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二十三章 进宫

    俗称东内的大明宫实际上位于长安城的东北,出了靖善坊,沿着朱雀大街往北,经光福、安仁、开化、兴道四坊就是最早建成的太极宫,因为内中暑湿的缘故,长年居住易病,这座真正处于长安正北的宫城如今只有在大典的时候才会用到,卓昭节打起帘子遥遥看了一眼,透过宽敞的广场,可以看到从西到东,含光、朱雀、安上三‘门’巍峨耸立,气势非凡。

    转过兴道坊后折向东,沿着皇城往北,过了左右教坊所在的光宅、长乐注1二坊,便是大明宫前的丹凤大街,正‘门’丹凤‘门’照例是不开的,沈氏一行在建福‘门’前下了车,与宫‘门’前守着的‘侍’卫通报过了,禀告进去后,便有一名蓝衣内‘侍’手持拂尘赶到。

    沈氏与卓芳甸都认识这内‘侍’,皆含了笑招呼:“常公公近来可好?”沈姑姑早已不动声‘色’的递了荷包过去。

    那姓常的内‘侍’也不推辞,背着‘侍’卫收入袖中,面‘色’和缓的行了个礼,道:“托圣人与皇后娘娘之福,咱家素来安康,老夫人有些日子没进宫了。”又赞卓芳甸与卓昭节,“早就听说府上的娘子都是才貌俱全,今儿随老夫人来的两位看着就是钟灵毓秀的,二娘子一向可好?这位小娘子倒是眼生,可是娘娘提过的小七娘么?”

    沈氏不动声‘色’的溜一眼卓昭节,道:“公公好眼力,正是老身的七孙‘女’。”

    卓昭节忙按之前大夫人与游氏叮嘱过的,行礼问安。

    那常公公笑着道:“小娘子可别客气,咱家一介奴婢受不起的。”避了一避,这才请三人入内。

    建福‘门’后的角落里已经预备好了宫车,沈氏又与常公公寒暄几句,这才领着卓芳甸与卓昭节登车,那常公公却只坐了车辕,赶车的小内‘侍’招呼了一声,响亮的甩了个鞭‘花’,宫车便辘轳而起。

    沿纵街注2一路过含元、宣政、紫宸三殿组成的外朝,再过一道‘门’,眼前豁然开朗,纵街东侧水‘波’粼粼,岸边郁郁葱葱,时见假山亭台之景,中间偶尔有三五彩衣宫人说笑经过,或在水畔修剪枝叶,或手提臂挽履行差事,各有所司,虽忙不‘乱’,对于宫车都是目不斜视,举止娴静,可见皇后治宫有方。

    卓昭节与卓芳甸同车,姑侄两个结下了仇,彼此都不说话,卓昭节恰好坐在靠水的这边,就伸手揭了帘子看,隔水但见正北方向一座巍峨宝殿矗立,数十级白‘玉’台阶绵延上去,殿前朱柱罗列,殿檐鸱‘吻’凌厉,和风时至,从这大殿的方向就传来阵阵厚重的铜铃声。

    宫车在殿前停下,下车后,卓昭节抬头一看,就见白‘玉’阶上金漆匾书着三个大字——蓬莱殿。

    这便是历代大凉皇后在大明宫中的住处了。

    一个圆脸宫人笑‘吟’‘吟’的在白‘玉’阶下等着,沈氏下车时还虚扶了一把,脆生生的道:“老夫人仔细些脚下,这两日皇后娘娘嫌闷,今早才使人拿水浇了这台阶。”

    卓昭节闻言一看那些台阶,果然都是湿漉漉的,想起大夫人和游氏都要她进宫来别忘记照料些沈氏,忙上前挽住沈氏的手臂,道:“祖母,我扶你。”

    卓芳甸一挑眉,看了眼沈姑姑,沈姑姑识趣的松了沈氏的手,退开一步,卓芳甸也道:“我与小七娘扶着母亲罢,沈姑姑到底年岁也长了。”

    沈氏温和的笑道:“你们都是好孩子,自己可也小心些。”

    卓昭节笑着道:“祖母放心罢,咱们万不敢不当心的,不然扶着祖母呢,自己摔了,再带到祖母,那罪过可就大了。”

    那圆脸宫人与常公公对望一眼,都赞道:“府上两位娘子都是极孝顺的,夫人好福气。”

    这么寒暄了两句,沈氏由‘女’儿、孙‘女’扶着上了台阶,到殿外的时候,因为之前就禀告过了,略等了一等,就有宫人出来请她们进去。

    跨过几乎及膝的朱漆殿槛,正对‘门’最显眼的就是数级丹墀上的凤座。

    因为才从‘春’光明媚的殿外走进来,前两息其实都不怎么看得清楚,走了两步,习惯殿中光线之后,卓昭节才看清殿上坐着的‘妇’人看起来约莫四十余岁,绾着家常的云朵髻,斜‘插’了两支凤头钗,一支珠‘花’步摇,坠着一长一短两串儿南珠,长的几乎及肩,短的恰好过耳,乍一看,和寻常的贵‘妇’也没什么两样,且容貌秀美是秀美,也不是顶美的那种——但一双凤目威仪赫赫,虽然是心平气和的望了下来,却叫人心头不由自主的生出凛然之意,不敢有丝毫怠慢——这就是圣人元配、大凉的淳于皇后了。

    虽然今日是太子生辰,但皇后也没有严妆盛服的意思,不过穿了一件鸂鶒衔‘花’双‘色’绮罗对襟‘春’衫,内中是藕荷‘色’‘交’领短襦,系着枣红五谷丰登织金裙,衣裙也不是很新,显然是穿过两三回了。

    宫人引沈氏一行到丹墀下行礼,卓昭节明显的感觉到皇后的视线在自己身上停留了一息,才道:“平身。”

    淳于皇后的声音不同寻常‘女’子的或娇媚或甜美,虽然也悦耳,却极为沉稳,透出一抹凛冽。

    沈氏领头谢了恩,淳于皇后又吩咐赐座。

    这时候卓昭节才有心情看到殿中已经有了些贵‘妇’士‘女’在座,单她认识的,义康公主、苏语嫣、古盼儿、淳于佩、唐千夏、宁娴容居然都在,除了义康公主外,却都是随着长辈而来的,皆跪坐在长辈席后。

    卓昭节与卓芳甸也是如此,只是才跪坐下来,就听一人缓缓的道:“这着水‘色’短襦的小娘子倒是看着眼生,可是长安这些日子传得沸沸扬扬的卓家小七娘吗?”

    顺着声音望去,却是右面最上首的席上,发话之人着绀青联珠对鹿锦衣,系着蜜合‘色’罗裙,绾着望仙髻——看面容与皇后年岁仿佛,但容貌兀自俏丽、轮廓秀美,年轻时候定然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