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029章 顾元叹,唯一的送行者

    说罢,他刀指诸军士:“大王信来之前,谁也不准乱动!”

    “是!”诸军士纷纷后退。

    “多谢将军!”顾雍连连行礼。

    哗~

    帐中正在议事,王平走了进来,抱拳道:“大王,孙权麾下的顾雍来了。”

    “顾雍?”张飞等人率先反应过来,随后羡慕的看了王平一眼:这小子运气着实好啊,竟在乱军中捞了一条大鱼。

    “拿人头记功就是了。”周野摆了摆手。

    “大王,不是我抓的,是他主动来投的。”王平解释:“他说想替孙权收尸。”

    众人都是一愣。

    周野略皱眉头,道:“尽忠打动不了我,该死还是得死,远不如跑了实在。”

    虽然穿越多年,但周野有时还是无法完全理解古人的想法。

    如果顾雍忠诚,他开始干嘛跟着吕蒙跑?

    如果他不忠诚,又为何此刻赶回来?宁愿一死,也要替孙权收尸?

    “去是心冷,来是不忍。”诸葛亮回答了他的疑问:“君父君父,君恩如父。”

    周野微愣,随后轻轻点头。

    他明白了。

    这种潜意识的东西,因为无数岁月的变更,在他脑海中已不存在了。

    在顾雍看来,孙权或许就是个被逼到绝路的残暴父亲,所以狠心离他而去。

    当得知他孤单而死,曝尸于野时,又自然心生悲痛。

    “准。”周野道。

    “是!”

    王平抱拳,正要离去,又问道:“那收尸之后,顾雍如何处置?”

    这时,陆逊急切的插了一句话:“顾元叹为吴会名士,身怀大才。”

    “他是蔡相弟子!”诸葛亮亦道:“我曾听他点评,说顾雍之才,进可为一国之相,退可为一州之牧。”

    “复叛之人,规矩不可坏。”

    何况,顾雍也是死名在册。

    逃走了还说的过去,送上门不杀,那日后还有何威严可言?

    周野拔出天子剑,目视王平:“持此剑去!”

    “大王!”诸葛亮颇为不忍,道:“如此杀了,实是憾事啊。”

    “无憾不成史,本王全他忠名!”

    周野将剑丢给了王平:“准他以此剑自尽,赐他全尸!”

    “诺!”

    王平奉剑而退。

    来到外头,寒风中的顾雍等待许久,通红的眼眶中满是期待:“将军,如何?”

    王平看向周围军士,高声道:“大王有令,念及顾雍忠心一片,准他为孙权收尸!”

    哗啦!

    军士齐刷刷后退。

    扑通!

    顾雍跪倒在地,面向大帐方向,连磕三头:“多谢周王!”

    王平挪开马,指着一旁:“孙权就在那,去吧!”

    孙权还被钉在巨石前,风已吹干了他的血迹,但吹不走凄惨和萧冷。

    见到君王惨状,顾雍痛哭,扑上去抱住孙权遗体。

    “大王……”

    “是雍等不忠,弃您而去。”

    “黄泉路上,王身孤走,是臣之罪。”

    徒手拔起一根根箭矢,眼眶似盛不下泪水,如崩而洒,时而嚎啕:“枉为人臣啊!”

    箭矢拔尽,他将孙权尸体放在一旁,替他整理好冠带。

    又解下自己外袍,裹在孙权身上,以做棺椁。

    “古云‘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王勿怪。”

    顾雍解尽袍服,只得三层。

    王平指了两个军士:“解下外甲,将袍衣给他!”

    “是!”

    古人重礼数,顾雍要替孙权全诸侯之礼。

    王平虽是文盲,但知大义,故成全他。

    顾雍挖好坑后,哀唱君王葬乐,将他埋入坑中。

    再行礼、叩拜。

    一切做完后,他踉跄的站了起来。

    脸上泪水依旧在,但却露出轻松之色,面向东北方向,忽一声长笑。

    “子明啊。”

    “我现在方知,你如何能做到心中再无负担。”

    “此刻,我同你一般了!”

    王平上前,手悬天子剑:“大王赐剑。”

    顾雍弯腰,双手接过剑来,以手抚之。

    “就是这口剑,屠了吴会,也震了乾坤。”

    “希望有一日,此剑能扫定十三州。”

    “得此一日,不负剑上血啊。”

    他托着天子剑,再向周野所在行礼:“谢大王赐剑!”

    又面向王平:“谢将军了!”

    未等王平还礼,他扬起天子剑,横向脖颈。

    “死于此剑下,顾雍无憾矣!”

    噗!

    热血飘洒,洒在冰冷的石上。

    滚烫,千万年不凉。

    王平心绪难宁。

    这一幕,比他听千万本书还管用。

    这一幕,也让他铭记到老,以至于将来的一直守护……

    他提着带血的天子剑,回帐复命。

    王平掀开帐篷的那一刻,诸葛亮陆逊几人,脸上可见的闪过一抹怜惜,甚至是悲楚。

    即便是好杀的武将们,也神情肃穆。

    “大王,顾雍已自尽了。”王平道。

    周野收了剑,道:“就地造大坟一座,厚葬之。”

    在曲阳以东,出现两座古怪的君臣墓。

    臣墓高大巍峨,君墓矮小低弱。

    一面夸赞,一面讽刺。

    君墓依在臣墓,受其庇护……

    天明,前线陆续传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