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一十七章 师徒闲话

      今天的绿水行宫格外冷清,半点不见往日的喧嚣热闹。

  在往日里,这个时间点儿早已响起了的各种切磋声、争论声了。

  之所以如此,概因行宫的主子大都出游去了。

  他们一出游,一大拨人也跟着出去了。

  而留下的这三位,又都是不爱在外人面前说话的主儿。

  所以这一片冷清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姜蝉站在行宫里,感受着这难得空旷的氛围,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复杂的情绪。

  毕竟,它从来都是热热闹闹的。

  可现在,那种烟火气灭了大半,如同放了寒暑假的校园,格外的清冷。

  习惯了它总是带着自己的牵挂在这里默默无闻地等待,她便忘了散才是常态,聚不过是有幸。

  它在她心里,从来都是这样的——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当然,她自己就是诗中的那个“你”,而行宫就是那个“我”。

  可惜,现实唤醒了她的妄想。

  它残酷无情地告诉她,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层不变的,没有东西是永恒的。

  它郑而重之地告诉她,要珍惜当下,要惜福当下。

  就算有久远的岁月,也不可以将珍贵的东西当做鱼目。

  当改变发生时,人的感受总是容易起伏的。

  就如此时,她很是感伤。

  她已经很久没有过这种感伤的感受了。

  上次有这种感受还是在前世。

  她记得那时她正在上中学,因为学校离家较远,所以她都是两周回一次家的。

  那时候每次到家差不多都是周六下午,然后歇一晚后便又要起早床赶早班车往学校赶去,因为起晚了怕人多赶不到车。

  每当这时,母亲便会早早地起来,给她做好早饭。

  然后掐着点儿,看时间差不多了再叫她起床。

  常常吃过饭出门时,天都才蒙蒙亮的样子。

  她背着书包,手里再提着两大包就准备出门了。

  每当这时,母亲也都会提出要送她上车,但她从来没有同意过。

  似乎,女孩儿都有一颗敏感而柔嫩的心,对于母亲的那些辛劳总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一有空,总会自觉地帮母亲搭把手,让她少点劳累,少点操心。

  怪不得人们常说女儿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呢!

  那时的她,绝对是个合格的小棉袄。

  那时的她总是非常心疼她的母亲,她宁愿母亲再回去睡个回笼觉,也不想她送她出门。

  但,虽然劝通了她不用送到车站,却阻止不了她站在屋前坝子上目送她走远的身影。

  天色蒙蒙亮,空气也还是凉的,一切都还是寂静的,远山也尚朦胧,身后除了母亲,身前除了路,便什么都没有了。

  独身一人踏上路,除了天地的浩大,便只有母亲的目光。

  那种天地浩大,但又情感细腻的胶着,总是令她每每感怀。

  这种感怀总是令她格外想哭。

  但她不敢,她怕哭出来后会被母亲发现异样,然后担心。

  所以,一切感情都在嗓子眼儿,都在鼻腔,都在眼眶里聚集然后消化。

  直到走远再走远,那些情感也随着距离散落一地后,她才会平复下去。

  虽然是母亲看着她的背影远走,但她的感受却是与朱自清先生看着父亲背影远去的感受差不多的。

  人们常说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但那些人类所共情的东西却总是能感同身受的。

  当父母去世后,姜蝉才知道原来这种感受也是一种幸福。

  可惜,这种感受在父母去世后,她却再也没有过了。

  如今,时隔多年,它再次泛滥,真是——久违了!

  说实在的,对于这种感受,她还蛮怀念的,因为它能净化她的心灵。

  所以,此刻面对这久违的感受,她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闭目细细体味。

  直到流出一滴泪,似乎满腔情绪也随之流出后,她才平静下来。

  深吸一口气,再呼出一口气,她笑了。

  果然,这种感情能净化心灵。

  虽然自己并不能感受到心灵上有什么尘埃,但那种明净的感觉告诉她,心灵上是有尘埃的。

  心灵净化后看什么都觉得鲜活,所以,此时她格外想出去看看,看看她对世界的认知有哪些不同。

  她在心里掐算了一下,知道郭皇后他们都出游了,现在行宫里只剩下了阿青他们师兄弟三个。

  所以,她打算带着仨徒弟一起出游。

  想到就做,她往他们所在的地方行去。

  阿青他们此刻并未在静室,而是在演武场。

  姜蝉到时,便看见一副人与动物和谐万分地相处画面。

  墨发高束的青衫少年此时正捧着一本书看得有滋有味。

  阳光从树荫下漏出的斑斑点点给他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光,令人一看便觉惊艳。

  他的左右两边分别卧着一只青牛和一只金雕,它们似乎正闭目小憩。

  虽然不知道那只金雕是如何做出那种诡异而高难度的动作的,但整个场面还是很和谐的。

  姜蝉回行宫时特意隔断了各种感应,所以,此时的师兄弟仨压根儿对他们师傅的到来一无所知。

  姜蝉欣赏够了那副美景,才咳嗽两声惊喜沉浸在各自思绪里的徒弟。

  率先回神冲过来的是小金。

  作为速度型选手,它的反应一向灵敏。

  之后便是阿青和阿福。

  看着长大了好多好多的阿青和小金,姜蝉调侃道:“阿青、小金,你们再长下去,这行宫都没有地方养你们了。”

  似乎对这种看法不满意,小金及时止住了步伐,给姜蝉表演了一出变大变小的戏法。

  它自己表演完了还不算,非得让阿青也跟着表演一番。

  等阿青表演完后,它便向姜蝉说着自己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