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5章 (三合一) 世界上一切美好,……

    想刀一个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有一瞬间,徐夏光汗毛都竖起来。

    下一秒,徐周衍语气依然平和,“你在想什么,就是普通朋友。”

    “……那没事了。”

    徐夏光推开门就朝下面奔去,要有条尾巴,现在应该蹿出瞬影来了。

    关素舒站在河边堤岸上拍了拍风景,觉得这地还挺不错。

    在徐周衍走过来的时候,关素舒举着镜头,对向了他。

    他眉弓深,五官立体,真的很上镜,不多拍几张照片真是浪费了。

    “第二张了。”关素舒说。

    徐周衍眉头轻挑,“嗯?什么第二张?”

    她指了指镜头,“照片,我拍的第二张了,第三张要收费了。”

    这还带强买强卖的吗?

    徐周衍道:“你拍我的照片,用于盈利,属于侵犯我的肖像权。”

    徐夏光“噗”一声笑了出来。

    忘了这家伙是律师了。

    关素舒难得吃瘪,睨了他一眼,转开镜头,不拍他了。

    拍了一会,见徐周衍没有要走的意思,她道:“徐周衍,你去忙你的,等我这边弄完了,我再打电话给你。”

    一听表哥要走,徐夏光也不好意思再留,小声道:“那我也回去了。”

    徐周衍拧起了眉,“你这边没有人跟着……”

    “没事儿,你忙你的去。”关素舒抬起手摆了摆。

    闻言,徐周衍只得拎着徐夏光走了。

    倒不是急着去拜祭,主要是姑妈还在家等着,他得把徐夏光送回去。

    关素舒往后挺了挺,张开手臂伸了个懒腰。

    廊惠县很适合养老,四周古木建筑交映成趣,背光处凉风习习,身后就是绿水漾漾的河。

    关素舒看到了河岸边有一条巨大的鲤鱼在吃水草,惊奇地看了好一会,叹道:“好大的鱼啊!”

    说完没听见回应,想到人刚刚走了。

    突然就索然无味了。

    关素舒写了一点东西,又放下纸笔,拿起摄像机对着街衢,从镜头里看这条青石板铺就的街道,有路人,有懒洋洋在石板上睡觉的猫。

    镜头对向街道尽头的时候看到一个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老奶奶挑着担子走来,担子里挑着花,花朵艳丽,有的编织成环,像一幅画。

    她调整焦圈,将人物定焦,按下快门。

    今天是周末,古镇上的游客有不少,老人走走停停,卖了不少花,兴许是走累了,走到关素舒旁边时,老人放下担子,拘谨地朝她笑笑,然后离她远一点地坐了下来。

    关素舒放下相机,指着花担朝锤着膝盖的老人问:“奶奶,这个花怎么卖啊?”

    “大的十块钱,这个小的八块钱。”

    “这种花环呢?”

    “十五块钱。”

    “我拿两束大的,再要一个花环。”

    见她去摘花环,老人伸出布满褶皱的手拦住她,温言温语道:“这个花环老了,我给你编个新的。”

    “谢谢奶奶,我扫你二维码。”

    “谢谢你啊。”老人朝她笑。

    关素舒起伏的情绪被老人一个微笑安抚了,她忽略刚刚的小惆怅,蹲下看老人编花环。

    “花环怎么编,就这样缠缠缠,然后绑上去吗?”

    “要用不同的花,先用绳子绑起来……”老人不徐不疾地和她讲着。

    关素舒觉得听懂了,想上手试试,接过花后发现绑了这里掉了那里,左支右绌,好不容易绑了一段,发现和前面比起来这里格外丑,不好意思递回去:“奶奶,还是你来吧。”

    老人笑,“不要着急,很多事都是要慢慢来的。”

    花环在老人手下逐渐成型,她示意关素舒低一点头,将花环戴在了她头上。

    老人的皮肤衰老,皱巴巴的,手指却还可见纤长,关素舒抬头扶花环,看见了老人手上图案别致的银圈戒指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她道:“奶奶,你这个戒指真特别。”

    老人怔了一下,放下手,她郝然说:“这个戒指是我老伴做的。”

    她伸出手腕,拉起袖子露出手镯说:“这个也是我老伴做的。”

    “哇,都是纯手工的吧,”关素舒抬头问:“这个太漂亮了,你们有这个卖吗?”

    老人一垂手,将那银环又藏进了袖子了,她抿了抿薄而褶皱的唇,说:“没有了,他走了很多年了。”

    “啊……”她伤感到了。

    腿蹲得有些麻了,撑起身坐在旁边的石椅上,像老人一样抻了抻腿,她还记得刚刚老人给她看手环时的神色,她侧过头问:“奶奶,能和我说说你们的故事吗?”

