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六一三章 名将之花


    至于黄槐,他们闽省村里倒也有这种花,平常看得艳丽、形态优美,是有名的行道树。可若是一场强台风打来,那黄槐树都得被打折,变得歪歪扭扭不堪一睹。

    …

    当一分区所有部队都动起来时,沐阳也不甘示弱,一封电报发到浑源城,让留守的两位副团长帮他调集部队,抽调了所有可战之兵。考虑到肖锋和杨师长之前有隙,沐阳在征求他意见后便同意让他守家,盯着大同日伪军的动向。若是敌军不顾傅作义北路军威胁出兵晋北,那也只能暂时放弃浑源城,转入地下工事与敌军打地道战。

    除了四营留下外,其他能执行战斗任务的部队都迅速集结完毕,在詹云华的带领下往东行军,他们在三天后到达了沐阳和王刚所在的飞狐岭。

    两军会师后,沐阳和王刚一刻也没有停留,准备完全后便立刻离开了飞狐岭地区,解放区百姓也相继撤掉了后方,让出了一大片可供军队开战的地方。

    不撤不行啊!

    日军主力进驻涞源县城后,王刚的飞狐岭根据地正好处在小柴俊男的涞灵大队和阿部规秀主力的夹缝之中,这样会形成了一个“突出部”。

    继续待在这里,绝对会被敌军展开大包围圈围住。

    到了10月中旬,双方的兵力都已经集结完毕,形成了一条东起易县紫荆关、西至浑源县乱岭关直线距离长达120公里的战线。

    在其中,八路军根据地和日军据点控制区相互交融。

    错综复杂的游击区和日军的封锁线交叉重叠,仅凭一张地图恐怕无法详细描绘此等现状。

    最东边的易县,是一分区主力3团和前来增援的三分区2团,因为根据地在狼牙山,3团也被称作“狼牙山团”,共5000人;

    涞源县主力为一分区1团与2团,还有上寨游击大队与下关游击大队,再加上军分区本部,兵力可至8000人;

    西边则是灵丘县与广灵县,这里有从冀中调来的26团与沐阳的25团负责,加上广灵支队和灵丘支队,总兵力能有6000人以上。

    而对面的日军,也集结了周边各大师团、旅团的闲余兵力,组建了7个步兵大队,均匀地分布在战线之上负责联防,共5000人。而阿部规秀所在的本部旅团的1个联队3个大队,则作为主要战斗部队,在10月18日进入了涞源县城,共2600人。

    为了应对太行山地势复杂的不利影响,华北日军组建了一个骑兵旅团,此次也暂时分出两个大队共1400人划归阿部规秀统领,大大增强了日军本部兵马的机动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伪蒙疆国派来增援的一个骑兵师与保定的三个伪军旅,再加上分别跟随日军大队的几大伪军团,共12000人。

    不像地方的二鬼子武装团,蒙古骑兵师与保定伪军旅都是有编制的军队,他们全部装备日式武器,军队中有日军的“随行武士”,除了基本的步枪之外,甚至还有各式各样的支援武器。

    嗯。

    2万对2万,数量上看似没有太多劣势。

    这是晋察冀军区号称“最能打”、“实际上也是最能打”的一分区的所有军力,其中还包括一个军区总部派来增援的主力团。但,参加战役的战斗员训练水平同样不一,有些是百战老卒,而更多的则是今年才参军的新兵。

    为了播撒“种子”,一分区不得不把有经验干部都外派出去开辟根据地,不少干部身上都背负着生产任务、担负着保护一地百姓的职责。

    这样的部队能不能下定决心跟日军打“焦土战术”?

    这尚且是个问题。

    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