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1章 机构改革和建城

    赵谌封地兰州治下其实是有五个县的,但因为这一百多年来与西夏人战争不断,这五个县持续遭受战场屠戮,一部分搬进了兰州城,一部分迁往熙州等内地,还有一部分逃进大山深处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所以,如今除了兰州城之外,就是赵谌带来的这十多万人。

    除此之外,便是那三个羁縻部族了。

    而如今兰州城则是处于一个很尴尬、很微妙的状态。

    赵谌也没有任何要发兵攻打兰州城的意思,但却禁止任何人进入兰州城,至于兰州城里面的人可以随意出来,没有人阻拦。

    所以,王明仁和郭威派了好几波人出城,有打探消息的,有购买粮食的,但自此之后再没能回到兰州城。

    转眼间,赵谌击败兰州城军队和西夏大军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这一个月以来,三十里黄河边长廊依然忙碌得热火朝天。

    除了将五十万亩麦田收割之外,赵谌忙着扩军定民,制户藉定赋税,划定行政区划,勒肃军纪、遣任官吏。

    为了明确麾下官吏的权限职责,提升工作效率,赵谌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机构改革。

    他完全抛弃了大宋混乱臃肿的官制,根据他治下特点和麾下能用之人的实际,重新组建划分了两府四司。

    分别为政务府、军枢府、情报司、教务司和秘书司、监察司。

    政务府的主官为刘广平,总管治理百姓之事,包含农事、工事、商务、赋税、户籍、财物、人事、俸饷等事,也是权力最大、事情最杂的一个司,相当于后世的政府大部分职司。

    除了刘广平当初从京城带来的军器监部分官吏之外,赵谌又从那一百多名横渠书院学生中挑选了二十人,在政务府充任为官,总算是将架子搭了起来,维持着赵谌对十个小镇和一个市区的统治。

    军枢府设大将军为主官,自然是张叔夜,执掌赵谌治下士兵的征召和兵籍的管理,军队的训练、发动战争等,以及武职官员的除授、封荫之典,叙功、核过、抚恤等事。

    而情报司自然是小诗为总司使,职司权力也是顾名思义。

    教务司的总司使赵谌交给了裴有文兼任,目前除了裴有文和两其两个儿子之外,还是一个空壳子,赵谌准备将一些干实事不行,但学问不错,且处理文书办报之事还可以的横渠书院学生调派给裴有文,让其好好调教,就目前来说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学堂和兰山书院的事情。

    秘书司的人最少,其实就是赵谌的个人秘书、助理和幕僚机构,目前暂时由横渠书院一百多名学生中表现最突出的十五人充任,总司使空缺,挑选了两名副司使。

    主要是负责帮助赵谌处理越来越多的批件、请示和文书,当然不是由他们批示,而是由他们梳理分类,提前整理,收集相关事情的信息资料,准备相关会议、传达赵谌的命令旨意等事。

    至于监察司,下设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共称为三法司制。

    其中刑部和大理寺是类似后世的司法部和公检法部门。

    而御史台其实是行政监察机关,也是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相当于后世的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