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16、谁是赝品(上)

    24岁的古玩鉴定师助理白乐乐随古玩鉴定师赵树华去一家文物公司看一枚宋代黄玉佩。

    一路上白乐乐都有点小激动。

    昨天她就听说了这枚玉佩的故事:山西有个曹家老爷,家里妻妾成群,却偏偏喜欢上了比自己女儿还小的小丫环。

    后来这小丫环被他的妻妾折磨,曹老爷觉得她不够美貌了,便没有伸出援手。丫环郁郁寡欢而死。

    临终前,她把老爷曾送她的这枚黄玉佩交给了一个喜欢她的下人。

    那人便把此物私藏,流传至今。

    到了文物公司,那黝黑的山西人早已等候在小会客厅。

    寒暄之后,赵树华接过包得严严实实的黄玉佩。

    白乐乐也凑过脑袋来仔细观摩,这可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跟着古玩鉴定师赵树华混了一年半,她多多少少有了些鉴定常识。

    黄玉材料极为难得,而且因其颜色是玉中之贵。

    如果这玉佩色泽清莹,必定价值不菲。

    那玉佩雕得精致,赵树华放到灯下鉴别了十几分钟,屏神静气。

    忽然,他说:“是个赝品。”

    那个山西人顿时来了火,青筋暴起,大吵。

    这种事,白乐乐见得太多了。

    人人拿着祖传的宝贝进来,都恨不能鉴定个价值连城出来,这也在情理之中。

    趁着那人没有收起玉佩来,白乐乐拿起仔细来看。

    这黄玉包浆微微泛红,雕工精湛,成色绝佳。

    白乐乐她忽然就有点迷糊了,这上等好的成色,怎么会是赝品呢?

    “包浆”是古玩行业专业术语,它指的是古玩上面幽光沉静的一层东西。

    比如新买来的竹席,不论打磨得多光滑,都不算有包浆,但老祖母睡了五十年的竹席,包浆红亮不待言说。

    还有那新锄头的把柄是没有包浆的,但老农民把持多年的锄头柄,却是包浆厚实。

    任何东西都可以造出假来,包浆不可以,那是时光的沉淀。

    速成的假包浆必定有瑕疵。

    有些人为了让文物鉴定出好价钱,会很花一番工夫去制作假包浆。

    分辨包浆的真伪,是古玩鉴定师的第一课。

    白乐乐考“古玩鉴定师资格证"的时候,曾花了三个月学习如何鉴定包浆。

    虽然现在自己不够权威,只是助理,但断定这黄玉的包浆,她还是够水平的。

    没有任何心机的白乐乐脱口而出:“严老师,您再看看,这包浆均匀,不像是赝品啊?"

    赵树华的脸立刻变得煞白,狠狠呵斥道:"你懂什么?谁是鉴定师?"

    话说得有些重,白乐乐的脸红到了脖颈,心底的委屈和怨恨像雨后的藤蔓,一点一滴地盘升了上来。

    赵树华也不自然了一会儿,想了想,又把玉佩拿出来看,最后仍然给予了否定。

    那山西男人气鼓鼓地追问白乐乐:“你说,我这是赝品吗,你来说说!”

    白乐乐不敢再吱声,男人气愤地付了钱,拒绝接受赵树华出具的鉴定证书。

    她拘谨地站在赵树华后面,心里乱得像猫抓。

    她猜测那应该是个价格不菲的宝贝,但是她只是个刚入行的小助理,说了又有什么用啊!

    等到那客户走后,赵树华有点尴尬,磨磨蹭蹭地过来:“乐乐,你上次不是说你妈妈会十字绣吗,我认识一个朋友专门卖十字绣的,你妈妈可以把绣好的拿来卖,价格很不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