,你就为我们抚琴一曲吧。”

    贾元春应下了,转身去准备了好一会儿,才有丫鬟抱了琴出来摆好。

    贾元春在他们面前抚琴时,薛蟠的眼珠子就粘在了她身上。贾元春抚完琴离开,他还依依不舍。

    贾元春离开后再没有出来,薛蟠还问起:“姐姐怎么不来与我们一道吃酒?”

    贾政厚着脸皮说:“她到底还是姑娘家,你是她的亲表弟,她才出来见见,若是别人,她是不见的。”

    贾珠没有本事为妹妹选别的夫婿,这时也只有往好的方面想了,比如薛家很有钱。

    “表弟似乎颇为惦念妹妹,不知表弟可曾定下亲事?”

    “亲事?”薛蟠倒不曾考虑过,他吃喝嫖/赌都无关婚姻,”亲事是母亲做主。”

    贾珠才道:“我见表弟和妹妹亲近,我有个想法,不如我们亲上加亲?”

    “娶表姐?”薛蟠想着贾元春的风姿美好,这时得不到居然焦着了起来,“好!好!我娶表姐回去。”

    薛蟠是个双性恋,他在没有得到一个人时,自然是花言巧语或用银钱通神哄得人跟他好,这时见着贾元春动了情念,这兴头上自然也愿意娶她。

    至于她是王氏之女,还进过诏狱,又是他这种呆霸王考虑不清楚的了。

    薛蟠在贾家吃了酒回家就去找薛姨妈,薛宝钗正在薛姨妈这里对着自家铺子掌柜送来的账本。

    眼见生意盈利日渐单薄,不知被底下的管事掌柜吃拿了多少,可是母女两现在无权无势,也无能为力。

    薛蟠请了安后,就提起他要娶贾元春,薛宝钗十分意外:“哥哥怎么会想到娶表姐为妻?”

    薛蟠说:“我就是喜欢表姐,娶了她来亲上加亲,她也能来陪母亲和妹妹。”

    薛宝钗却懂贾元春是王氏之女还进过诏狱,要嫁给当官的人是不可能了。薛宝钗自采选丢了大丑后倒认清了很多现实。

    本来她已经降低目标,只要嫁一个小官为妻,她也算是有造化了。可是王子腾行大胜之术,又牵步邪/教,她作为王家的外甥女,连嫁小官为妻都几乎不可能了。

    十四五岁,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她一样愁嫁。

    薛姨妈是个慈母,慈母多败儿的那种慈母。

    “我的儿,你表姐是你姨妈的女儿,当年你姨妈坏了事,你表姐才愿嫁你。”

    薛蟠不懂这些:“表姐那样的美人难得,咱们家和荣国府还怕什么人家?”

    薛宝钗听到荣国府倒心中一动,姨妈虽然坏事,可是纵使她犯了那不可饶恕的罪过,也没有牵连三个儿女和丈夫。荣国府有老太太在,自然不会让他们伤着。

    那宝玉是个不凡的,长得又好,若是将来能够科考,或许还能博个出身。

    薛姨妈又说:“你这孩子,实在应该多长进些。现在铺子里的账上利薄一日日少了,还有的就是亏损了,这些家业总都是传给你的。如今该娶一个能懂生意的媳妇来。你那表姐自幼诗书教养,只怕不会这些。”

    薛蟠还在磨着,薛宝钗忽说:“哥哥先回院子休息,我来劝劝母亲。”

    薛蟠只好先退出去了,薛姨妈叹道:“钗儿,你哥哥不成器,你何必还要顺着他呢?”

    薛宝钗说:“哥哥这浑性,母亲劝了也不见得有用。咱们不能时时看着他,咱们家内外这么多事,哥哥早些娶了嫂子回来,也未必是坏事。”

    薛姨妈当初和王夫人的感情好,可王夫人为了夺爵做出那么多事,连王家都被她牵累得倒台,让他们薛家三人没有靠山,这心中滋味却说不清了。

    “可你哥哥也不用娶元春。”

    薛宝钗道:“我何尝不知表姐身上有所妨碍,可母亲想想,我们何尝没有妨碍?若是没有妨碍,表姐又怎么可能愿意嫁给哥哥呢?表姐可是从小受国公府嫡女教导长大,还进宫几年,见识和才华必是胜过普通人家的女儿。靖武王妃去年也未让王爷牵累表姐他们,如今他们应该还能进荣国府给老太太问安。只要贾家没有分宗,他们毕竟姓贾。过得几年,两房龃龉淡了,自会恢复往来。”

    贾家二房落寞了,王氏所生三个子女没有前程是相对的,就是近几年的神京上流社会将他们排斥在外。

    可是古代是几千年的宗族社会,同宗两房斗得再厉害,斗得尘埃落定后还是同族人,分也分不开。

    贾氏族里的福利,如祭田、家学、年节荣国府对族人的赏赐,只要是没有分宗出去的贾氏子弟,将来的二房子孙也都能沾上。

    二房的子孙到了外地,只要不是神京上流社会的人和荣府内部的奴才并不能祥知家族内斗,外人只会问起他们的家族。他们提起家中出了王妃将来还九成要当皇后的姑娘的荣国府一脉,外人都还都要敬上三分。

    贾政一支是荣府二房,荣国公嫡系后裔,荣宁两府尚未分宗,贾赦和贾政又怎么能轻易分宗呢,这让外人怎么看呢?

