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章 竹林偶遇未来岳父


    背后说人闲话,总归不是君子所为,要劝诫直接上书嘛。

    陈师道不再多言,转而看向赵明诚,笑容和煦道:“德甫那首桃花庵歌实在是妙,不拘成法,真挚坦率。”

    李格非也点头称赞:“德甫大才,此诗语肤而意隽,似怨似适,令人情醉。”

    “当不得。”

    赵明诚连连摆手。

    其实他想说比不得你家照儿,不过此话太孟浪了,所以强忍住不说出来。

    倒是陈师道八卦道:“文叔,德甫的才华比之令爱如何?”

    “这......”李格非迟疑了一会,才道:“伯仲之间。”

    陈师道撇撇嘴,看这模样估计是认为外甥不如他女儿。

    虽然自己也是这般想的......

    没办法,十六岁闺阁少女作出一首《如梦令》,太令人震撼了。

    论震撼程度,外甥的《桃花庵歌》明显有些黯然失色。

    赵明诚只能微微一笑,这话不能接,作为晚辈是不能议论人家女儿的。

    否则就是失礼了。

    李格非打个圆场道:“良辰美景,岂能无茶?”

    便一边摆弄着石桌上的茶碗,一边笑道:“德甫,待会尝尝我的手艺。”

    赵明诚颔首,颇有兴致地看他沏茶。

    唐朝是煎茶,明清是泡茶,宋代是点茶,中国茶道最值得推崇研究的就是点茶。

    李格非先将饼茶碾碎,研磨成粉末状,置碗中待用。

    后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中的茶,为了使茶末与水交融成一体,用茶筅搅拌。

    茶筅,是由精细切割而成的竹块制作而成。

    最后注水七次,看沫饽厚薄和凝固程度,点茶便完成了。

    “德甫,请!”

    李格非端起茶盏,递给赵明诚。

    赵明诚恭敬接过,道:“多谢老师赐茶。”

    观察茶汤表面,出现雪沫乳花,厚而白,经久不散。

    赵明诚双手捧盏,轻抿一口,不住地点头。

    李格非赶紧询问:“这茶如何?”

    “味道甘醇,夹杂着淡淡的乳香,老师手艺上佳。”

    赵明诚实话实说道。

    “德甫过誉了。”

    李格非扶须谦虚道,脸上却有遮不住的得意之色。

    陈师道拿过一个茶盏,斜睨道:“文叔的手艺比你爹如何?”

    他爹赵挺之点茶的手艺堪称一绝,当年就是靠这一手才让岳父郭概青睐。

    赵明诚嗫嚅道:“我......我没尝过。”

    “哼!”

    陈师道嗤鼻道:“这谄媚小人只会给权贵点茶,经他之手的茶,早就失了纯真的味道。”

    “履常,跟德甫说这些干嘛。”李格非瞥了陈师道一眼,略带恼责道。

    “好好好,不说便是,只是德甫万莫学你爹的做派。”

    陈师道啜一口茶,不忘教导道。

    赵明诚无语凝噎,这几个长辈因为政治派别不同,矛盾很深呐。

    李格非帮着解围道:“德甫,此情此景,可有诗词抒发情感?”

    “对头,德甫快吟首诗。”陈师道和声道。

    两人皆目光期待地看着赵明诚。

    赵明诚当仁不让,深思片刻便吟道: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竹叶便不同。”

    “好!”

    陈师道抚掌而笑。

    此诗语言自然,无雕琢之笔,表现的意境清新隽永,让人回味无穷。

    自家外甥,果真诗才横溢!

    李格非也被震慑住了,短短几个呼吸间就能作出如此绝佳的诗句。

    不仅契合眼下这场景,更把那悠闲淡致的心境描绘出来了。

    此子诗词方面的才华不亚于照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