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 21 章 第 21 章


    老甄那岳家真不是什么良心人士,直接将家境还顺殷实的甄士隐坑得极惨。最后在各种不如意之下,甄士隐被僧道忽悠走了,只留下妻子封氏靠着做女红维系生活,苦苦期盼爱女消息。

    再说说这位贾雨村吧。这位到好,得了官职,又听说甄士隐家事后,竟然只想着纳了当初对他笑过的甄家丫头为妾,竟是连好好安顿一回甄妻封氏的想法都没有。

    这也罢了,在答应了甄妻封氏帮忙寻找走失的甄氏女英莲,又在明知道旧日恩人之女下落的前提下,仍旧熟视无睹的任由甄英莲成了拐子卖给金陵薛家的丫头,由着好好的良民女儿成了奴藉,任人作贱......也真是良心喂了狗了。

    虽然世上诸事都存在巧合与因果,但细细看下来,谁帮助贾雨村,最后都没落个好结局却是不争的事实。

    甄士隐接济贾雨村,爱女走丢,家财散尽,自己也出家了。

    荣国府举荐贾雨村,最后抄家灭族,树倒猢狲散。

    ......

    很多事情一但没了底线后,人的心性也就随着彻底解除了道德的束缚。在贾雨村办了薛蟠那桩案子后,此人心性便已经不言而喻了。

    除薛蟠案,石呆子之事,也许还有无数桩这样间接或是直接的案子过了贾雨村的手...贾雨村作恶,但资助,举荐这样的人入仕为官,何尝不是助纣为虐呢。

    甄士隐,贾家,也许还有林家......

    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那玄而又玄的因果循环吧。

    对了,书中还有句跟他有关,又特别出名的判词:‘钗于奁内待时飞’。

    贾雨村的字是时飞,钗字又合了薛宝钗的名讳,后人多猜测宝钗最后嫁给了贾雨村做继室。

    脑子里计算了一回贾雨村的年纪,然后又仔细想了想宝钗今年多大了...春纤瞬间被这种猜测恶心到了。

    这种假设可比贾赦强纳鸳鸯还要让人接受不能呢。

    ╮(╯▽╰)╭

    话回当下,甭管春纤脑补出几台大戏了。只说王嬷嬷一边说话,一边用眼睛去瞄春纤。春纤洽巧转过身,见此愣了一下,随即微微点头,拿着鸡毛掸子去了外间。

    反正只要用些心,就算在外间也能听到这二人说些什么。

    “二太太不是说二老爷昨日斋戒去了?”说完似是想到了什么,雪雁又小声道,“大老爷也没见姑娘呢。”

    “谁说不是呢。”

    外甥女千里投奔,两个舅舅竟然谁都没见。王嬷嬷打量了一回鸽笼似的碧纱橱内间...这可不像当初说的那么欢迎呢。

    若是老爷早就知道荣国府的态度和姑娘如今的处境,当初定不会叫姑娘北上。当然了,就算姑娘来了京城,老爷也会派人将姑娘接回去。

    所以这边的事一定不能叫老爷知晓才行。

    王嬷嬷垂下眼眸,心忖道太太去了,老爷膝下无子不是续弦便要过继,老太太这般年纪,两位舅老爷又待姑娘没甚情份,她多为自己打算一番,也是人之长情。

    由此王嬷嬷也绝不是‘旧疾’复发那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