    大概是从来没有人提过这样的要求,老人微笑着,又有些迟疑地说:“这……怎么说呢?”

    关素舒搭起腿捧着脸,摆出认真听故事的姿态道:“就从你们怎么认识开始说起吧。”

    她很好奇,这样一个会让妻子在他离开后提起他依然带笑的男人,是什么样的?

    太久没有和人说过以前的故事了,老人目光悠远,过了许久,才缓慢地开口道:“我认识他的时候,才十几岁……”

    老人姓金,叫金萍,而她丈夫正巧姓徐,叫徐留青。

    上个世纪的时候,各个村都有走夫,挑着担在各个村里兑些东西,或者帮着送些货物,徐留青子继父业,也是走夫。

    金萍祖父是村里的教书先生,祖上出过举人,也是有些底子的,在村里很受敬重。

    她和丈夫相识,是在祖父的学堂外。

    挑着单皮肤黝黑的小伙毛巾包着头,蹲在地上拿着树枝写学堂里先生教的字,金萍看见了,觉得很有意思,问他为什么要偷着学字。

    小伙结结巴巴了好一会,掰着手指和她说:一是为了卖东西不被糊弄,二是为了多读书明事理,三是为了为了……

    他“为了为了”半天也没说出个第三点来,很是羞愧,差点掉头就走,金萍却觉得他这人很实诚,又好学,很有意思。

    她回忆说:“我十几岁的时候,傲气得很,想着我老爷能当先生,我也要当先生,我老爷笑我,说女人哪能当先生的,我不服气,我下了决心要把我的第一个学生教好……”

    徐留青是金萍的第一个学生,他不算聪明,金萍教他数数,从一数到一百,他总弄不明白十二、二十二、三十三这些数,金萍有时候生气,就学祖父的,要抽他板子,徐留青也不躲,老实伸出手给她打,身上唯一还算白的手心上都是老茧,被她抽得手心通红,打完后还冲着她傻乐,好像被她打了还挺高兴似的。

    金萍心气高,面对这种怎么教也教不会的笨学生,有时候被气得哭,她一哭,徐留青就掰糖给她吃,那种酥糖,炒了芝麻的,脆香脆香,别的小孩一年难吃上几回的好东西,她一个星期能吃好几回,以至于她想起十几岁的时光都是酥糖的芝麻香味儿的。

    徐留青也不是每天都来,两个村子挨得近,但有时候,是徐留青的父亲来走卖。

    那个时候虽然城里读书人多,思想也开化了,但农村思想还是很封建,很讲男女大防。

    有回金萍七八天都没见到徐留青,忍不住要祖父去问问徐留青去哪了,祖父问了,徐留青父亲说酥糖的份量和账对不上,徐留青每回卖糖都偷吃,小半个月都用不着来卖糖了。

    金萍想起来了,那糖哪是徐留青吃了,分明是她吃了。

    她自然不敢和严厉的祖父说出事实,只能把事憋在自己心里。

    后来再见到徐留青,他身上胳膊上脖子上还有荆条抽出来的血疤,蓑衣草鞋里全是泥巴,却从捂得紧的怀里乐乐呵呵地拿出一张草纸和她说:“萍,你看,这几天我没落下功课,我写得完一到一百了。”

    那天他要走了,金萍问他:“还来得么?”

    他低声说:“你要我来,我就来。”

    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他们相恋了。

    一个是书香门第,一个是贩夫走卒,祖父是不同意他们再来往的,还给她安排了一门亲事,压着她要她去成亲。

    金萍不信女子不能当先生,也不服不能和喜欢的人成婚,她有了一个离经叛道的计划,她要和徐留青去城里!

    她托人送了口信过去,只有隐晦的一句话:子,桥卜。

    子时桥头卖卜卦的地方,你跟不跟我走?

    送口信的人听不懂她的话,问她是什么意思,她不说,她心说:听不懂我话的人,不是我要找的人;听懂了不敢来的人,也不是我要的人!

