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78章 第 178 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湘云一问完又紧接着来了一句,“是那拉家的吧”

    “姑娘聪慧。”小桃笑道,“正是那拉家的三太太。”

    来到这个时空之前,湘云也看过一些这个时代背景的影视剧,但因为都是些偏好剧情脱离历史纯粹休闲娱乐的东西,所以也不具备参考性。

    在那之前湘云也和大多数一样,都以为清朝是不允许满汉通婚的。来了这里之后才知道不是满汉不通婚,而是旗民不通婚。

    在旗的,即满洲,蒙古,汉军乃至包衣,他们之间的通婚是没有任何顾虑的。在民的,就是指阖家都不曾入旗籍的百姓。

    对了,值得一说的是蒙古旗盟地区的人呈不在旗,但也被视为旗人,他们既可以与旗人通婚,也可以与民人通婚。

    但若身份地位太过悬殊,无论哪一种身份,亲事也未必做得成。即便做成了,也不会是太理想。

    像是前些日子隆科多强纳一位红带子出身的格格为妾。

    你是当年那拉家会将自家参加过大选的姑娘嫁到只能参加小选的史家做二房。

    前者为什么湘云不知道,后者却是一眼就能望到底的。

    当初史家在军中的势力不说有多大,但现官不如现管,那是很能说得上话的。关外的那拉家想要打开京城和军中市场,自然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未入关之前,皇帝的后妃也都用福晋来称呼。先皇的那些庶妃还被称为福晋呢,像是恭亲王的生母陈图塞尔福晋、纯亲王的生母钮祜禄福晋。一直到本朝,也就是当今立了太子之后,一些制度才渐渐完善。

    不过刚开始划分嫡庶高低之时,不少生活在关外的满人对嫡庶还没有太多的认知,至少那拉氏就以为侧福晋是平妻,所以嫁进门后还想跟大太太崔氏平起平坐,闹出不少事来。

    湘云不知道那拉氏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但如今不管是她还是崔氏都已经不在了,她也就懒得再去想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了。

    想想八福晋郭络罗氏,再想想她湘云摇了摇头,感谢老天爷买一送一,给了她两个不靠谱的外家。

    1397

    接过帖子,湘云看了一眼上面写的东西,随手将帖子丢到一旁,又问起了那拉家的情况。

    小桃机灵早就打听了一回,“三舅老爷在任上,这次上京城的只有三太太和家里的哥儿,姐儿。奴婢打听到表姑娘今年十四岁,正好比姑娘大了两岁。表少年跟姑娘同岁。奴婢还听说那拉家的宅子是租的,不过,”

    “不过什么”

    “奴婢想不明白那拉家既然在京城有宅子又为什么还要租宅子。”小桃歪头猜测,“难不成是原来的宅子租出去了”

    湘云所以她身边的丫头都已经这么向钱看了吗

    一边听一边点头,等小桃说完湘云才笑着问她,“那你说说,三舅母此次携儿带女来京城所谓何事"

    小桃见湘云这么问,就知道湘云在逗她,于是也笑着回道∶ "明年是大选之年。"

    湘云听了也只是一笑,“看看图嬷嬷在忙什么,若是在府里请她过来一趟,我有事跟她说。”

    “是。”

    等小桃出去,湘去看了一眼已经不多的墨,将笔放在笔洗里便去洗手了。

    图嬷嬷说湘云琴棋书画都学得马马虎虎,于诗书上也没什么悟性,不如多练练字,至少一手好字也能唬弄人,然后湘云到也听话的加长了每日练字的时间。

    湘云的房间里也摆了一张七弦古琴,还是干金难求的名琴。胤德给湘云弄来的,说是哪怕摆在那里装个样子也得摆张贵重的,如此才不会丢了他财神九的面子。

    基本技法和简单的琴谱湘云都有学过,此时洗了手便坐到了琴桌后,闲来无事,有一下没一下的拨弄了几下。

    样子什么的很有那个范,就是那个调子多少有些叫懂琴的牙疼。

    ''有事说事,您能别用糟蹋这把好琴的方式折磨人吗''

    图嬷嬷一边吐槽一边往里走,见了湘云先是行了礼,然后又出于职业习惯的指点了一回湘云这个音那个调的。

    “难道我弹琴就是为了取悦别人的你们常说筝悦人琴悦已,但我觉得不管是筝还是琴,无论怎么弹能取悦我自己才是最要紧的。" 湘云抽了抽嘴角,等图嬷嬷说完才皮的说道∶"我又不靠它吃饭。”

    说得…好有道理。

    懒得跟湘云就这个问题争辩了,图嬷嬷直接问湘云叫她来的用意。“姑娘叫我来,可是有什么事要吩咐”

    "嗯。还真有件事同你商量。"

    "商量"这词可真少见,"姑娘请讲"

    “明年是大选之年,如今各地选女也都陆续入京了。我想着要不要在女校那里开个短期班,临时招收一批秀女入校”

    "…姑娘准备教她们什么"

