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8章 夹鳝鱼


    那个年代,很多人家结婚的时候手电筒也算个家用电器呢。

    然后用盘柳条编了个桶,上面带着盖子。

    篮子不行,鳝鱼放进去容易跑掉。

    还做了个抓鱼的工具,找根小毛竹杆子砍一段一头带结的,劈开一部分,然后削成镊子状。

    镊子头上打磨的扁扁的,用四口大号针从两边对穿进去,针尾烧红敲弯,在用尼龙绳捆扎固定。

    这样子一个带着牙齿的夹子就做好了,在根部撑进去个小木条,把夹子两臂顶开。

    如果你想象不出来,可以去炸油条油饼的那看看,跟那个差不多形状,锯齿换成针就是了。

    准备工作做好,晚上行动。

    吃完晚饭,跟家里吱唔了一下几个人就跑出去了,大人也不管。

    那时候农村人就这样,随便你跑,反正也丢不了,

    顶多是摔个跟头啥的,反正皮实。

    拎着马灯先到队里的最东南角,没错就是抓到野兔的那个地方。

    田里面蛙叫声一片,前世不懂事,抓了好多青蛙吃掉了。

    这一回咱是有素质的人了,保护庄家爱护动物,再不能干这事儿了。

    顺着田埂和水渠一条条的搜寻,马灯照着水里。

    没有东西的时候水底都是灰色的,平平坦坦,偶尔有些水青苔也不影响视线。

    就是时不时的跳出只癞蛤蟆来,能吓你一跳。

    有些胆子小的,癞蛤蟆专门往脚上跳,那家伙,人能蹦老高。

    俗话说: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它膈应人。

    当你看到水底有弯弯曲曲长条状物体在灯光的映照下通体红亮时,那就是鳝鱼了。

    如果时短小的,那是泥鳅。

    如果颜色不是红亮的,对不起,那是条蛇。

    人站在那不乱动,一手提着马灯照着,一手握着夹子。

    大拇指按住夹子一边,其余四指卡住另外一边。

    夹子伸出去对准鳝鱼,收用力一握,针就刺进鱼身了,活蹦乱跳的鳝鱼就被钉在夹子上。

    这个时候不要乱甩,它也跑不掉的,收回来放进盘柳桶子里。

    如果你乱甩的话,反而是会把鳝鱼弄丢了,因为那针扛不住你这么大劲儿。

    林云忠和林云鑫上三年级了,他们个子大力气足。

    由他们来夹长鱼,林峰和林云霞跟在后面拎着桶子。

    每当他们夹到的时候,后面的就赶紧打开盖子把桶子递过去。

    忙活了有了两个多小时,才不过搜罗了全队四分之一的地盘都不到。

    中途还送回一次,一共收获了三十多条。

    大的不多,大多是三四两一条的,还有些泥鳅。

    收工回去休息了,不能搞太久,太迟了回去也是要挨骂的。

    时间长着呢,后面慢慢收拾。

    后面连续干了5天,总共抓了有60多斤长鱼。

    这也是长时间没人搞的缘故,要是正常天天弄那就没这么多了。

    专门收拾了一口瓦缸放长鱼,其他东西不行,这鳝鱼爬得厉害,会逃走的。

    泥鳅直接就是让爷爷给炖了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