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章:夜半跳窗,黑嘴李嬷嬷


    方锦年瞧着她的背影,眼神讥讽,带着一丝厌恶。

    方如柠看着他揉了揉眼睛,在看时,他瞧着她,面容是一副单纯呆傻。

    柠儿心生疑惑,是自己眼花了?

    走到门口,古明月余光扫到了桌上的木筷,她心思一动,拿起木筷用菜刀在筷子上削出一尖头,攥在手里,藏进袖口。

    屋外叫门的李嬷嬷,刚被方洛平骂的一征,这时又开口回击。

    “ 好啊,小荡妇教出来的野种,果真是下贱,竟敢肆意咒骂!等我禀明王妃,将你们统统撵出王府!”

    什么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古明月见识了。

    屋门打开,李嬷嬷再次敲门的手扑了个空。 瞧古明月一副淡定严肃的神情,目光冷漠的看着她,改了往日的泼辣,她刹时有些不知所措。

    还想着开门时,她定要和古明月打上一架。如今节奏被打乱了。

    “ 才开门,是死人吗,赶紧跟我走!”李嬷嬷一副穷凶极恶的表情,上手就要抓住古明月的手臂。

    “ 呵,”她冷笑一声,反手一甩,藏在袖子下的尖头筷子,扎进了李嬷嬷的手掌,划开了皮肉。“ 凭什么。”

    顿时,李嬷嬷疼的吱哇乱叫,瞧着流出鲜血的手掌,眼神怒不可竭。

    “ 我的手!你个蛇蝎毒妇,yín妇!我要拔了你的皮!”

    李嬷嬷顿时张牙舞爪的扑来,好似要生吞活剖了她。

    古明月嘴角上扬,透着一股不屑。见要扑到身上,她右腿一抬,一脚命中李嬷嬷的腹部,将人踹倒在地。

    “ 哎哟!”

    李嬷嬷的嘴磕到了门槛上,顿时没了声,嘴里鲜血溢出,门牙被磕掉了两颗。

    一旁的婢女见此,立即慌张上前,胆怯的将人扶起,疼的李嬷嬷好似五官拧在了一起,捂上嘴,两颗牙掉在了手心。

    以往的古兰月虽变的为人泼辣,但打架也不过是薅头发咬人,而对亲王的王妃还有李嬷嬷,从来都不敢真作对。

    以至于今日,李嬷嬷胆敢只带着两个婢女,来此叫嚣。

    失算了,失算了。

    “ 贱人!”

    她吐字不清,睚眦俱裂的瞪着古明月。但看古明月扬起手,立马吓的别过婢女掉头就走。

    “ 你给我等着!”

    见李嬷嬷一行人离开了院子,古明月舒心的吐了口气。虽说被骂了几句,但还是报了仇。

    “亲王正妻的贴身嬷嬷,不过如此。”她感叹了句,回头瞧见平儿正神色震惊的盯着她,小女儿也是目光直直的。

    她只是踹了那老太婆一脚,应该没吓到孩子们吧?

    “ 怎么了平儿,柠儿?为何这般看着娘?”

    她伸出手在俩孩子的眼前晃了晃,随着被方洛平双手握住。

    “ 娘,你也太厉害了,袖子一挥,腿一伸就把黑嘴嬷嬷给打出血了!这是什么武功?你能教教平儿吗?”

    “ 额… ”古明月转过头偷笑了下,正过脸神色平静。“ 能,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方洛平兴奋的眸色突变暗淡,古明月拍了拍他小小的肩膀。“ 等…吃过饭,娘就教你。”

    “ 好!”方洛平高兴应了声,起身叠起了被子,“ 爹你起开,压到被角了。”

    方如柠和古明月顺势看向,方锦年坐在床里,眨了眨眼,神色自若的起身下床。

    “ 娘子,早上吃什么啊。”

    古明月微微趋眉,对方锦年越看越可惜。

    “ 有什么吃什么,去看看我们还有什么!”她冲他扬起笑脸,语气平静。

    “ 平儿,被子给娘。”转脸,她语气温柔,拿过破被叠好放在了床里。

    方洛平和妹妹很懂事,下床穿好鞋子,就一同去院子里抱了几根木柴进屋,放在灶坑旁。

    古明月瞧着心疼,上前轻拍了拍俩孩子身上的灰。

    “ 平儿,以后这种杂活娘会叫你爹去干,你和妹妹还小,别累着。”

    方洛平嘿嘿一笑。“ 没事娘,我们不累。爹他痴傻,也干不得什么,我们自是要替娘多分担些。”

    方如柠跟着点头附和。“ 嗯嗯,我们要分担。”

    听言,古明月觉着满满幸福,将两个孩子紧紧抱在了怀里。“ 平儿,柠儿,真懂事~ 虽然你们爹爹有病,苦了你们。但娘健在,以后不会在让你们受苦的。”

    灶台旁,背对着她们娘三,看着米袋的方锦年脸色发黑,扯了扯嘴角。

    他知道自己在平儿眼里是个无用的负担,可她们也不用当着他的面说吧,就算是傻,可他也没聋!况且……

    “ 娘子,还剩半碗米,一颗白菜。”他回过头神情自然,语气却有些僵硬。见他紧握米袋的手,以为很紧张那米,古明月叹息。

    “ 看,你们爹爹还知道粮食重要,没傻透,还有救。” 她接过方锦年手里的米袋,叫他给锅添水加柴。

    两个孩子一时间没了事做,呆呆的站在灶台旁看着方锦年。

    “ 爹要多架点木头,火旺水才烧的快。”

    方锦年抬起黑如碳色的脸,阴沉沉的,方落平见着吓了一跳。方如柠躲到他身后,声音细微的说道。

    “ 爹爹别生气,哥哥说得对,火得多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