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章 三娘回家

    因是临街的店,他们这桌正对着敞开的店门,街面上行人一走一过看的很清楚。

    吃食店对面是一家车行,租车、还车的马夫出出进进,谁也没注意店里面晃晃悠悠跑出来一个小娃,一岁多的模样,站不稳走起路来歪歪斜斜的。

    刚巧一辆马车停下,后厢堵在店门口,里面人根本看不见外面。

    小童扭着走就要钻到马肚子下面,拉车的马不停打着响鼻,四蹄不停踏踩。

    三娘子站起身要冲出门,这时路边上闪过一个迅捷的身影,没看见他是怎么由车这边跨到那边的,转瞬间已经弯腰站起,小童被他抄在手里。

    那人把小童放到门里店堂地上,转身出来继续走路,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三娘子仔细打量男人的背影,宽肩阔背蜂腰长腿,看不见样貌,想来也不会很差,因为刚才三娘子瞧见了侧脸,骨相清奇,很吸睛。

    她见识过侯府护院的身手,这男人比护院的身手还利落、矫健。

    还在自顾自说话的二堂叔被三娘子站起来又坐下的动作闹得也向门外看。

    只看了一眼,二堂叔放下酒杯一拍桌面,倒把薛大郎下了一跳,三娘子也收回视线。

    “我说什么来着,这就是缘分,你看对面行走之人就是南宫郎君,是不是一表人才?”

    二堂叔手指之人,正是刚才观看之人,三娘子心里划过一盏灯。

    “南宫郎君可曾习武?”

    “这个……还真不晓得,不过常年外面闯荡,多少应该会几手保护自己。”

    二堂叔说的南宫郎君,有几点吸引了三娘子。孤家寡人一个、老家没人;三娘子在京城十年听得最多的就是后宅宫斗,甚是怕;自己是个实心眼子斗是斗不过的,不如找个家人清冷的。

    若这南宫郎君再会几手功夫是习武之人就更好了,将来有人欺负自己,他也能给自己撑腰。

    “二堂叔,我们只在这里说,不知那南宫郎君心里作何想?”薛大郎刚才也看到救人,倒是推翻了之前的想法。

    这么个人不像是不入流的,配妹子倒也适当,妹子也大了,在耽搁下去没有这样的,岂不是要悔断肠子。

    听话听音,这是有门,二堂叔见三娘子未反驳,心里有数:

    “哦,呵呵,这个好说,一会儿吃完酒,我就去南宫家打探一番,明儿让你婶子给你娘子信。”

    沈氏在家烧好了菜饭,今儿饭比年夜饭还丰盛,牛下水卖不出钱,都让她拾辍干净,一部分埋雪地冻上留着除夕。

    昨晚吃了一些,今儿中午又把剩下的都做了,人没回来就留到了晚上。一桌子的辣炒、油炖,馋的两个孩子早早的坐在桌边干等。

    倚在院门而望的沈氏看见了村头路上的人影,终于等回来了人,叫上两个孩子迎出门。

    远远望见薛大郎牵着的小牛,沈氏撩起袖擦了擦眼角,牛肉能卖多少钱她清楚,这耕牛一定是小姑出了钱的,这样的小姑一辈子不嫁她也愿意养。

    东哥第一个冲到小牛身边,用小手轻轻摸着牛鼻梁,小心翼翼从薛大郎手里接过缰绳。

    沈氏拉着鹊儿到了三娘子面前,张了张嘴想说感谢的话,一家人也不知道咋说好,不由分说抢过三娘子手里的几个布包纸包。

    三娘子趁机拿出一块麻糖,塞到沈氏嘴里,再塞了一块给东哥。

    “小姑小姑,还有我。”鹊儿张着小嘴,踮起脚尖生怕三娘子没看见她。

    惹得几个人哈哈笑,三娘子抱起鹊儿也塞了一块麻糖给她,小姑娘甜的眯着眼睛,把小腮帮子一鼓一鼓的。

    路过的乡里乡亲看见耕牛,都要拉住薛大郎问上几句,薛大郎也乐得和人说。毕竟耕牛有一半的钱是妹子付的,又给全家人买了过年的衣料、糖果糕点,尤其是给东哥买了识字的启蒙书。

    三娘子离家时可是不识字,现在不但识字还能教东哥,薛大郎这一路心里笑开了花。

    “小姑,瞧瞧把大郎乐得,人家不问他还要拉着人家讲。”

    “娘子,还有件喜事,还没顾上说呢。”

    “爹爹,那你倒是说呀。”鹊儿显得比沈氏还急。

    “我和三娘子在集市上遇见了二堂叔,他帮着咱买牛议价,还给三娘子说了门亲事。”

    原本说话嘴懒的薛大郎,这会好像开了天窗,噼里啪啦一直说到进了家门,沈氏愣是没插上嘴。

    三娘子再见过世面,到底是未出阁的娘子,红着脸躲进东屋。沈氏趁机拉住薛大郎,埋怨他:

    “怎么这么急,不多相看相看,这个还是个有儿子的。”

    薛大郎指了指东屋,示意三娘子同意,又说:

    “有儿子有啥不好,人靠谱,能好好过日子比啥都强。”

    沈氏不在说什么,毕竟家里大事还是大郎拿主意,如今小姑也同意,自己不好再拦着。

    再说,男方还没回信,成不成还没定数,切等等看吧。好在禹北禹南离得近,经常走动,互相帮衬着,日子也差不到哪去。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事快起来真是应接不暇,赶来赶去大婚就定在了腊月初八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