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百八十四章 哥!我能学相声吗?

      “这时候督邮也看见刘备了,玄德公!你救我一命吧!”

  客厅当中,萧飞手上拿着一把折扇,正说到张翼德怒鞭督邮这一段,坐在他对面的,不光是袁先生,还有他的老师袁田。M.cascoo.net

  袁先生是29年生人,如今已经七十多岁了,早在几年前就告别了舞台,自此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

  不过老爷子精神头倒是很好,尤其是那一双眼睛,炯炯放光,萧飞虽然强作镇定,但是却也不免紧张。

  在袁先生的面前说《三国演义》,这分明就是关公面前舞大刀,鲁班门前弄大斧。

  《三国演义》这部书,很多评书名家都说过,可无论是谁,无论是哪一个版本,都不曾超过袁先生当年在七十年代末录制的那一版。

  净街王的名号,可不是虚的。

  想当年,电台播放袁先生的《三国演义》,甚至可以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

  “张飞一看,大哥,您不要管,待小弟,将这害民贼活活打死作罢!”

  萧飞的角色切换非常快,刚才还是猛张飞,这会儿又变成了哀哀乞命的督邮:“哎呀!玄德公,我再也不敢了!您赶快让他住手吧!”

  “正在这时候,关羽关云长也来了,云长一看,打的好!大哥,咱们就把这害民贼杀了,杀了这个赃官,然后咱们远走高飞,此地,乃棘荆之地,非鸾凤久栖之所。”

  “刘玄德点了点头,二弟说的对,本应该让三弟,将这害民贼督邮活活打死。可是刘玄德是个忠厚之人,留他一命吧,赃官,你今后必须改恶向善。”

  “啊玄德公,我一定痛改前非。”

  “说着话,玄德吩咐人到衙门里,把印信拿出来了,往这督邮脖子上这么一挂,然后刘备,带着二弟云长,三弟张飞,扬鞭策马而去!”

  “他们兄弟三人要投奔何方呢?咱们是下回书……再讲。”

  萧飞说着,用折扇在手心敲了一下,迅速的从故事当中走出来,随后一脸忐忑的看着面前的袁家父女。

  “二爷爷,老师,您二位看……”

  袁甜一笑:“小飞,陪你二爷爷说话,我给你们做饭去。”

  说完起身就奔了厨房?

  萧飞纳闷:我说的这么差?连点评都懒得点评了?

  “二爷爷……”

  “坐吧,咱们聊聊!”

  萧飞赶紧赶紧搬过来一把椅子,毕恭毕敬的在袁先生面前坐了,沙发上可没有他的位置。

  “你刚才说的这一段……还是相声的套路。”

  啊?

  袁先生不等萧飞说话,又接着说道:“人物转换上不错,气口也把握的很稳,刚开始还行,能压得住,可后来就越来越不像评书,更像单口相声了。”

  萧飞听着,仔细的回忆了一下,不点不透,袁先生一说,他再仔细一琢磨,还真的是像袁先生说的那样。

  “二爷爷!您说我该怎么改啊?”

  袁先生笑了:“为什么要改?刚才这样也挺好的啊?评书和相声,其实也没分的那么清,都是通过讲故事,给观众消遣解闷儿的,你在评书里面加了不少包袱,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这样其实很好。”

  袁先生可不是个老古板,当年他老人家还在舞台上的时候,也经常会在表演的时候,往故事里面添加许多有趣的包袱。

  真要是和当年那些老一辈的评书大家一样,自持身份,不肯变通的话,或许也就没有评书大家袁阔城这一号了。

  老先生很清楚,任何艺术形式都要与时俱进,故步自封只有死路一条,不管是什么种类的曲艺,关键都是要观众喜欢才行,否则的话,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一本正经的说,时不时的还拽上几句文,观众听着迷迷糊糊,演出还没结束呢,底下先睡过去几十位,往后谁还愿意听啊?

  “我倒是觉得,你应该再放开一点儿,别老想着你表演的是评书,是穿大褂的先生,坐在那里是为了高台教化,完全没有必要,你越是这么想,就越是把自己给框住了,施展不开,你还能让观众喜欢吗?”

  老爷子说的没错,萧飞刚才在表演的时候,确实时不时的提醒自己,这是在说评书,不是单口相声,得收着点,收着点。

  “不管哪一种艺术形式,归根结底都是为观众服务的,观众喜欢的,甭管是什么,那都是好的,评书也一样,你首先得让观众爱听,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

  萧飞听着连连点头,其实说实在话,刚才那一段,他说着都觉得别扭,好些明明可以塞个包袱的地方,他都没敢,生怕不得袁先生的意。

  “待会儿吃完饭,我再给你说道说道。”

  萧飞在袁家一直待到了天色傍黑才离开,临出门的时候,又被袁先生给叫住了。

  “这个给你。”

  袁先生说着,从袁甜手里接过一个长条锦盒,随后递给了萧飞。

  “二爷爷。”

  萧飞看这锦盒的形状,就知道里面放的肯定是一把扇子,而从袁先生手里送出去的,必然不是凡品。

  “拿着吧,不值什么,我也用不着了。”

  长者赐,不敢辞。

  萧飞恭恭敬敬的双手接了过去。

  “小子,好好说。”

  “二爷爷,我听您的,好好说。”

  萧飞说完,对着袁先生和师父袁甜鞠了一躬,这才转身出门。

  下楼上了车,萧飞打开锦盒一看,倒是没猜错,里面放着的确实是一把折扇,轻轻展开,上面画的是一枝红梅,提着四句古诗,落款写的是袁杰亭。

  好嘛!

  看到这三个字,萧飞的手都在抖,生怕一不小心将这扇子损坏了。

  袁杰亭是谁?

  现在人知道的不多,但是上了年纪的,谁不知道这位袁氏三杰的扛鼎人物,袁阔城先生的伯父,当年号称“说书的梅兰芳”,了得嘛!

  第一个在小剧场说《施公案》的就是这一位。

  这扇子居然是袁杰亭先生用过的。

  虽然比不上萧飞家里那一块柳敬亭用过的醒木,但是,也十分珍贵了。

  萧飞赶紧小心翼翼的把扇子放回到锦盒当中,心中不禁暗暗激动。

  等书馆开张的那天,我得吓所有人一跳。

  一夜无话,次日天明。

  萧飞照例出门锻炼,吃过早饭,开车去同仁堂上班。

  刚坐下,白主任就过来串门了。

  自打萧飞回来,白主任就来了精神,每天都得在他的诊室坐上一会儿。

  老爷子也知道了萧飞复原了几味古方大药,对萧飞更是佩服的不得了,也就是萧飞拦着,不然的话,这位老先生都打算拜萧飞为师了。

  一边应付着白主任,一边给患者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