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47章 第 247 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

    “如果失了清白…”湘云听到这种话,想都不想的说道“那就对自己更好些。”

    呃

    “我说的不对吗”见图嬷嬷无语的单手撑额,湘云想了一回自己的回答,很是不解的问向图嬷嬷,“这话,没毛病呀。”

    是没毛病,就是不太符合主流价值观。

    这日英莲的儿子满月,露珠几个都过去凑热闹了。湘云正在府里 “斋戒’,图嬷嬷怕湘云闷,便过来陪湘云说话。话题不知不觉又再度说起到了除夕的事,图嬷嬷就跟湘云感叹了一回这种事情若是被人知道了会对女子清白和名声造成多大的影响。同时又庆幸,那段时间湘云没出事。

    然后湘云便实事求事的将自己的想法跟图嬷嬷说了一回。

    洁身自好是好事,但若往病变的思想上发展可就本末倒置了。

    "这世间哪个男人会不在意这种事。" 图嬷嬷摇头, "哪个女子没了清白, 都会被嫌弃的。" 所以别看九爷现在对你多好,若真出了事,怕是就要换另一副嘴脸了。

    “我一不是为了哪个男人才出生的,二也不是为了谁才将自己养得这么好的。我为什么要在意他们这种堪称无理取闹的想法”湘云觉得图嬷嬷这种思想有问题,而且问题还很大。“他们嫌弃,就乖乖的让他们嫌弃能过就过,不能过就散伙,谁离了谁活不成呢再说了,女子的清白难道是被女子夺去的他们有什么资嫌弃别人。”

    这都是什么话题呀。

    “好气,不说啦。”湘云跳下炕,一边喊人更衣,一边跟图嬷嬷说道∶“我抽会儿鞭子去。”

    前两年在外面用异能的时候,湘云便想到了用武器掩饰异能的办法。

    将异能贯注到箭头上或是鞭身上,掩人耳目的效果就别提有多好了。

    这会儿气不顺,湘云直接拎着那条细长的鞭子去了湖边。

    噼里啪啦的对着冻成冰的湖面一顿狂抽,多少郁气都纾解了。

    将湖面抽得面目全非后,湘云一边用胳膊肘挽鞭子,一边不由又想到了图嬷嬷的话。

    不管旁人如何,也不管胤德如何,若事情真发生在她身上…湘云想,谁都没资格对她做出嫌弃她的姿态来。真敢在她面前哗哗,她就敢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是多年的脑血栓,什么是大脑里的奔流入海。

    湘云想到这种事时,胤德也想到了。

    站在窗边盘核桃, 胤德发现哪怕是最坏的结果, 他好像也会庆幸湘云还活着。

    满人入关前,可没那么多讲究。生死都见过几回了,还会计较这种事而且没保护好自己的女人,他有什么资格搞迁怒那套

    “爷,弘辉阿哥来了。”

    下人朝屋里的通报时, 胤德就站在窗前, 自是看到走进院子的弘辉的。站在窗前, 朝弘辉招了招手。

    弘辉见状直接拐过来,隔着窗户笑眯眯的给胤德打千行礼,“九叔安!”

    "走,去隔壁。" 胤德看着又长了一岁的弘辉, 心里满意的紧, “你九婶那里煨了锅羊肉, 咱们蹭饭去。”

    “诶”

    弘辉聪慧,虽觉得巴巴把他叫过来应该不只是吃羊肉,但想到他九叔也干过不少不着调的事,又觉得未必不是这般。心思转的快,脸上却满脸笑容的跟着胤德往私宅那边走。

    "你老子一天天的瞎折腾,大过年的是不是又搞几分饱的养生那套了"

    弘辉闻言摸了摸鼻子,“我有云姑姑给的肉干。”

    所以也没怎么饿着。

    ……

    “昨儿还听人说云姑姑在斋戒,侄子还纳闷了一回,原来是躲着吃好吃的呢。”毕竟在私宅住过一段时间,弘辉比大多数人都了解湘云的口腹之欲有多重。

    "倒也不是不信神仙鬼怪。就是觉得人类的一些思想,没办法自圆其说。"湘云拎着鞭子从湖上出来,正好看到相携而来的胤德和弘辉,说起这个斋戒之事,湘云就笑了,“不过拿来当借口却也不错。”

    “什么思想”

    湘云歪了歪头,笑着问他们∶“嗯,你听没听说过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说法”

    这种说法普及得都跟常识没两样了。弘辉自是听过。见湘云问便点头,回了一句∶ “听过。”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年十二个月。也就是说人间一个月,就是天上的一个时辰”

    没错,是这个道理。

    胤德点头,弘辉也点头,二人没说话用眼神催促湘云往下说。

    “人间拜佛,讲究初一和十五,也就是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要郑重其次的烧香礼佛。换算成天上的时间就是凡人一个时辰里要上两回香,求两遍佛。一个时辰两次,十二个时辰就是二十四次。”说到这里, 湘云顿了下, 然后对叔侄二人摊了摊手, “将心比心, 谁要是对着我一天烧二十四柱香, 我得烦死。”一个人一天二十四柱香,十个人就是二百四十柱,天下多少信佛礼佛之人想一想都有些惊怵。