    子时,她准时到了,桥头来的人却比她还早,他穿着最好的一身蓝布衣服,一双老旧但没有破洞的军鞋,期期艾艾地站在那,看到她,他反倒先哭了。

    徐留青说:“我既怕你来,又怕你不来。”

    怕你转了心意,又怕你跟着我要吃苦头。

    他们趁夜走了,进了城扮成一对夫妻过日子。

    她想去纺织厂打工,徐留青不让她打工,他让她考学,他说自己吃得了苦头,而她那双手是要教学问的。

    她上了夜校,可她那点跟着祖父学的之乎者也在那个时代哪还够用,是以也吃了很多苦头,但和徐留青做苦工相比,她觉得她那点苦头算不了什么。

    她每个月都寄钱回去,一开始祖父来见过她,见她真是铁了心了,也只能随她去了。

    高考恢复后,她又参加了高考,也正是这一年,他们第一个孩子病逝了,她也大病一场,几乎没有再出门。

    那个时候她二十几岁,同徐留青正式结了婚,也吵过架,闹红过脸,也有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的时候。

    但回回吵完架,看着徐留青蹲在门外墙角抹眼泪,她又反省自己是不是脾气太坏了。

    她脾气坏了大半辈子,徐留青却没对她说过一次要她改改性子,直到徐留青走了——这个和她斗了大半辈子嘴,被她欺压了大半辈子的老伴走了,她那点脾气,突然就散了。

    她知道,子女也好,孙子也好,都不是那个宠着纵着她的人,那个由她发坏脾气,凡事都听她的,大事小事都由着她拿主意的老头走了。

    走了,就是没了。

    天上忽地落下一滴雨,浸湿了蓝花布裙。

    金萍伸出手,在空中虚抓了一下,她说:“他走之前,瘦得一把骨头,抓着我的手说,萍,我第一次见你,你站起来拍着桌子和你祖父说‘我们女子为啥不能当先生’,我那时想,呀,这小姑娘了不得啊,是个女先生……”

    “人人都说,这辈子卖花,下辈子漂亮……下辈子我见他,也要漂漂亮亮的……”

    大风骤起。

    大滴的雨没有预告,倏忽而下。

    她急急忙忙带着老人躲到屋檐下,又顶着雨回去搬老人装着花的竹筐。

    狂风掀起她头顶的花环,她猝然回头去看,去看见风卷着打着转的花环撞进一个人怀里,他举着黑伞,接住了花环,隔着雨帘望着她。

    她用手遮在额头前,她还没说话,就看见他举着伞朝她跑了过来。

    她的心里拥堵着,挤着,酸涩得快要掉眼泪了。

    他跑什么,她都已经淋湿了。

    关素舒搬进了一筐花,另一筐花是徐周衍搬来的,他放下竹扁担和筐,将花环重新放在她头顶,然后用伞挡住了三人面前阵阵的风。

    屋檐下雨滴连成线,关素舒仰头看着突然出现的徐周衍,心里感受一时不知道那是不是欢喜。

    她淋了一点雨,头发上还悬着雨珠,徐周衍抬起手,顿了顿忽又放下,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手帕,轻轻地落在她头顶,替她擦拭那些水珠。

    关素舒忽地心慌意乱,不知道这样的情绪算什么,她侧开头,胡乱说:“你来早点我就不用淋雨了。”

    他不恼,眉眼一弯,反是笑了。

    她脸上耳尖上都是红,连凶人的话都是软的,长长的眼睫上还藏着点点湿润,像被淋塌了毛的猫儿。

    见她眼眶隐隐发红,徐周衍不知道她是听故事听红的,只当她是生气,一时有些手足无措,说:“别哭。”

    站在一旁的奶奶笑了起来,关素舒耳根红了,打开徐周衍的手,别开头不去看徐周衍。

    三人立在屋檐下,等着雨势渐小。

    徐周衍手上还拿着一把伞,问关素舒:“这个给老人家吗?”

    关素舒点点头,徐周衍便转身对老人道:“老人家,伞你先拿着。”

    “谢谢你们啊。”这雨来得奇,老人受了他们的好意。

    徐周衍将湿润的手帕放回口袋,侧身同关素舒站着,黑伞挡在她身前。

    她却不看他了,垂着头打开相机,往旁一步,从取景框里看雨镇。

    镇前的溪流徐徐转急,雨滴在河面打出朵朵海棠,水滴飞溅,而又奔赴向前。

    河边杨柳低垂,柳枝拍打水面,发出沙啦啦的声音。

    关素舒心说这一幕太适合用在视频里了。

    她打开录像,举着相机,把自己当人形三角架。

    录完远景,她给了徐周衍一个眼神。

    徐周衍:“嗯?”

