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九章


    其中有菲尔丁写的《约瑟夫·安德鲁斯》中的主人公亚当斯,有高尔斯密士作品里的普伦姆罗斯,有狄更斯笔下的善良的怪人等。

    在生存竞争如此残酷无情的世界上,马克·吐温的哥哥欧莱恩深感到自己难以适应。在美国这样的社会环境里,襟怀坦白、不谋私利的人都不可能有“幸福的结局”。欧莱恩·克列门斯是命中注定的失败者。

    马克·吐温很爱哥哥,对他特别关心。后来,他建议欧莱恩像卢梭,那样,撰写关于自己的生活、理想和失败的《忏悔录》。

    马克·吐温年青时对欧莱恩的堂·吉訶德式的古怪性格非常恼恨,经常责怪哥哥,甚至讽刺挖苦他。

    马克·吐温的传记作者们也总是用嘲讽的笔调描写欧莱恩。

    其实,早在南北战争之前,欧莱恩就是克列门斯家里自觉地反对蓄奴制的唯一的人,虽说当时他还谈不上完全彻底地反对奴隶制度。

    尽管是不成熟的、天真幼稚的想法和自发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但欧莱恩希望改变美国的社会风气,坚定不移地反对天主教会,不止一次地信奉基督教的“邪端异说”,支持形形色色的民主主义的萌芽思想。

    欧莱恩在自己编印的小报上刊登笑话和长篇小说片断,一些庸俗无聊的感伤主义小说,间或也有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发表当地新闻以及政府的某些文告之类。

    跟其他的办报人一样,为了供读者消遣,欧莱恩也在报上刊戴奇闻軼事。

    然而,像欧莱恩·克列门斯这样的人,决不会就此满足。他始终认为他的职责是为社会进步而斗争。他编印的小报表达出对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满腔同情,并且真诚地拥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欧莱恩·克列门斯的事业毫无起色,小报的订户很少。他们不是用钱,而是用白菜或木柴订购报纸。

    欧莱恩跟一位富人借款购买印刷机,后来连按时偿还利息都困难。

    他的报纸名称经常改换,订费也时高时低。本来计划每星期编印三期,不久发现力所不及。

    给有名气的作家约稿,但如同石沉大海,杳无回音。小报的收入微薄,克列门斯一家根本不能以此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