    胤德“……”

    弘辉“……”

    被湘云这说法弄囧了的叔侄二人又同时想到了一个问题。

    普通信徒初一十五,虔诚信徒要一天早晚三柱香,那这又要怎么算

    这一瞬间,几人满心都是对佛祖的心疼和同情以及颇为虔诚的四爷。

    弘辉当天晚上回家后看他老子的眼神就有些不一样,四爷多敏锐的一个人呀,自是要问一回。

    这一问,好悬没将四爷噎过去。

    你说人家强调夺理吧,你自己还反驳不回去。可若是承认了这种说法,那他又要怎么直视以后的礼佛程序

    一年半载的上一回香

    四爷没忍住的翻了个白眼,这是扯的什么犊子

    “还有一事要回阿玛。”

    弘辉体贴的留了半刻钟让四爷消化这种又囧又雷的情绪, 然后才将胤德交待的事说与四爷知晓。

    “何事”

    弘辉∶“九叔问侧福晋身边的小杜子还在不在府上。若在,让咱们将人送到他府上去。”

    不解的看向弘辉,不明白胤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要做什么”

    "九叔说他要审一审小杜子是谁的人"

    四爷闻言猛的抬起头,冷洌的眼神先是看向弘辉,又迅速转向苏培盛。

    苏培盛立马恭身退出去,而看着苏培盛的背影,四爷又问弘辉胤德还说了什么。

    弘辉摇头,也是满头雾水。

    小杜子不光是他们家的奴才,也是李侧福晋院里的奴才,九叔是怎么知道小杜子有问题的呢让他捎话回来,怕是不单单是从他们要人,而是给他们提个醒。

    少时, 出去找人的苏培盛便回来了, 同时还带回来了一个父子俩多少猜到的答案。

    小杜子年前便请了假,如今不在府上。

    "查"

    胤德往四爷那里丢了颗石子后,紧接着便得到了雅尔江阿年前曾先后见过老十四和老三的消息。

    之前在酒楼遇上那回胤德就想过雅尔江阿会记恨他们,只是记恨他们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雅尔江阿一个。再一个,他也不认为雅尔江阿不明白得罪他会是什么后果。

    老八出局后,雅尔江阿不是没想过再找个主子的。可惜老大瞧不上他,老四不搭理他,老十三摆烂,他自己又瞧不上老三,难不成是投了老十四

    对了,十二是不是知道点什么

    别说,十二知道的还真不少。

    别看十二年纪小,又是由苏麻喇姑养大的,但这位的野心也不小。以前太子和直郡王闹得慌,他序齿靠后,也凑不上前去。如今太子和直郡王都没了,当今又长寿,到将他们这些年纪小的都显出来了。

    十三,十四都有人支持,他自认不比两个弟弟差,又怎么肯因为苏麻喇姑这个抚养人而放弃角逐呢。

    胤德清楚记得雍正朝时十二管过宗人府,在任期间将弘历那小子的生母记错了,当时老四还为了这事将十二好一通收拾。

    后来一直有人传弘历生母是汉人,另有其人的流言,也跟这事有很大的关系。

    说起来,历史上的十二爷在康熙朝时没机会折腾,却在乾隆朝时得到了小四子的另眼相待,难保不是当初那记错的一笔之故。

    当初胤德就觉得十二这个错犯的有些低级,但当时他也没心思管这个弟弟如何,只一门心思的想着老四咋这么刻薄呢。现在看来…他不如老四多矣。

    想到这里, 胤德一边用小刷子仔细的给核桃做清洁, 一边对着无人的屋子吩咐了句∶ “彻查十二阿哥。”

    "…是。"

    ……

    过了年望春楼的生意一日好过一日,京城不少达官贵人吃完了年酒也会约了三五好友过来的找乐子。

    史家这边暂且不提,只说贾家这边,贾蓉守完了两重孝后,便托人找门路又带着秦可卿外放去了。贾蔷见贾蓉上进,自己也有些想法,找了一回贾蓉,分了一点家产后便带着脱藉的小戏子龄官离开了京城。宁国府这边没有顶门撑户的男丁所以一直很消停的。

    荣国府这边,长辈中贾赦过年时染了风寒,此时正被贝姨娘嘘寒问暖的各种照顾。贾政向来迂腐,逛青楼这种有辱斯文的事他再不干的。小一辈中,贾琏一直在卖深情人设,洁身自好非凤姐儿不入眼,俩口子如今是京城有名的恩爱夫妻。

    除了贾琏,宝玉几个都是真正的读书上进好少年。宝玉除了过年那两天比较闲,其他时候都在大观园里读书破题备战春闱。

    兰环琮三个因秋闱失利,此时见宝玉努力,自也不好放纵玩乐,全都凑在大观园里的那间姑娘们的内书房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