    薛姨妈细想了一下,道:“那如果他们家来说亲,我就应下这门亲事。”

    薛宝钗眼波一闪,虽然害羞,可仍然鼓起了勇气:“母亲……倘若……咱们改日亲自去一趟姨父家里,就好好问问吧。若是……宝玉将来能够科考……咱们哥哥可娶了表姐,就将我定给宝玉。”

    薛姨妈虽然心中怨姐姐做下那些事,但是在薛姨妈的眼里宝玉确实是一个凤凰蛋,她不知宝玉的靠不住,倒觉得他比旁人家的孩子强。

    “若不是你姨妈的事,宝玉确实是良配。”

    薛宝钗神色黯然:“若不是舅舅和姨妈出事,只怕姨父是不会让宝玉娶我的。”

    薛宝钗经过了采选进不得宫,当众受了辱后,内心是极度自卑,这极度自卑的同时又极度高傲。可是当王家彻底倒台,薛家三人除了和凤姐有亲之外再没有个像样点的靠山,薛宝钗的高傲才消得差不多了。

    一个在原著中为了争取婚事,可以当着表弟的面解开衣衫,又时时挨近说笑奉承,还往成年(古代标准)表弟卧房里钻的姑娘,她这时候对着母亲又何必过于矜持呢?(注2)

    薛姨妈听了又心疼得什么似的,可是她一个没了娘家靠山的寡妇,又能有什么高见呢?薛姨妈抱着宝钗疼了一会儿,也决定采纳她的意见,争取换亲。

    过向两日,薛姨妈备了礼,带着薛蟠、薛宝钗上了贾政的家。

    贾政家里没有太太,只得让李纨、赵姨娘、周姨娘在一旁陪着。

    薛宝钗本要避开薛姨妈和他们提起换亲之事,便问道:“大嫂子,昭华妹妹可在家?我许久不曾见她了。”

    赵姨娘忽得意笑道:“今儿她正休假,跟姐妹们去王府吃宴了,晚上才能回来。”

    薛宝钗笑道:“王妃未出嫁时就看中姐妹,到现在也还这样。”

    赵姨娘道:“那是琰儿自己也争气,性情又和王妃投缘,也不是人人都有这福气。”

    “姨娘所言极是。”宝钗附和说,“从前我和府里的袭人也玩得好,我就去瞧瞧她吧。”

    赵姨娘却特意提点道:“大姑娘在家呢,宝姑娘何必去瞧丫鬟?”

    原来赵姨娘在提醒,贾元春和贾琰虽然都是二房女儿,可是靖武亲王妃只认贾琰这个妹妹。

    薛宝钗便道:“那我就去寻大表姐说话了。”

    薛宝钗朝薛姨妈使了一个更加坚定的眼色就起身离去了,留下薛姨妈、薛蟠跟贾政谈两家亲事。

    薛宝钗去看贾元春时,贾元春自是精心招待,未嫁进薛家之前,贾元春必得讨好这个小姑子。薛宝钗也一样,所以两人倒是十分愉快。

    中午时,薛家人离开,贾元春忍不住去问贾政结果,贾政唉声叹气说了换亲之事。

    贾元春今天对薛宝钗的好观感消了个七七八八:“宝玉才多大,他怎么能娶宝钗?”

    要是从前贾政对宝玉的期望也不低,可如今他的想法不同了。

    “薛家既然已经是你最好的选择,那宝玉有何不同呢?”

    “宝玉若能科考中举,咱们家还能好起来。”贾元春念及宝玉的荒唐,“宝玉到底还小,生来又有造化……”

    贾政肃然:“别和我提什么造化!你生在大年初一,也说是有造化的,这造化又在哪呢?”

    贾元春被这一怒,眼眶儿瞬间湿了,她想想也不甘心,午夜梦回只觉一切被贾琼毁了,可是她无可奈何。

    贾政看着她流泪,他的心也有些累了,说:“你休要啼哭,你落得今日下场,也未必全是王氏的错。你身为长姐,也没有个长姐的慈心,前德不修,王妃才一分也不肯提携你。王氏出事后还看不清形势,你发什么脾性!你当什么人都能任你发脾性吗?这换亲就定下了,过几日,两家都各自提亲换庚贴,你早些准备,下月就嫁了吧。宝玉他们还得再定时间。”

    贾政虽然没有多喜欢薛宝钗,但她还算妥贴,让宝玉娶了她也许能管一管他,督他读书。

    ……

    同一天,靖武亲王府热闹非凡,今儿贾瑶休沐,所以贾玥她们也休息了。

    贾瑶、贾玥、贾琰、湘云、岫烟,还有端敏公主轩辕漫、寿安郡主轩辕迪、寿宁郡主轩辕越、寿宜郡主轩辕迢。

    宴上烧烤、火锅具上来,还请了教坊司来做歌舞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