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37章 第 337 章

    第三百三十七章

    黛玉是女校校长, 大福晋和二公主都是女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皇后和大福晋又都是正室原配,膝下都育有嫡出子女。加上小姑娘这个一心搞钱的官迷, 她们商量出来的办法那肯定是不会叫正室嫡出吃丁点亏的。

    ‘妾室一律不得扶正,庶出一概不得记嫡。’

    只这两点就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无论是前者还是后一条都以藐视大清律法,欺君罔上论罪。

    当务之急先堵了这个窟窿,剩下的事情才好慢慢商量出个万全之策。

    小姑娘主要负责理赔这方面的事, 她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结果拿出有效理赔方案。

    休是不可能让你休的, 但可以有选择性的和离。

    不是圣旨赐婚的可以和离,圣旨赐婚的就想都不要想了。

    但和离就必须赔偿和补偿对方各种损失。

    抛开心理和精神上的定项赔偿,对方还要按年限赔偿青春虚耗费用, 一年是多少银钱,两年是多少银钱, 以此类推,嫁给你几年就赔偿多少年。另外,每五年就要多出一笔高龄补贴费用。

    除青春虚耗费, 诰命转让费,替长辈守孝,管家佣金,教养庶出子女学费等等, 等等都要计算在内。

    另外, 还要根据和离方的年纪付相应数目的养老费用和析产和离后的风险金。

    毕竟带着那么一大笔财产和离,谁知道你们会不会谋财害命呢。

    对了对了, 还要按三不出这三项进行有效补贴。

    诸上赔偿款需一次性付清,若情况不允可以用祖宅祖产向银行抵押贷款。

    银行将提供多种贷款方案……

    愿意和离的怎么都好说, 毕竟有了钱谁还稀罕渣男呢。

    不愿意和离就想跟渣男一家死磕到底的, 那这些人就得和那些圣旨赐婚的一样, 首先是安全问题了。

    总不能眼瞧着她们被害死吧。

    那些男人想要换个老婆,无外乎是想要生个嫡子,以为死了老婆就可以娶新媳妇生嫡子了。那这一点,针对的就是继室是否和原配同等地位,继室子是否也能算做嫡出,是否享有同等继承权。

    自来继室虽比不得原配,却也是正室身份,也能得到朝廷诰封。而继室所出子女也一向高于所有庶出,因继室代替了原配成了一家主母,所以她所出的子女有时候是凌驾于原配嫡出之上的。

    大家都知道原配嫡出比继室所出身份更高一些,可事实就是继室利用自己的身份,手中的权利和可以外出社交的便利都会在无形中抬高继室子女的地位。

    两姓联姻,结的是通家之好。有继室在,与原配子女结这种通家之好就打了折扣。在婚嫁方面,若继室有心打压,无论原配嫡出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婚配方面都不会太理想。

    这种时候为了利益,肯定是要跟继室所出子女结亲的。

    再说个更现实一些的,那就是原配所出子女都是没有亲生母亲的,在教养方也容易叫人质疑。尤其是女孩子。

    当世女子婚嫁一看出身,二看教养,三看嫁妆,后娘手里讨生活,女子最是吃亏。而男子也未必好多少,心疼女儿的人家又怎么可能叫和女儿在继婆婆手底讨生活呢。

    本来婆婆就够难侍候的了,若成了继婆婆还不得搓磨死个人?

    虽然打压继室的身份地位有些一刀切,但不得不说的是打压了继室和继室继出,确实更能保证原配和原配嫡出的利益。

    只是通过打压女子保护女子的作法无论是黛玉还是小姑娘,二公主都不是很认同。

    可她们又不能叫男人不娶继室。

    如果不娶继室,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侧室和庶出。

    也不能加长男子丧妻后的孝期。毕竟按规矩夫孝三年,妻孝一年,若真加长了一来于理不合,二来也治标不治本。

    再一个,不讲究的人家怕是连这一年都不守呢。

    所以问题又回来了,如果不能有效压制继室的权利和其所出子女的地位,这一批正室原配怕是都得不到好。

    对了,这一批被波及的人里好像也不乏继室呢。

    ~

    “额娘,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小姑娘从宫里回来,见她额娘正在翻开不知道谁送来的东西,一边凑上前去看了一回这些土仪的产地,一边将这件麻烦事跟湘云学了一遍。

