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章 第5章

    城门外排队等着进城的人,听到打杀声吓得全都离城门口远远的。

    在距离城门口不远的茶棚旁停着三十多匹快马,茶棚里坐满了人,全是带着武器身穿劲装军伍出身的壮汉。

    他们瞧见城门打开,立即翻身上马,握紧手里的武器,目不转睛地盯着城门查看情况。

    这些人都是陈王府的府兵,奉陈王命令等候在城门外,防止万一有人趁乱出城报讯,好进行拦截。

    他们因为不清楚里面的情况,没有贸然上前。

    若只是零星几人趁乱出来,以他们的快马和身手,很快就能把人截下,自是不必担心有人走脱。

    可从打斗声势来看,明显是有大支队伍在强攻城门。对方能够坚持到现在,还能把城门破开,显然兵力不弱,又喊出悬赏千金要城门侯脑袋的话,很可能陈王已经兵败。若是那样的话,他们这么点人冲上去拦截,那就是飞蛾扑火。

    城门开启到一人多宽时,突然冲出一个十来岁出头的半大小子。

    这让守在城门外的陈王府兵委实意外。怎么会是一个半大的孩子杀出重围?让小孩子去报信?

    正在他们感到惊愕不解的时候,在远处传来的喊杀声,又一个老仆和两个小厮骑着马疾驰而出,紧跟着便是手执长刀身披红袍的女子纵马而出。那飒爽的身姿,正是猛娘子沐真!

    是成国公府的人!攻破城门的是武仆,不是禁军。陈王很可能还没败。成国公府的人打仗素来不要命,若真是他们在城门口撕出道口子杀出来也是有可能的。

    领头的陈王府佰长当机立断,一声大喝,“追,不要让他们跑了。”

    他迅速点了五个人去追报信的人,急声说道:“那小子肯定是成国公的嫡出公子,千万别让他跑了,抓活的。”别人去报信,未必能把赖塘调来,成国公府的公子去,赖瑭立刻就会动兵。

    被点到名的伍长,抱拳道了声:“领命!”大喝一声,“走!”叫上自己伍里的另外四人,拍马便朝赖瑾他们追去。

    领头的陈王府佰长正要打马上去拦住成国公夫人一行,突骑营的重骑兵又从城中冲了出来,在他们的身旁还有仪仗亲卫兵,呼啦啦的一下子又跑出来好几十个人,且朝着不同的方向去。

    城外驻扎着南营和北营两支大军,无论哪支来援,陈王都危。

    他们跟着陈王起兵,身家性命都拴上了,没有退路,又见破围出来的是久战疲兵,哪怕人数是自己的数倍,不见得就拦不下,于是追了过去。

    支援西北门的援军会同城门校营的禁军也追了出来,朝着突围出来的这群人追去。

    赖瑾骑在马上,听到身后传来的轰隆声,扭头就看到还有好几个骑马的追来,吓得俯身贴在马背上,拼命用鞭子抽马屁股,拿出比赛马还快的速度。

    赛马输了,只是输场比赛。他这会儿要是跑输了,命就没有了。

    五个追击赖瑾的人,也在拼命地追。他们要是让赖瑾跑了,不仅前途,怕是脑袋都保不住。

    可是赖瑾骑的匹马是太子送的千里挑一的宝马良驹,脚程本比他们军中的快马要快,而赖瑾才十二岁,还没成年,半大的小子,体重比起一米八几的壮汉轻了不是一点半点。

    马的负重差了好几十斤,跑起来的速度自然大受影响。不要说后面的追兵,连老贾、阿福、阿寿都让赖瑾远远地甩到了后面。

    无论是追击的,还是保护赖瑾的老贾他们,很快连赖瑾的影子都看不到了,他们顾不上其它,脑子里都只有一个想法,赶紧把人追上!

    马跑得蹄子甩得飞起,二十里路,眨眼的功夫就到了。

    赖瑾还在想着快点快点再快点,突然前面出现军营那比城墙还高的栅栏,还建有箭塔和哨塔,眼看自己就要进入对方的弓箭射程,和撞到门口的拒马桩,吓得他赶紧猛勒马缰刹步。

    马在急奔中又来个急刹,前蹄高高扬起,发出咴咴咴咴长鸣,马脸都让笼套勒变了形。

    守门的北营卫见到有人敢冲撞军营,立即上前把赖瑾围了,锋利的矛头对准他,大声喝斥:“什么人敢胆冲撞大营。”

    赖瑾束发的簪子都跑掉了,整头散发,惊吓中发出声嘶力竭的大喊,“陈王造反……”从怀里摸出阿娘塞给他的印章,举得高高的,“我要见大哥……”活了两辈子都没遇到过这么刺激的事,话喊出口,眼泪鼻涕跟着淌了出来。

    大营门口的北营卫兵正要上前把他逮住,一眼瞥见他手里抓着的金印,立即伏地就拜。

    黄金铸的印章,上面雕着玄武,这是只有八位开国国公和国公夫人才用的金印。

    赖瑾跑来这里,口中喊着大哥,这让守门的将领熊烈立即有了猜测,待看到印章上刻着“成公沐真”,立即把赖瑾扶下马,见他腿软站不稳,嘴唇颤抖犹如筛糠的模样,背起就往大营里面跑,边跑边喊,“快,快去禀报将军,成国公府有急讯,陈王造反!快!”

    守门的兵见这阵势,哪敢耽搁,飞奔着往里去报信。

    赖瑭正在校场练兵,忽然听得喧哗声,扭头望去就见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背着一个半大的孩子一路疾奔跑来,在前面还有好几个兵卒在飞奔。

    他们的速度极快,很快便到了跟前,叩头便拜,急声道:“将军,成国公府急报,陈王造反。”

    熊烈背着赖瑾也赶到了,放下赖瑾放在地上,拨草丛般一把拨开垂在赖瑾脸上的头发,露出那张糊满眼泪鼻涕的脸。

    赖瑭见到赖瑾这模样就知道大事不妙,常年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练出来的沉着冷静,让他还能保持不动声色,问:“发生何事?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