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章 第2章

    “你要花盐引?!”李氏崩溃了,那是盐引吗,那是她的命!一家人,走了四个月,二十辆放着粮的板车换了五十张纸。

    自从这盐引到手,她是天天搁心里念经,还发了宏愿,日后每年去庙给菩萨添油,生怕大都督也让人撵出城。要是大都督当不成皇帝,他们手里拿的就成了五十张废纸。

    地窖里的一个月,一家人就靠想日后怎么花这五十张盐引撑着。

    家里都商量好了,一斤盐引起码能卖个一贯钱。先卖个二十张,老大有铺子就换成水田,再给老二老三买个铺面,两个闺女一人一亩下田当嫁妆傍身,日后谁做她们婆家也不敢轻视。

    十张留在手里应急,自家铺子重新开张少不得添置东西,前面不走动的邻居要重新捡起人情往来,村里亲戚这几年一直接济他们总要回报一二。这些零零碎碎的事,十贯是足足够了的,要是有余钱就给家里再置几亩地。

    最后哪二十张,等过两年世道平稳,一家人养养身体,再去一趟湖城,运两百斤盐回来,一斤盐怎么也要卖个两贯,到时在棋牌巷再换几家铺子。这以后一家人就是彻底吃喝不愁了。

    可现在,李文素的眼睛都能冒出火来,她这边攥的再紧又有什么用,就三天啊,她就收拾三天东西啊,当家的就打算洒一百斤盐引出去。

    “文娘,小点声,孩子都睡了,咱出来,我给你解释”

    李氏按捺着心里的怒火,披着衣服往门面走。

    蒋大安这三天也没闲着,豆腐坊让他拿着清水里里外外抹了三五遍,原先哪些旧笼子都让他一趟一趟的从后院搬到门脸,现在若是取下临街的门档,盘子里都能直接摆着豆腐买了。

    李氏走过收拾干净的屋子,听见屋里娃儿们的酣睡声,心里的火下了三分,先听听是个什么打算吧。

    蒋大安给妻子递了把椅子“文娘,咱家你有没有想过泽哥儿和昙哥儿以后干点什么”

    “卖豆腐啊”李氏奇怪的看着丈夫,

    “涛儿也快十九了,我想着过两年给他说门亲,把豆腐摊子交给他”

    这是正理,大旱五年,庆丰没怎么受灾,但粮食可是一天贵过一天,活不下去的人家扔个姑娘都是稀松平常了,这还算好,外郡他们走了四个月,愣是没见到刚长成的姑娘。

    眼瞅着世道定下来了,长成的丫头自然就贵重了。老三还能等几年,五好说了亲家里自然能有钱给他置办,老大确实等不得了,再不说亲,怕是要打一辈子光棍。

    “豆腐坊肯定要给老大,可咱两总有老的一天。咱们在,在泽儿和昙儿跟着过谁也说不出什么,可咱两走了他俩还能跟着老大过吗,到底该让他们另有个营生”

    这话,未尝没有几分道理,但是“掌柜的,咱不是合计好要给俩孩子盘铺面吗?前街老唐家三年前匪祸全家都没了,东城那边咱们攒点钱把他们的铺面盘下来。到时候他们哥仨一人一家豆腐店,这才是正经”

    蒋大安苦笑着摇头"文娘,你想的太简单了,你看看我家,我爹是从嘉宁逃难到怀化,一路上,一大家子就剩他一个。爹娘有本事,赤手空拳挣出一份家业,田、铺子、鸡、鸭那是样样不缺。"

    “可是爹一走,大嫂就张罗着分家了,为了多占一份甚至把亲儿子过继给三哥,三哥,连续齿都没有的三哥,我活了十五年才知道的三哥”

    “我不愿争,拿了两亩下田,两个哥哥过意不去,把豆腐铺子给了我。二哥和大哥斗得跟乌眼鸡似的。亲兄弟倒成了仇家,大旱一来,二哥把几个闺女一丢,去外面讨生活,也不知现在怎么样”

    “老三老五现在好的一个鼻孔出气,可等他们大了呢,三兄弟都卖豆腐,这城里难道天天吃豆腐?”

    李文素沉默了,丈夫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可是“不买豆腐,咱也不会做别的营生啊”

    难不成还去做盐贩子,想到着,她心头一紧“蒋大安,你可别和我说你要花盐引打点让他们贩盐去”

    “我又不是傻,我是说,咱们要不送他们去学点东西”蒋大安哭笑不得,贩盐得去官府登记商户。国朝有令,商户子全族不得科考。虽说现在换了新皇帝,但是他要是敢让儿子去做商户,明天他就得被除族。

    “拿一百斤盐引送他们去学门手艺?”李素文现在到是不反对了,送两个小的去学手艺也不错,兄弟两做一门生意,现在看着亲,将来,难保不会有打架的时候。若是有手艺傍身,先不买铺面也是值得的。

    “当家的,这是学木匠还是学掌勺,难不成,奎子能送他俩去学铁匠”李文素开始畅想了,这可真是天降洪福啊,等到十五,她高低给新皇爷刻个像。

    “唉,都不是,皇爷的恩典哪能这么小气”蒋大安摆弄着桌上的算盘珠子。

    “那是啥,你快说啊”李文素催促道

    蒋大安一咬牙“安奎跟我说,皇爷开的恩典,凡是咱们这样的人家都能花五十斤盐引换一个进县学的机会”

    他抬头看着文娘,眼睛都放光“要是他俩有一个读书苗子,咱家门楣就彻底换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