    “没有。”湘云摇头,她能想到的也就是“有原配嫡出的情况,直接剥夺继室子的继承权。若原配嫡出不幸夭折,爵位回收,家产充公。如果原配没有嫡出家产七成充公,继室子降等袭爵及继承不足三成的家产。如果原配嫡子是在继室入门后夭折的,爵位家产仍旧收回充公。”

    大清宗室分十多个等级。即:和硕亲王,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铺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铺国公,镇国将军等等,等等。

    湘云的意思便是如果对方是亲王,那他的原配嫡子按规矩降等袭郡王爵位,继室子则降袭至奉恩铺国公或不入八分镇国公,庶出子一概罢免。

    而家产,原配嫡长子可按规矩继承全部家产的七成,余下三成再由其他原配嫡子和继室子以及庶子按身份比例继承。

    如果原配没有嫡出,那家产的七成充入国库。剩下的三成家产再按规矩依次由继室子及其他子嗣继承。

    原配嫡出的夭折时间与继室入府的时间也是注意点。

    小姑娘:“……”

    这还是‘没有’,那‘有’得什么样呀?

    将湘云说的主意记在心里,准备一会儿回房再细细琢磨一回。哪怕还没琢磨细节但小姑娘却觉得这一条只要提出来,她四大爷那里一定能通过。

    毕竟降等袭爵后一应俸禄都降了,而且七成家产还都充入了国库。

    她四大爷最喜欢这个了。

    ←_←

    “不节不年的,怎么有人送这些来?”将正事压下,小姑娘又问湘云这些土仪,“谁送来的呀?”

    湘云一边用下巴点了一下桌子的方向,一边回道:“宁国府的贾蓉。”

    宁国府的贾蓉?

    小姑娘知道荣宁两府都是贾家的,但对贾家的印象也就只有荣国府,这个宁国府走到桌前将上面的礼单拿了起来,一边看一边在扒拉记忆。

    “哦,我想起来,是四姨的亲侄儿是不是?”

    “嗯哼,可不就是他。”湘云点头,拿出一坛写着麻辣兔丁的小瓶子走到桌前。

    如今密封的技术已经很不错了,大清的玻璃厂也是随处可见了。各地的水果罐头和好多吃食都可以用密封的方法送往全国各地,甚至是销往中转岛,再从那里出口海外。

    贾蓉拿来的东西里,就有不少这类密封罐吃食。

    “我看过咱们家的帐,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可也是好多年不曾走动了。怎么这会儿子偏给咱们家送土仪?是有人进京想疏通关系,还是要求什么事?”

    小姑娘看了一回礼单发现送来的东西都只是土仪,没有太贵重的东西。但这年头上头查的紧,便是想要求人或是疏通关系也不会在明显处走重礼了。

    湘云摇头,“到不求着咱们什么,东西送来时我便叫人去问你四姨了……”

    贾蓉无故送了土仪来,湘云自然要懵,派人问了惜春才知道贾蓉求了惜春什么事。而送这些土仪的时候来的是下人,也没有什么拜帖,湘云便知道贾蓉什么意思了。

    通常情况下,送土仪的时候,不光会送一份礼单还会送上拜帖。主人家看了拜帖才有可能安排人家上门拜访的时间。

    如果想见对方的话。

    派人与惜春说的时候,湘云还派人打听了一回贾蓉这次上京城的行程安排。发现贾蓉除了拜访了一回惜春,不光谁都家都没去,他还连宁国府都没回。

    “那应该是个安于现状的。”

    “你明儿去吏部打声招呼,尽快让贾蓉回去吧。”来了也有一段不算短的时间了,既然不想谋求高位,那这个忙就更好帮了。

    小姑娘点头,于她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

    事小的连人情都不搭。

    “有两三日没去园子那边了,祖母她们可还好?刚刚出宫的时候原想着将蘅儿捎回来的,不想四伯抽空去了书房,怕是这会儿还在书房那边烤红薯呢。”

    就她四伯吹毛求疵的性子,书房那些小孩们还不得被考校得外焦里嫩?

    湘云闻言到是瞪了她姑娘一眼,“知道考校你还不将你弟弟接回来。”

    小姑娘撇嘴,觉得她额娘忘了她和其他人的区别。

    全家就她额娘一个是学渣,学习不好,读书的时候还总是逃课。不说她老子了,就是她和弟弟可都是读书贼拉好的那一波。

    而且考试多好呀,又给她提供了一个显摆的舞台呢。

    “蘅哥儿才不像你那般爱显摆呢。”

    “可弟弟也不怵考试呀。”

    话落,母女对视了一眼,又双双移开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