    "宫规,礼仪,仪态和一些简单的能够自娱自乐的玩意吧。"不管是入了后宫还是回了民间,这些东西都能用得上。

    在湘云看来,自娱自乐的玩意更应该多学学,毕竟给自己解闷什么的可比娱乐别人重要的多。

    图嬷嬷一听湘云这么说,便多少明白了湘云的用意。想着那些秀女进京后,也会有人想要入女学的。不让进吧,得罪人。让进吧,这个口子开了以后就不好收了。秀女前程未定,谁也不知道谁能一飞冲天,如今还是别得罪人的好。只是,“学费怎么收”

    湘云想了想说道∶“收少了掉价,收多了会让人以为咱们在敛财。就按全年标准收吧,反正是例价。”

    也就是人家只上几个月的学,你要收人家一年的学费 啧,这还不是在敛财是什么

    还真不是。

    “我那拉家那边的舅母上京了,刚给我送了消息,让我明儿去说话呢。我猜着她找我除了那点子走礼走出来的情份外,就是她家女儿选秀的事。”

    选秀分两种,一种是希望选上,一种是希望落选。以那家人的脾气秉性未必希望女儿落选。那找她过去无外乎是希望她走走胤德和翊坤宫的关系将小那拉留在宫里。

    除了选秀,还有可能想让小那拉去女校附学一段时间。到不是为了学到什么,主要还是想要结交一下女校里的女学生,发展一下人网,织张关系网。

    毕竟女校对外的说法都是胤德为她创办,然后由其手下的商贾负责的。

    如果三太太当真有这个心,旁人也未必没有。既如此还不如一劳永逸的开个选秀临时班挣一笔学费呢。

    图嬷嬷“…姑娘聪慧。”只一张帖子就能想这么多。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露珠,派人去荣国府看看宝玉在做什么我有事找他呢。”三年一次的选秀可是最挣钱的时候,他们的峨眉可不能错过这次的全民大促哦。

    露珠闻言放下手中的针线就要往外走,不想刚走到门口又被湘云喊住了,“再派人去给所有的管事捎个话,让他们晚饭后过来一趟。酉时一刻开个会。”

    “云姐姐。”露珠刚出去,小弘辉就进来了。垂头丧气的样子像只玩丢了老鼠的小奶猫。

    “你阿玛又说你啦”湘云双手按在琴弦上,笑眯眯的打量了弘辉一回,才用一种笃定的语气问道“为的什么事”

    四爷采取的是打击式教育,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说弘辉。这么长时间,湘云都快习惯了。

    “弘昀没背出书来,阿玛却说我。”一听湘云这么问, 弘辉便可委屈的将今儿发生的事说给湘云听。这次不是他的问题,他老子还说他。呜呜呜,委屈!

    弘昀是四爷的次子,是府上李氏所出。三岁启蒙后便与弘辉一道读书。哥俩差了年纪,进度也不一样。今天四爷回府后考校儿子们功课,弘辉一如既往的背诵了所有课文,按自己的理解去说自己从课文里学到了什么。而弘昀呢,时有背不出课文的时候,今天也是如此。然后四爷便说了些弘辉是长子,不能只顾着自己而不关心兄弟的话。

    那你阿玛有些渣呢。

    湘云很讨厌家长偏心,更讨厌家长对长子长女各种退让要求。不是湘云刻薄,而是父母又不是死人,凭什么将自己的责任推给长子长女兄弟姐妹靠的是亲情维护而不是哥哥姐姐从小就开始的付出和退让。

    负担弟弟妹妹的人生

    好笑。

    可以肯定的说,一般这样家庭出来的兄弟姐妹,关系也是最糟糕的。

    湘云起身,没当着弘辉的面说四爷如何,而是拍拍弘辉的小肩膀,“走,看看我给你准备的生辰礼去。”

    弘辉和当今的生辰只差了七八天,原本当今南巡的时候还以为他今年的万寿节肯定在南边过了,不想人家竟踩着日子回来了。

    胤德这边准备的寿礼里仍旧是新年瓷器比赛的获奖作品,旁的人也都是精贵用心。刚过完万寿节没几天,湘云就开始给弘辉准备生辰礼了。

    弘辉又长了一岁了,按这个时代的规矩再与湘云住一个院子就有些不合适了。于是湘云便以送生辰礼的说辞给弘辉准备了个院子。

    院子不大,布局什么的都没出什么大褶子,但却收拾的也极精致。值得一说的是院中一侧厢房全部打通,一侧放了许多书架,中间一张极大的书桌,另一侧则放了个极大的沙盘。

    沙盘是按着大清地图做出来的,上面城镇山川河流都做得极小极逼真。

    湘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弄这玩意,就突然想到了,与胤德闲话了一句,胤德不知想到了什么,催着湘云快些弄出来。

    怕这玩意弄出来会犯忌讳,湘云在二月里的时候就弄出了好几个,让胤德给当今和年长开府的皇子阿哥都送了一份。不想胤德也是这么想的,二人一拍即合便走了一波礼。

    反正这种东西大家都有了,要犯忌讳就一窝端好了。

    十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