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12章 第 312 章

    第三百一十二章

    小姑娘的提议太和四大爷的心思了,一旁的弘辉也在一旁插话赞同这种提议。

    反正抠门的四大爷表示, 甬管给多给少了, 只要是给, 他就心疼。

    大清的朝贡国按 ''正贡'' 和 ''加贡'' 两种方式进贡。正贡有例可循, 如高丽一年四贡,琉球两年一贡,暹罗三年一贡这种。而加贡则是一些特殊日子和非常事件时朝贡国在正贡之外的朝贡。例如大清新帝登基,属国有求于清朝。如册立国王太子,讨伐逆贼等等。

    总之就是这些人送些特产,然后再带走一些更值钱的赏赐。就那个高丽国,一年四贡,跟来大清打秋风似的。

    金银给少了,显得穷嗖嗖的。给多了,别说旁人了,四大爷一定第一个炸庙。

    瓷器坊现在隶属朝廷,里面的瓷器卖别人还要讲究个批发价,零售价,友情价的;卖给朝廷自然是成本价。而且帐面走成本价,年底这笔给出去的银子抛去成本,银子会再回到户部,何乐不为呢

    至于什么国体面子…四大爷比较务实,或者他抠门抠出来的心得就是∶

    你强,你放个屁都是香的。你弱,你连放屁的资格都没有。

    只要大清一直强大,你就是赏他们一个巴掌,他都得乐颠颠的接着。

    而弘辉的想法与四大爷又有所不同,可能还是太年轻了,加之他此时管着户部,对银钱也比较敏感。他在心里默算了一回每年大清给这些番邦属国的赏赐以及户部每年拨给兵部和工部的各种支出……虽然赏赐不及这些支出的百分之一,可只要想一想那些番邦属国要是拿这些金银武装军队,他就有种紧迫感。

    谁又能说假以时日,他们不会养虎为患呢

    小姑娘的提议一出来,四爷和弘辉就投了赞同票,满朝文武看着给自己找活干的小姑娘都佩服她勇气可嘉。

    还是没累着她

    当着一众官员的面小姑娘没做什么,等外人都走了,小姑娘就朝她四伯伸手要小牌牌了。

    美滋滋的拿着小牌牌出宫,路上又遇见了刚从红螺寺回来的惜春。

    姨甥俩个在街上说了一会儿话,小姑娘便与惜春分道扬镳各走各的了。

    湘云将小洋娃娃带回罗刹国后,惜春身边就清静了不少。她在女校那边的课程不多,偶尔闲了便会去红螺寺转转。

    听听大和尚说的佛法,品品红螺寺的素斋,偶尔也会与那和尚说一回画的意境和构图。

    别看小姑娘都能入朝当差了,但实际上湘云今年也才三十岁。惜春是她们姐妹里最小的,今年连三十都不到。这个年纪在前几年的时候都可以做婆婆了,但如今大清子民成亲的年纪都往后移后,惜春也不过是个年纪稍微大了一些的大龄剩女罢了。

