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12章 第 112 章

    “就是还小, 才有的教么!等长大了,他们都各自有了想法和主见,咱们哪里还管的住?”李蓉蓉却是有不同的意见。

    她就盯着孩子们小, 可以青梅竹马, 也能两小无猜。伴随着相处的时日长了, 慢慢就能把感情培养出来。这般亲事,肯定比等孩子们长大了再去外面相看不认识的人家,要更加的安心。

    “管不住就不管呗!你我的亲事也都不是从小就定下来的,咱们不也过的很好?”李蓉蓉的亲事姑且不说,赵喜儿的亲事完全是阴差阳错,没有任何的预兆。

    可偏生这般情况下, 赵喜儿也过的很好,很是舒心。

    想当然的,赵喜儿觉得香香他们长大了以后,也会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和精彩。

    “咱们这是运气好。喜儿你自己想想, 你都没见过那些过的不好的人家?虽说称心如意的日子也可以靠自己努力打拼出来, 但咱们的儿女明明可以过的更舒心, 又做什么非要他们吃苦受罪?”李蓉蓉自己的亲事,也是家里很认真挑选出来的。

    彼时李家也担心过齐家公子不够好。但是当下,他们只能左右衡量,最终挑定最合适的人选。

    而且说实话,李蓉蓉嫁给齐家公子, 是下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门当户对。相形之下,反而比不上如今李蓉蓉和赵喜儿这般的旗鼓相当。

    李蓉蓉这话说的肯定在理。赵喜儿会认可,但却没有如李蓉蓉那般紧张。毕竟日子都是要靠自己过出来的,也不是说门当户对就一定能过的琴瑟和鸣。这种事儿, 谁也不敢保证,谁也不能承诺。

    见赵喜儿不接话,李蓉蓉也不着急。反正赵喜儿一家人已经在皇城了,以后多的是时间和机会互相接触和往来,她也不是非要立马就跟赵喜儿成为儿女亲家的。

    自打来了皇城,周亭宴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虽然之前他也会定期给李老大人送来书信,一并还有他最新写的文章。但到底府城距离皇城太远,肯定比不上面对面来的方便。

    这不,李老大人将周亭宴寄来的所有文章逐一排列好,按着周亭宴的进度很是耐心的评判了近半个月,才终于停下来。

    当然,李老大人的“评判”不是一味对周亭宴的文章进行批评和指点。反之,他更多的是根据周亭宴的文章进行一定的延展,有肯定也有建议,更有站在他角度上的更多不同看法。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周亭宴本来就不是恃才傲物的人,对李老大人的教诲委实很认真的聆听。

    更何况李老大人的观点很是新颖,很多都是周亭宴没有顾虑到的。自然而然的,周亭宴受益匪浅,无形间就又增长了不少学识。

    李老大人向来很看好周亭宴。他这边将周亭宴指点的差不多,就开始带着周亭宴到处会友了。

    于是乎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周亭宴又受到了其他几位大儒的当面教诲和指点。这又是周亭宴没有想到的,但却是天大的运气。

    毫不夸张的说,来皇城两个月,周亭宴的学问再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肉/眼可见的,也是周亭宴自己就能切身体会到的。

    齐家公子自打周亭宴来皇城,就一直有跟周亭宴保持往来。对周亭宴的进步,他当然也看在眼里。

    然后因着周亭宴本人极其大方,也很是豁达,没少跟他一起探讨学问,乃至齐家公子也得到了很大的帮助,对周亭宴就更加推崇和敬佩了。

    这一届的会试,周亭宴是和齐家公子一起参加的。

    比起周亭宴的胸有成竹,齐家公子委实有些紧张和担忧。好在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太过让他失望,虽然名次并不是特别的高,但齐家公子到底还是顺顺利利的考过了会试。

    紧接下来,就是殿试了。

    身为会试头名,周亭宴毋庸置疑在殿试上也是众人瞩目的佼佼者。

    原本就因着李老大人的关系,周亭宴在自己都不知情的时候,已然在圣上面前挂了名。如今亲眼得见周亭宴的卓越才学,圣上对其很是器重,直接就钦点周亭宴成为了新科状元。

    自此,周亭宴就要留在皇城了。

    相较之下,齐家公子的殿试名次并不是那么的好。不过很幸运的是,他没有被外派为官,也留在了皇城。

    听闻这一消息,最高兴的就是李蓉蓉了。

    她向来不是很在意功名利禄。对她而言,齐家公子能接连考过会试和殿试,就很不错了。

    至于齐家公子最终的官位不是那么的高,倒是显得不那么重要。李蓉蓉更在意的,无疑是他们家和周亭宴一家以后都能留在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