    关素舒抬步,走下屋檐,徐周衍明白了,他提步跟上,给她撑着伞。

    她转身录雨巷,又走向河堤岸,俯身录雨滴落下时的特写。

    花环一时不察,掉进了水里,被河水席卷,顺着水流奔腾而去。

    徐周衍伸了手,但没来得及替她抓住,说:“可惜了……”

    “不可惜。”关素舒按下了暂停,踮脚给他看显示屏,屏幕里巷道悠长,雨滴飞溅,猝然落下的花环给这浮绿的河道里增了一抹亮色,它落进水里,却又不为水浮沉,飘飘乎而去,留一点白。

    她拍的视频有一种灵气,徐周衍说不准那种感觉,他只能说:“好看。”

    得了他这样一句话,关素舒也笑。

    春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一会儿阵雨过去,只留淅淅沥沥,雾似的雨珠还在,下了雨,街上游客都纷散去躲雨,只有稀稀疏疏几个人撑着伞在逛古镇。

    关素舒走回屋檐下,对仰头看雨的老人道:“奶奶,你不用卖了,你的花我今天都买了,你住在哪,我们送你回去。”

    老人摆手:“不麻烦你们,等雨停了,我就自己走。”

    雨天路滑,没看到就算了,看到了关素舒没法不管,良心过不去。

    她拉着自己衬衫说:“奶奶,你看我衣服都湿了,您要是不介意,我能去你家烘一下衣服吗?”

    见她这样说,老人不好再拒绝,迟疑地点了下头,又说:“我家远,走路得走一会。”

    “没事,我们有车,您家在哪?”

    “在金家村……”

    雨势转小,能走了,老人扎着马步去绑扁担,徐周衍弯腰道:“这个我也会挑。”

    他看关素舒一眼,关素舒读懂了他的意思,接过他的伞撑着。

    徐周衍蹲下身替老人绑扁担,他动作麻利,绑好了扁担,单肩就能顶起。

    他身上还穿着衬衫和西装裤,明明是一副都市精英的模样,挑起担子,也不忸怩局促,关素舒都看呆了。

    见他走了,老人拍了拍她,道:“他没打伞呐,不快去?”

    “噢噢。”关素舒稀里糊涂撑着伞跑了上去,举高了手臂为徐周衍撑着头顶。

    徐周衍放慢了脚步说:“没事,雨不大了,你不要淋到。”

    关素舒别扭起来,傲娇道:“本小姐给你打伞,你还不领情?”

    徐周衍愣一愣,沉沉笑了。

    关素舒脖颈上挂着相机,一只手撑着伞,另一只手拎着镜头包,在雨幕里走在挑着担的男人身边,走了一会她笑道:“你挑担,我拎包袱,我们现在好像在拍电视剧。”

    徐周衍心念一动,“什么电视剧?”

    “西游记呀!”

    徐周衍:……

    他哑然过后,笑了好久。

    古镇离金家村不远,只是开车过去的路不大好走。

    一路颠簸,总算把老人送到了家。

    老人房子有个小院,正门大铁门锁着,车停在门口,三人下了车。

    铁门一响,房子里的看门犬就开始狂吠,关素舒吓一跳,立马蹿到了徐周衍身后。

    看到她怕,老人走进去对狗凶了一声,那大黑背呜呜咽咽的也就不敢叫了。

    关素舒跟在徐周衍身后谨慎地走进去。

    院子里有搭起来的木架,有一层楼这么高,空空的,也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引人注目的是院子里开了块田圃,不是种菜而是种花花草草,有的草生锯齿,及膝高,而花有些喇叭低垂,有些浓艳似牡丹,而又不是牡丹。

    她好奇问徐周衍:“那是什么花?”

    “艳的是芍药,一簇一簇的是铃兰。”他好像无所不知。

    芍药,原来芍药这么好看。

    老人打开屋门道:“快进来吧。”

    老人独居,家里却也不脏乱冷清,破旧的脸盆碎碗里种着花,有一种破败的浪漫。

    他们随老人从厅堂到客厅,客厅里摆着一张老人的黑白肖像,关素舒看了几眼,心里有猜测,没多问。

    “我把烤桌打开,你们暖暖身子。”老人说。

    “谢谢您。”

    客厅里暖桌、沙发、电视都是新的,窗明几净,有一种淡淡的花的芬芳混着陈旧的老人的味道,关素舒看什么都很新奇。

    “我给你们泡杯茶驱驱寒。”老人说着往厨房去,关素舒也紧跟了过去看。

    厨房用的还是炭火,烧水用的茶嘴水壶。

    关素舒搭了把手,将水壶拎上炉子,还怪重的。

    看着老人佝偻着背,通着火洞,蓝色火苗丛丛燃起,灼烧着掉漆的银色水壶时,她福至心灵,忽然有些明白了人间烟火的真正含义了。

    厨房用不着她了,她又转出来,站在窗口远眺。

    她看远处田垄黄牛在犁地,有农人在插秧,近处有炊烟袅袅,远处是云山雾霭。

    肩背忽然一重,她回头看,徐周衍站在她身后,用一块毯子拢住她的肩膀。

    他的手只在她肩上一搭,复又松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