    这个年纪的妹纸上无父母管束,下无子侄照抚,手里有资产,名下又有房宅良田,还有体面差事打发时间,日子不要太快乐。

    惜春悟性高,擅画,也多少有些佛缘,出门采风遇到个同样擅画的年轻和尚,无论是说佛法还是说画画,两人都极为默契,接触多了,再遇到些事难免不动心。

    当然了,首先是那和尚够年轻,容貌也够赏心悦目~

    ++

    和尚是个孤儿,康熙三十一年九月的一天夜里被人丢弃在红螺寺山门外。出了一块质地极好的襁褓,没留下丁点身份线索。

    早年还隐隐约约传出什么狸猫换太子的流言,不过并没有多少相信人就是了。

    毕竟就算是要狸猫换太子,也应该是将女孩换成男孩,不是吗

    和尚自小在寺中长大,并不贪恋红尘,加上当时和尚已经正式出家,身世如何,他本人也并不在意。

    可有时候惜春就会想,如果他没有出家,还在世俗中是不是于她来说就不一样了。

    想起那和尚,惜春的心情就好一阵,坏一阵,想要摆烂一阵的。

    这会儿女校刚开学,本来课程不多的惜春又想要跟人调课,然后提前结束这个学期出门撒欢去。

    回到家,惜春换了身衣裳,懒得去书房便让丫头将笔墨拿过来,她坐在炕上给探春和湘云写了一封信。

    按信件往来的速度,等到她接到回信的时候肯定是一两个月以后的事了。那会儿她这个学期的课程指定是都上完了。

    介时蹭个旅行吧。

    r

    如果真心喜欢一个人,那个人一定会有感觉。惜春的这番情意虽然碰了壁却也成功被某个大和尚接收到了。

    他动心了吗

    他感到了困扰和为难。

    面对那样多才多艺, 年轻漂亮的姑娘很少有人会不动心, 但他将惜春当成了自己修行路上的情劫。

    他想要勘破这情劫,却总是心软得看不得她难过。

    发现自己无意识下竟做了欲擒故纵的举动后,大和尚自我厌弃的同时,也升起了离开的念头。

    这日,看着湘云的身影彻底消失在红螺寺山门外后,大和尚便去找了主持。一来辞行,二来也是交待一声自己要云游的想法。

    于是就在惜春给姐妹们写信准备过阵子出京时,某个住进她心里的大和尚在她离开红螺寺后提前一步离开了京城……

    还不知道惜春要过来凑热闹的湘云正在学跳舞。

    宜妃姐妹到是没学,不过却看着自家儿子儿媳妇在那里折腾,那胳膊摆的跟架黄瓜秧似的。

    相较于罗刹国的鞋子,湘云发现她竟然觉得花盆底更舒服。

    可能是穿过了花盆底,湘云才会有这种感觉吧。但其实这个时候的罗刹国鞋子跟后世的高跟鞋差不多,论舒适和易掌握的程度绝对比花盆底要强些。

    这边的衣裙也很漂亮,尤其是今年流行的那种大摆束腰款式。

    不过大清的人还是比较保守的,所以那种露大胸脯的式样都进行了修改。

    罗刹国的皇宫在探春成为王后时就在悄悄发生改变,但她身边的人到底没在宫里呆过,所以规矩什么的差不多都是按着她当初在大观园管家时的那一套来的。

    她自己到是习惯了,可宜妃姐妹们却很不习惯,尤其是面对那些罗刹国的洋妞侍女的时候,她们的不满和嫌弃就又要多一层。

    对了,还有这里的民风太过开放了。

    舞会上竟然还有人邀请她们的两个儿媳妇跳舞的。

    男女授受不亲,那个样子实在是太有伤风化了。

    看着被人众星捧月的探春,再看一眼那些想要成为她情人的所谓的贵族们。

    宜妃姐妹以及五福晋都无法想像这些人是怎么厚颜无耻的说什么‘倾心’,’裙下之臣’,”拥抱入睡'' 这种不知羞的轻薄之语的。

    再转头就看见湘云轻佻的用手指勾着胤德的下巴,看着胤搪毫不避人的在湘云额头落下一吻时,宜妃姐妹便知道这个罗刹国呆不得了。

    再呆下去,他们家本就不着调,不要脸的儿子儿媳妇不知道会进展成什么奶样。

    于是只呆了个把月,湘云一行人便离开了罗刹国。

    离开的时候,因为天已经彻底冷下来了,所以他们的行进速度也非常快。

    胤德将弄到的蒸汽机图纸和一堆乱七八糟的图纸都交给湘云保管。湘云在胤德转身出去后便将东西都收到了空间里。

    其实湘云有感觉,胤德是发现了她有储纳戒子的,可她就是不想当着胤德的面收拿东西,仿佛掩耳盗铃就能将不安消弭掉一般。

    离开前湘云和探春都收到了惜春的来信,于是探春将自家小洋娃娃留在罗刹国,准备等惜春来了以后再跟惜春一块回大清。而湘云那边则在回信的时候告诉惜春,他们即刻启程去往归化城。之后会在那里呆到一阵子,之后会去西藏。

    他们在先帝周年的祭礼上见过一回新封的活佛,年前去西藏拜个佛,再采购些,牦牛肉干啥的,之后穿过西藏去云南过年……

    给惜春回信的时候,湘云也顺道给她闺女写了封信。她是知道小姑娘能将自己照顾好的,湘云说的是峨眉那边的人事和生意,以及商业街那边,都需要她多盯着些。

    官迷今年仍旧准备进宫过年,至于前儿有意拉拢她的小康同学,官迷仍旧没给任何答复。

    她希不希望大清有个女帝

    自是希望的。

    可如果这个女帝年纪小到忽略不计,还没有别的支持者时,那这就无关希不希望了。

    早些年因为有六十七岁的人考中进士,老眼昏花还弄出了桩科举舞弊案来,自那以后大清虽然没有正式出台什么科举年纪限制,却也非常默契的进行了各种筛选,不叫年纪太大的人入仕途。

    所以小姑娘的想法就是不管旁人是个什么打算,她是早就决定五十岁那年就退仕的。

    如今距离她五十岁都不到四十年的时间了。

    而这三十多年里,时康要熬过两任帝王才能登基…她四伯一副累死自己也耗死所有人的样子,确实不用担心命太长。但弘辉,呃,时康想要登基必然是弘辉先登基,弘辉才二三十岁。如果没有意外,她退休的时候弘辉一定还活着。如果有意外,那时康就是下一个弘晋,弘昱。

    先太子或是先直郡王的儿女。

    估计等她当上户部尚书的时候,时康还没当上皇太女呢。真等到时康登基了,她早就退休了。

    这么一想,小姑娘就更从容了。

    所以按着概论来计算,她还是应该先站她弘辉哥的队。等她弘辉哥坐上那个位置以后再考虑其他也不晚。

    勋贵大臣只要到了一定级别也有资格进宫参加宫宴,看着跟自家伯父伯母进宫的小富察氏,小姑娘觉得光是冲小富察氏这个不太招人喜欢的范,她也更希望弘辉登基。

    小富察氏的简朴不光小年糕看不顺眼,小姑娘更是不感冒。

    世人都像她一般过简朴日子,那生意还怎么做

    上好的绸缎,极品的首饰是不是都要压箱底了

    所以说,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这小富察氏也不是一个好国母人选。

    1(v)/

    忽略那些不开心的事,小姑娘开开开心心的参加了宫宴,不过宫里的年跟温馨没半点关系,她一个女世子不光在后边应酬,还要在前面各种应酬,原本是挺喜欢这种应酬的,可今天这样的日子里小姑娘多少有些索然无味之感。所以小姑娘只参加了前半场,后半场便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