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正文 第六章 修真界

    两人在云里穿行,谈论,听的认真,讲的也认真。

    一个崭新天地,在于杭心里打开,心界眼界,豁然开朗。

    这世界,叫做黄夏世界,旷古至今,已不知年月。黄夏世界,地广千万里,不知尽头何处,其中又分为许多个大洲,罪己州、月明州、离天州等等,诸如此类。每州之中,又有许多个国家,或强或弱,或大或小,不一而足。

    这许许多多国家中,修真者的地位最是尊崇,因为在常人眼里看来,修真者具有无边的法力神通,能为人所不能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上穷碧落下黄泉,无处不在。而且据传修真到了最高境,能与仙齐,天地同寿,永生于世。

    因此黄夏世界上人人追逐修真,但能够修真的人实在太少,千万众里难觅得一人。修真最基本的就是灵根,这灵根不知从何而来,全看个人运气。有灵根的人能够吸取天地间的灵气或煞气,化为灵力,供己使用,这是修真的基础所在。高级修真者虽然可以改造他人灵根属性,但若基本的灵根没有的话,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本没有办法让其修真。

    修真依靠的是天地间的灵气,灵气充沛处,修真者便多,灵气稀少的地方,修真者便少,当然还有毫无灵气的地方,修真者是无法修炼的,自然也就没有修真者存在。这些地方,长久往之,便是知道修真的人也近乎绝迹了,比如于杭所在的漠飞国,虽是人人会武,但懂修真的,一个也没有。所以于杭虽然天具灵根,但无一人识得,若他是在离天州这样的修真大州,早就被大门派挖走了。现在于杭被逆世灯传送到罪己州,已是极大的机缘巧合。

    石库所在的罪己州,算不上修真大洲,几百个国家仅有几十个修真门派,而且多数都集中在最大的陆渐国。齐悦国灵气倒是有些,但不足以开宗立派,创立灵山福祉,只有几个散落的修真者在这里长居,自行修炼,石库便是其中之一。

    修真有八大境界,分别是炼气,筑基,凝脉,金丹,入虚,化神,渡劫,长生,每个境界又有五个阶层。每一次提升层次,突破境界,都需要无比的毅力和机缘,日积月累,绝非易事。

    黄夏世界的修真典籍众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修真法门,均出自一本不知何处流出的上古道籍——《九天道玄经》,这道玄经不过区区五千字,但流传甚广,几乎识字的人人都读过,不过能从中悟出修真道理的,却不多见。五千字的道玄经,经后世修真界整理,足足引申出了近万种修真秘籍,每一种练到至深处,俱顺应天道,一一对应道玄经中的文字。

    说到此处,于杭不由发问道,“这书瑜姨也教我们读过,如何是修真的道藉呢,不过是普通的经书啊。”

    “小子不通事理。鱼虾在普通人眼里,不过就是一种食物,但在厨子手里,便能生出千种变化,万种味道。想法境界不同,得到的结果自然也不同。你小子眼里看来是普通的书,在修真人眼里却是至理宝典。”

    石库佯愠道,“比如说老夫所修习的庖丁术法,便是上仙从道玄经中的‘庖丁解牛’四字中悟出的道理,由外相入内因,而成秘典,造成修真法门。练习这术法好处可多的是,若是练到极致,便能做到天地之间,游刃有余,对待任何事物,皆可随心所欲。当然,为师离这境界,还早得很,起码也是入虚以后,唉,此生无望啊。”

    石库长叹了一口气,这一叹中,六十余年的修真生涯,真如一场大梦,悲喜辛苦,点点滴滴,迅速从眼前掠过,逝去不见踪影。

    “哦,老仙人懂得真多。说起来,我们五意门倒也是由此而来。”于杭点头佩服,好像又想到了什么,出言问道。

    石库放下感慨,心中自在,望向于杭,欣慰的笑道,“老夫难得讲理,有问题快说,今天是大好机会,等明日想问也不说了,嘿嘿。小子说来听听,怎么个由来。”

    于杭嗯了一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们五意门,取得是‘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不工’的含义,这些文字,也是道玄经里的。我在的大巧堂,就是取意大巧不工,专修剑术,以巧取胜。”

    石库哈哈大笑了三声,“无知小子,可笑的门派!”

    于杭有些不高兴,“还没拜师呢,何必辱及小可的出身,李堂主他们可都是好人,有什么可笑的。”

    石库微笑道,“别急,别急,老夫不笑便是。在老夫看来,武学不过是练体小道,怎能和修真相比。想来你们那漠飞国多半是没什么修道的,大都执着于外相皮毛,但不过是武学小术,怎么敢说这样的大话——大方无隅,大音希声,这些天地至理只有极高的修真者才能领悟,靠武学这些外相功夫如何能懂?修真者若能通晓一丝,便会受用无穷。而你们所练的武学,根本与其无关,不过是穿凿附会,照着经本硬扯上去罢了,并无实质可言。至于你所在的大巧不工,虽然看上去也对整,但却不是道玄经上的言语,应该是后人自编。意思倒也不差,但你们可全领会错了。大巧不工,并非以巧取胜,而是舍弃巧,一切自然而出,顺应天理,不须斧工匠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