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十三章 人生无常

    高欢从姐夫当差的牢狱处出来,心情很是烦躁。想想那个何水仙的遭遇,再联想到南北朝整个华夏之民的整体命运,一种无力感充斥全身。何水仙们的命运,不在她嫁给一个不着调的男人,而在于她别无选择的只能随波逐流,任由命运的洪涛席卷着她们走完一段苦难的人生。北魏时期何以佛教盛行?也只有佛教倡导的“因果报应,转世轮回”之说能够让无力改变现实命运的芸芸众生从心里寻觅到一点点可怜的慰藉。不管什么样的信仰,“原教旨主义”的顽固分子只是有数的小部分,绝大部分信众是因为信仰的力量能解决自己现实中的困难而选择信奉。

    中国人信奉关公,是因为一个“义”字。民族大义,兄弟情义,江湖道义。可信奉关公的还有黑社会,小偷、亡命徒……

    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试图走上层路线,真正的目的是要****,分润世俗社会统治者的皇权。可怜的天竺僧人不了解汉人,传教传的水土不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就曾搞过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佛教后来几起几落,懂得了“扎根民众”的道理,大力宣扬“因果报应”的同时,又给信众留下一个无限向往的愿景:“转世轮回”。多少不如意,都是佛祖刻意的磨砺,来世一切都将变样……

    信仰的真正力量不是与人向善,而是自我疗伤。

    正当高欢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时,司马子如出现了。

    “想什么家国大事呢,一副忧国忧民的架势?”司马子如只要不是正经场合,永远一副断了脊梁骨的松弛样子。

    “我在想如果我当了皇帝回事什么样子。”高欢随便的说。

    “荒yín无道。”

    “何出此言?”

    “因为你只是一介盗马贼,格局不会太大。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想想你至今仍是光棍一条,当了皇帝之后的第一要求,难道不是先解决人伦大道?”司马子如推理道。

    “那要是换成是你呢?”

    “换成是我,那一定是:国强民富、四海生平、君臣进取、吏治清明、农工兴旺、百业繁荣、文教兴盛、师生文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和睦、万世太平。”司马子如说着说着,后背仿佛升腾起万丈光芒。

    高欢愣愣的看着他,虽然知道他在胡说八道,却也反映出他内心美好的社会形态就该是刚才描述的样子。没想到这家伙还有这等野望,看来真如后世所说的:人人都有帝王相,人稠地窄赶不上。不是没有想法,只是难以实现而已。

    “这两天去哪儿了,对了,我让孙浩去你家借了两坛白酒,才知道你不在家。”高欢转移了话题。

    “回了一趟云中,我们家老祖宗想我了,捎来话说,再不回去看她老人家就没机会看了。我以为老人家身子不爽利了,风风火火的赶回去,你猜怎么着,老人家正中气十足的教训我阿爷呢。哈哈哈……笑死我了……我一高兴就陪了老人家两天……你是不知道我阿爷的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有你这么对待阿爷的吗?”高欢鄙夷道。

    “谁让他把握丢在这塞北之地吃沙子。再说你比我好到哪儿了?你阿爷屁颠儿屁颠儿的从白道过来,你小子躲在我家不回去,当我不知道咋地?”司马子如揭高欢的老底。

    高欢皱起眉头回想关于父亲的画面,却是一片空白。正当他又要转移话题时,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丫头蹦蹦跳跳的出现在他面前,看上去有点面熟。因为身高不足,小丫头只能扬起脸说:“哎、大驴……那啥……高欢高郎君是吧?听你说要租房子?”

    高欢被这女孩搞蒙了,再看她两只葡萄一样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自己,一副小大人的做派,心里就乐了。他随口问道:“谁家的小姑娘,长得好可爱哟。”看见这样天真无邪的少女,高欢的心理年龄自动切换到后世中年男人看到灵动活泼的小丫头时的心理状态。

    “哎呀,你这人咋这样啊!人家问你正经话呐!”小姑娘没心思和他磨嘴皮子。

    “我看上去很不正经吗?”高欢指着自己的鼻子笑眯眯的问道。

    “你以为你很正经吗?”司马子如不屑的插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