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一章:投名状

    姚华和另外一个叫文忠的男子是跟随何坤完成的试炼的,他们要做的是在何坤得手之后补刀,让大家看到他们也是拿刀杀了官吏的。

    平日在柴火谷里,一提起搜刮百姓的官吏,那都是恨得牙痒痒,一个个发誓要替天行道。可真的面对面遇到干公差的官吏了,却又没了那股狠劲了。

    一是跪的太久,看到身穿官服的人就会紧张,看到公差手里的棍子也会发憷。二是平日里说狠话那是因为没有具体到某个人身上,而眼下要杀的人对于这十人小队里的一半人来说都是比较熟悉的。杀人不是嘴上喊的热闹就能行的,最重要的是敢杀人。

    何坤就是属于敢杀人的那一类人,他个子矮小还有些驼背,姚华不禁担心这一次的刺杀任务能不能完成。万一刺杀失败,被官府抓走,这一趟就白来了。

    何坤选择的目标是负责搜罗奇花异草的采办,采办没有品级,一般都是汴京城里派来的某位高官的家奴。

    虽说不是官,可比官更威风,一个县里的采办可以驱使县令及衙差们上山下河拆屋揭瓦。采办都会随身携带一份上谕,内容便是某人为苏杭应奉局采办,专司为道君皇帝寻宝事务。

    打着皇帝的旗号,自然颐指气使,每到一地,除了搜刮百姓,还勒索县令等一众官吏。县令和县丞、县尉、主簿们也不敢怠慢,只得把本地最好的酒食以及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钱财拿出来送礼。羊毛终究出在羊身上,伺候好了采办老爷,转身就又用采办的名义搜刮百姓。

    通常的手段就是衙差们闯到百姓家里,称老百姓家有块石块或者花木比较精巧别致是要拿出来敬献皇帝的,用黄封条一贴,算是进贡皇帝的东西,要百姓认真保管。如果有半点损坏,就要被派个“大不敬”的罪名,轻则罚款,重则杀头。有的人家被征的花木高大,搬运起来不方便,兵士们就把那家的房子拆掉,墙壁毁了。老百姓无法生活,只能想方设法打点官吏。于是那些差官、兵士乘机敲诈勒索,被征花石的人家,往往被闹得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卖儿卖女,到处逃难。

    这一次要杀的采办据说还算有点良心,没有对县令等人勒索,可县令一干人等却没有停止对百姓的搜刮。这笔账自然又是算在了采办头上。

    十人小队一路摸到采办下榻的驿站时,姚华发现正从门口出来的这位采办有些眼熟。

    仔细一看,姚华心里咯噔一下,这是蔡元福啊,蔡京府上的杂务管家。今天要杀蔡元福,半年前姚华和他还一起聊过天,有一次还喝过酒。

    现在的姚华虽然换了装束,可还是有可能被蔡元福认出来,如果被明教的人发现自己与蔡元福之前认识,那么卧底明教的计划便宣告失败了。

    “动手!”没等姚华想好对策,何坤已经从怀里掏出一把杀猪刀冲了上去,有四个入教时间长的教徒也拿出竹刀往前冲。

    按说这样简陋的武器和寥寥数人想刺杀一个有几十名衙差和士兵护卫的采办,无异于自杀。

    可何坤挥刀奔向蔡元福的时候,蔡元福身边的士兵衙差不仅没有拔刀格挡,反而四散逃走。

    蔡元福也只得拼命的往人多的地方跑,何坤在后面向前飞扑一下子把蔡元福扑倒在地。

    “今天我明教为民除害,替天行道,杀了这该死的采办!诸位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何坤骑在蔡元福身上边喊边捅,蔡元福歇斯底里的挣扎大喊救命。

    街上的百姓纷纷跑开,没有来救人的,也没有来报仇的,明教的人在大街上杀了采办,官府自然要去搜捕,抓不住明教的人便会抓普通百姓顶罪。

    姚华在后面看着挣扎的蔡元福低下了头,这第一回纳投名状,竟然遇到的是熟人,非但没有救下他,还得去补刀,难怪钟志明说卧底的事能让人变成鬼。

    “姚华!文忠,赶紧过来,拿刀继续捅死这狗采办!其余人去烧了驿站!”

    姚华走的极慢,他在等蔡元福断气,他不想蔡元福看到自己。

    “姚华,看你身材高大,怎么如此胆小?我都把人杀了,只不过要你补刀喊话!别磨蹭了!”

    蔡元福还在挣扎,劲头已经越来越小了。

    姚华接过何坤手里的杀猪刀把眼睛一闭,奋力朝蔡元福的胸膛扎了下去,老蔡我只能让你早点解脱。

    何坤却在此时松开了蔡元福,蔡元福发出绝望的惨叫,双手紧紧揪住了姚华,他已经认出来这个拿刀给他致命一击的是半年前在蔡京府上劈柴的伙计。

    姚华突然被揪住,吓得连忙睁开眼,正好看见蔡元福绝望狰狞痛苦的表情,只是蔡元福已经喊不出来了。

    姚华抽出刀“我杀了采办,我杀了采办!”

    “行了,该文忠上了!”

    文忠目睹蔡元福绝望的嘶吼与挣扎,已经吓尿了连连摆手“这事我干不了!我干不了!”

    “不干你就和他一样的下场!想走你是走不了了!”何坤从姚华手里接过刀朝文忠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