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章 洛阳之行

    高欢摔落的山洞位置就在离阴山秦长城不远的半山腰处,洞口周围甚至有散落在山间草丛中风化严重、锈迹斑斑的铁制、青铜制等工具残片,明显被人类刀劈斧砍修整过且形状比较规则的青石方块布满山坡,这里显然曾经是一个较大的采石场地,偶尔还有几根人腿骨隐没在杂草乱石之间。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久远的大规模的人类劳作的气息,隐隐间,秦朝大将军蒙恬驱赶着三十万从六国征发而来的俘虏、民夫、赘婿、隶臣,抡镐砸石、挥汗如雨修建长城的场面,仿佛海市蜃楼般呈现在阴山的沟沟坎坎,“嗨幺、嗨幺”的劳动号子穿越时空依旧在阴山上空回荡。

    这是一处天然的山洞,洞底到洞顶的距离足有十余丈,用现代度量单位衡量,就是差不多二十多米(南北朝时期的度量衡长度比:1丈=10尺,1尺=24.5厘米)。离地一丈以上是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粗细不一的树根、藤蔓等杂缠在一起,像层层蛛网一样直通到洞口,地上尺许厚的浮土大概有几百年的积存了,如果不是有人无意中撞开这处洞口,这地方再过几百年也不会被人发现。不幸中的万幸。

    就这么死了?这是出现在高欢脑海中的最后一个疑问。

    假如现在有另外一双眼睛能够看见洞中的情景,不难发现,在一片若隐若现的淡银色光晕里,一种诡异的现象正在悄悄的发生:一束似有似无、近乎透明的银色光芒从洞口射下来将他全身罩在其中,光芒所到之处,一切清澈明了。光芒中,他的身躯慢慢地由一而二,上面的部分悬浮起来,从虚幻变成透明,而那光芒也幻化成一个拉长了的大气泡,将他向上飘移的身躯包裹其中,缓慢的向洞口飘去……

    光芒所不及的黑暗中,数千双黄豆般大小的眼睛泛着蓝光,仔细辨认,那是数千只比两个月的小猫还要大一些的老鼠,正“鼠视眈眈”的盯着眼前这个从天而降的物体。

    所谓“蛇鼠一窝”,有鼠的地方必然有蛇。一条碗口粗细的大蟒蛇从洞口沿着那些荆棘树藤攀援而下,直到高欢身上停顿了片刻后,突然以比射箭更快的速度直奔正在发号施令的鼠王。可怜的鼠王,命令还未下达完毕就在蛇嘴里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成为这条巨蟒的餐前甜点。一只老鼠哪里能喂饱大蛇的肚子?它没有离去,而是大模大样的盘踞在高欢身边等待着发起下一次攻击。

    偶然和巧合,是传奇故事饶不开的诀窍,所有的跌宕起伏,起承转合,引人入胜都需要偶然和巧合做铺垫。这条巨蟒的出现正契合了这种巧合,有意或无意间成了高欢肉身的保护神,就是这么神奇!

    恍惚间,高欢觉得自己飘起来了,没有痛苦,没有悲伤,就这么慢慢地飘出洞口,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轻柔的、幸福的、舒展的、畅快的,说不清道不明,就是一种想要飞去的感觉。

    不对啊!太阳呢?刚才明明是中午时分,现在怎么是夜晚?来回看看,天上的星星就像在眼前,光芒明亮却不刺眼。远处那颗星星怎么是红色的?咦?不止有红色的,还有蓝色的、白色的、橘色的、黄色的,还有一颗绿色的……整个天空就像是在眼前绽放的礼花,好美啊!难道我进入仙境了?

    忽然,没有任何征兆的,一团像是晶莹剔透的巨大的气泡一样的东西飘在空中。气泡中间,一团虚幻的东西慢慢的凝聚成一位穿着古怪衣装的中年人,像婴儿一样闭着眼睛,说不清他是站着、躺着、半蹲着,总之就是那么一个姿态怪异的身形出现在高欢对面,周遭什么都没有。气泡的背景是虚幻的,光芒射向深远。

    两个透明的气泡里的身体,似真非真,似实不实,似虚非虚,用两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缥缈”。

    高欢被这突然出现的中年人吓了一跳。这人是谁?怎么出现的?从哪个方向来的?难道这位是神仙?咦?他怎么长得跟我似的,就是面相老点儿。

    气泡中的中年人突然睁开眼睛,好半晌才把散乱的心神凝聚起来,然后审视着高欢语气没什么温度的说:我两长得很像吗?当他看到眼前的青年人被包裹在一个大号的避孕套里,觉得很是奇怪,正要说话,发现自己和他一样被包裹在一个同样的大避孕套里,吓得他急忙用左手捂住嘴巴,右手指着对方,意思是你在一个透明的套子里飘在半空,小心掉下去摔死。不曾想对方和他一样的动作,一样的想法,一样的指着对方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双方均安然无恙,这才安静下来。

    这老家伙到底是谁?高欢想。

    这小王八蛋是谁?居然骂我是老家伙,没家教的玩意儿。中年人这么想。

    咦?我并没有说话啊,他怎么知道我内心的想法?难道他会传说中的读心术?不不不……不可能!是自己出现幻觉了?高欢疑惑不已。

    咦?不用张嘴说话就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意念交流?很神奇啊!中年人想。

    “喂,你是在和某说话吗?”高欢大声的喊,却发现没有声音。但是,自己所说的话又在脑海中回响。这到底是咋回事?我也会读心术?这岂不是说,从此以后怀朔镇的人对于我来说就没有秘密啦?想到谁家就到谁家,想拿点啥就拿点啥,想偷听谁就偷听……啧啧,太神奇了!

    “喂,小子,瞎想什么呢?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家住哪里?”中年人以一种颐指气使的口吻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