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八十一章 平原三虎战管亥

    刘备与郭淮在定陶之战时有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当时刘备见得郭淮连败吕布麾下两员大将,对郭淮十分亲近,经常拉着他叙说天下之事。

    郭淮亦对刘备十分敬重。身边有关羽、张飞二员虎将不提,更重要的是刘备以十分睿智的眼光来看天下事,而郭淮的见解也是十分独到。二人可谓是一拍即合,英雄所见略同。再拿孔融与刘备相比,那刘备便是贤德之主,可谋天下事,孔融无非是平庸之才,守一郡之地尚显不足矣。自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若不是孔融对郭淮有知遇之恩,不忍相弃,在定陶之战后,郭淮定然随刘备而去了。

    听得郭淮言孔融有难,刘备忙召集众将前来商议。

    “众位如何看待?”

    “主公,如今曹扌喿兵力正甚,而且屡屡对周边势力用兵,前些日子灭了涿郡太守刘屈,如今又对中山郡用兵,狼子野心不得不防。我们现在兵力明显不足,更不要说分兵去救援北海了。”简雍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可是文举乃备之良师益友,今日来援,备不去援助,道义上似乎说不过吧。”如今的形势刘备怎么会不清楚,但是他心中有其他更重要的顾虑,若是今日不救,到时候天下人知道,岂不是让人笑话。

    “不错,大哥。黄巾贼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此一战却是我们立威之时。大哥不是一直看重郭淮这小子吗?羽也觉得郭淮有心向着大哥,到时候我们解了北海之围,您便去跟孔融私底下要了郭淮过来。只要孔融点头,郭淮势必投效。”关羽却说除了与简雍不同的意见。

    “大哥,不就是黄巾军嘛。让俺张飞去,冲他几个回合,杀他个片甲不留就好了。”张飞向来大大咧咧。

    刘备沉思许久却为做出决定,却发现孙乾在旁边一直未发声,于是请教道“公佑,依你之见,我们当如何?”

    “主公,乾以为,我们应该出兵北海。”孙乾眉头紧皱道。

    “主公,此事可是关系到主公平原基业的事情,可要三思啊!”简雍一见众人都支持出兵,不禁大急,生怕刘备此时就做出出兵的决定。

    “宪和勿慌。”孙乾低头又沉思片刻,终于舒展开了眉头,也许他心中的疑虑此时都已经解决了,只听到接着说道“乾支持出兵有三条理由。”

    “其一,自古人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今我们有五万人马,分出两万人马支援北海,亦不会影响整个大局。这平原相距北海不过几百里地。即使曹扌喿兵犯,我们留一大将守城,严守城池,曹扌喿即刻也拿不下来。待我军兵回,曹扌喿自然退了。而且,曹扌喿此次连连用兵,想必损耗亦不小,估计暂时还应该不会过来招惹我们。”

    “其二,主公需要借此去收服人心。北海濒临南皮,孔融守土之臣耳。曹扌喿狼子野心,如今连连用兵,数年之后,你们觉得北海会是谁的天下呢?不会是我们,更加不会是孔融,一定是曹扌喿。只要政局有变,孔融势必投降曹扌喿。所以,主公不如借此机会,多和北海的贤士打好关系,到时候,我们则可以拉拢他手下贤士过来投效。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像王修、武安国、郭淮等人,皆是当世之良将也。而且,听闻黄巾将管亥武艺不俗,若是有机会生擒来令他投效,主公则是如虎添翼了。”

    “其三,主公此去支持北海,乃是义举,有利于提高主公名气。众位想想,有此三条好处,我们为何不去呢?”孙乾缓缓道来,可谓条条道中要害,正合刘备心意。

    “好,既然公佑都如此认为,此时刻不容缓,我们即可兵发北海。”刘备终于做出了决定。

    刘备亲自挂帅,张飞为先锋,孙乾为军师,引陈到、刘封、张燕,领马步兵两万人,朝北海进发。又以关羽为太守,简雍、关平佐之,共守平原。

    不日,离北海城仅数十里之遥,只见敌军营寨连绵数里,把北海围的水泄不通。

    待得刘备军到附近,管亥早已发现敌兵至。提刀催马,领军摆开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