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四章 见孙神童

    没事业心的话,做官更只是一份工作,除了图这份地位,也只有钱了。

    只要不是太过的贪心,肆意给百姓,加税加赋,从乡绅身上,搜刮一点孝敬,盛长柏可以理解。

    盛长柏还是挺缺,怎么治理地方的经验的。

    和两个人聊天,除了文人必聊的一些诗词歌赋之外,也跟着两个人确实了解到了不少治理地方的实在经验。

    是盛长柏在问,也是两个人主动在讲,想表现一下自己的精明能干。

    不期待盛长柏父子举荐两人,就是帮着传播一下名声也好。

    宴会举办的挺成功,宾主尽欢,不管是主人,还是宾客,都算得上是满意而归。

    这些乡绅就是来盛长柏面前混个脸熟,期翼的也不过是遇到什么事了,盛长柏能看在同乡的份上,给拉扯一把。

    遇到朝廷有什么不利于宥阳的政策了,父子二人可以在朝堂上面,发一发声。

    ...

    第三天,盛家嫁出去的姑娘,盛维的嫡亲妹妹盛长柏的堂姑盛纭,盛维的嫡长女盛长柏的堂姐淑兰,也都纷纷的回了娘家。

    堂姑盛纭对盛长柏不用说,因为二房老太太的关系,很是亲近,热情,是一位性格直率,热情爽利的妇人。

    一看就知道是生活顺遂,才能人到中年还是这种性格。

    盛纭也是这个年代,少有的搞自由恋爱,成就姻缘的女子。

    嫁给了庄户胡二牛,结婚以后,生活的和和美美,在哥哥盛维的帮衬之下,夫妻二人这么些年,也挣下了不小的家业。

    在宥阳的这块地界上,盛纭的日子过的很舒服。

    堂姑不只是自己回了娘家,还带回来了自己的一对儿女。

    十岁出头的儿子泰生,和小女孩桂姐儿。

    盛长柏后面,就又多了两个孩子。

    淑兰也不是自己回的娘家,还带回来了“神童”女婿孙志高。

    “你就是孙志高?”

    盛长柏打量着这个传说的神童,和‘伤仲永’里面仲永差不多一样的人物。

    孙志浩五官长的算是周正,人模人样,看着也是一个人。

    但是这孙神童也就仅此而已了,脸色苍白,眼圈发黑,四肢无力,一看就是一位沉迷酒色之徒。

    还好不是魏晋,要不然盛长柏都要以为这孙神童,是磕了点什么,是一位瘾君子了。

    能看得出来,大房想要改换门庭的想法,真的很迫切。

    宥阳出了一位“神童”之后,大房就没去多了解一下人品,就着急忙慌的把女儿嫁了过去。

    “我是你姐夫。”

    孙志高,仰着头,神情倨傲的回道。

    孙神童什么功名都没有,也就是十二岁,考进了县学,也不知道这骄傲什么。

    “听说‘姐夫’你是宥阳本地有名的神童,想来经义的水平很不错了?”

    “那还有用说,我孙某人学贯六经,是要高中状元,在东华门外唱名的。”

    孙志高自信的说道,盛长柏看的出来,孙志高的自信不是伪装,是真的发自于内心,就是不知道,这孙神童的底气,是从哪里来了。

    六经就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科举也不过要求考生,精通一门。

    就孙神童这个年纪,谈什么学惯六经,要搞清楚,每本书每段话是什么意思才算是学贯,不是读过几遍就行。

    也是一个年少成名之后,在不断的夸奖声中,迷失了自己的悲剧。

    “那姐夫怎么今科省试没有下场。你看看,我给忘了,孙姐夫你连发解试都没有考过,没有资格参加今科的省试。”

    盛长柏对孙神童,暗暗的嘲讽道。

    “你恶语伤人,狂悖无理,跟姐夫这样说话,成何体统!”

    在宥阳这小地方,被人吹捧惯了,孙神童的脾气还挺大。

    “什么玩意,我现在不是你亲戚,我是以一个科场前辈的身份,在跟你说话,你可敢让我把你考上一考。”

    “汝有何资格考我?”

    “就凭我是今科探花够不够,还非要去县里,把教瑜请来,我才能考你吗?”

    “问吧!”

    孙神童仰头回道。眼睛长在天上,不会往下看,这孙神童要生活在汴梁,都不知道挨打多少次了。

    “其进锐者,其退速,何解?”

    “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何解?”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何解?”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解?”

    “不患人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何解?”

    ...

    “你也是一个圣贤书的人,这些做到了哪个?”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何解?”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何解?”

    ...

    “礼记,你都读不明白,还学贯六经,谦受益,满招损都不懂吗?”

    经过一番考问之后,盛长柏只能说,孙神童的经义水平还差的远。

    《论语》《孟子》孙神童算是初通,好多地方都解释不清楚。

    《礼记》对于孙神童来说,难度就更高了,连什么意思都没有搞明白。

    学以致用对孙神童来说,就差的更远了,盛长柏问的都是一些关于道德修养的题,孙神童是一点都做不到。

    “维大伯,淑兰姐姐,你们清楚孙姐夫是什么情况了吧?”

    盛长柏今天对孙神童态度这么差,提前对孙神童这么考问一番。

    是为了让大房的人,早日认识清楚孙志高的真面目。

    不管大房选择,让淑兰好好的管束孙志高,让孙志高收心,立志向学,重拾科举,挽救一下孙神童。

    还是早日,对孙神童心灰意冷,两人离婚,一别两宽,都可以。

    都比淑兰一直在孙家,送孙家钱花,还被婆婆和孙志高欺负的好。

    大周朝的妇女,地位其实还是挺高的。

    不管是离婚,还是丧夫,女人再嫁,都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大周朝太后,都有是再嫁的。

    女人离婚后都可以嫁给皇帝,成为皇后,太后。

    更不要说是平民之家了,就以大房的豪富,还有二房的背景。

    淑兰离了婚,再找一个踏实的良人,真的不难。

    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