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十七章 侍驾(二)

    齐泷轻轻捂着额头显然是在考虑刚才的消息。这一次的科举不知道能够挑选出几个人材来。

    “皇上您又有什么好忧心的呢?如今我们大齐国势正强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今次又是三年一届的科举取士必定可以为皇上取来众多的人材。”苏谧笑道:“皇上此时应该欢喜才是嘛。”

    “世人只见到我们大齐眼前的繁华光景哪里知道底下的难处啊。”齐泷长叹了一声“谧儿你也有所不知啊就说这现在的科举早在父皇在位的时候就开始了科举取士的惯例可是真的选出几个可用的人材了?哼还不都是一群高门贵阀的子弟学生。”

    苏谧一怔随即明白齐泷的意思大齐自从建国以来就是豪门贵族把持朝廷民间士族和庶族之间泾渭分明官员的任命也采用传统的“世卿世禄”制贵族世代任官。士族享受着各种特权待遇不必经过任何付出但靠着祖宗的萌阴即可封官晋爵一生富贵开国之初还好可是开国近百年之后贵族享受富贵日久越多了些占据高位尸位素餐的豪门蠹虫。

    虽然也有“察举”和“徵辟”等方式选拔人才。由地方长官定期向朝廷荐举或者由皇帝和大臣徵聘有特殊名望和才能的人做官但是征选的范围还是难以破除豪门贵阀的范畴。

    先帝在世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大力推行科举取士欲招揽天下人材不分士庶之别。可是科举开始之后科考选择而出的多半还都是那些士族子弟毕竟原本负责层层筛选把关都是豪门贵族出身的官员有所偏袒自然在所难免偶尔有几个寒门出身的就算是得到了官爵也难以融入大齐的上流圈子深受排挤处处遭到为难致使政绩不突出难以提拔。长期以来这科举门面上是说选拔天下英才可是实际上都被世家大族把持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结果选拔的“英才”有限得很。

    齐泷继位之后的这几年来也一直大力提拔寒门出身的官员竭力打击以王家为的豪门士族。尤其是两年前借着王奢统帅大军连续惨败的机会大力削弱王家的势力和兵权提拔在朝堂上毫无根基的梁国降臣倪源与王家对抗。

    任何一个国家在建立的初期都需要大家族来扶持辅佐可是一旦江山稳定了这些家族就会逐渐成为一种负担尤其是它们交接联姻形成的关系网以及位高权重的外戚对于至高无上的皇权来说都是一种限制甚至是一种隐隐的威胁。

    “皇上不必忧心何不请吏部将各家举子的考卷呈上由皇上亲自定夺选取人材呢?”苏谧笑着问道。

    “以前先帝在世的时候就将科举的仪式交由吏部承办皇帝只需要接见选中的人员即可。如今规矩岂可轻废?”齐泷不以为然。

    “先帝一生忙于戎马征战自然无暇理会这些朝政事务如今皇上文武双全是旷古烁今的明君难道不应该亲自选择合意的人材吗?”苏谧笑道。

    齐泷微微意动。

    苏谧话里的意思其实很明显先帝当年虽然意识到齐国朝廷里存在的弊端专门开设了科举取士来扭转这一局面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挥什么效果这个与先帝本人对此的不重视也有直接的关系先帝在世的时候一心想着一统天下成就不世霸业对于朝政的关心远远不及在战场上的征战杀伐尤其是他本人就不善文采不通诗文所以科举只是交待吏部人员仔细办理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如今齐泷继承了皇位屡次交待旨意指使吏部人员如何选取应对但是还是难以扭转豪门贵阀占据大多数名额的现状。

    “如果皇上亲自点选科举的学子那将是莫大的荣耀以后无论他们是出身寒门还是豪门都是天子门生哪里会有人敢轻视压迫呢而且武举不是也正好可以遵循此例皇上亲临考场视察这些人的武功兵略天下应考的学子无论文武岂不都对皇上有知遇之恩必定会为皇上效死力忠诚竭力。到时候何愁天下英雄不尽入皇上彀中矣。”苏谧轻声笑道。

    齐泷点了点头想到众臣争相感佩效力的情形心底忍不住大为向往原本武举他就想要亲临考场查看一番当然倒不是为了国家视察栋梁之材纯粹是想到这是第一次的武举是前人所未有的功绩当然要亲临现场看到自己的功劳。当然也有部分原因是为了一个年轻人的好玩凑热闹心理而已。如今听来倒是还有这样深远的意义到时候文举也可以遵循此例一方面自己担任考官亲选人材同时让选取的官员更加对自己感恩戴德。岂不是两全其美。

    “谧儿真是出地好主意。”想到这些举动带来的妙处齐泷神采飞扬地道。

    “哪里是谧儿的主意不是皇上要亲自前去武举考场查看巡视的意思吗臣妾不过是把皇上的主意整理出来而已。”苏谧盈盈笑道。

    “嗯”齐泷点了点头喜不自胜地道“谧儿真是朕的贤内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