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章 流民借粮

    太阳高空,烈日当头,高顺不停望向远方。“惠义,走吧,那管亥应该不会来了。”

    李惠义微笑摇头道:“放心吧,在等一下,他们会来的。”

    高顺不信道:“真的?寇流可都是无信之辈,惠义为何如此相信?”

    李惠义解释道:“那是亡命之徒,管亥他们可是逼不得已,眼下有活路可走,必会来投。”

    高顺半信半疑,又望了一眼远方。“好吧,那在等等吧。”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半个时辰后,管亥领着一群衣衫不整的流寇,缓缓出现在五人眼前。

    见管亥真率人来投,高顺佩服不已。

    制止战战兢兢的流寇前行,管亥一人上前跪拜道:“李将军,管某已把山寨上所有人叫来,希望将军莫食言。”

    李惠义脸色一正道:“管兄弟辛苦了,本将说到做到,现在领好你的人,别跟丢了。”

    简单交流几句,李惠义转身招呼高顺等人,开始出发。

    管亥见此,也赶紧率众人跟随,浩浩荡荡的向襄平进发。

    经过十余日的赶路,李惠义等人进入东安阳县境内,随行队伍也已越来越多。

    接近七八千余人,皆是一些流离失所的百姓。

    人一多,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眼下就面临缺粮之危。

    做为大总管的高顺,此时又找到李惠义抱怨。“惠义啊,我等的盘缠用完了,接下来怎么办?”

    “嗯?”李惠义疑惑道:“那么快!还以为蔡老备的盘缠,够用到襄平。”

    “这样吧,高大哥先去看好流民,惠义去找陈先生商量一下。”

    高顺点头道:“那好,你们尽快想好办法,免得到时流民无粮,陷入慌乱。”

    看着离去的高顺,李惠义微微摇头,转身前去寻找驾车的陈宫。

    一路小跑,终于追上陈宫,李惠义迫不及待的问道:“先生,我等钱财已经用完,可距离襄平,还要一些时日,还望先生指一条明路,让这些流民安全到达襄平。”

    马车速度不快,陈宫也是悠闲,听闻李惠义之言,思索片刻道:

    “这八千多流民都是大汉子民,惠义何不向当地官员借粮。”

    “嗯。”看来有个谋士,还真可以解决不少问题。

    李惠义点头道:“先生说的有理,那等会进了城,还牢烦先生在旁指点一二。”

    陈宫扬起马鞭,轻轻抽打一下,让放缓的速度提升些许。“好,当时老夫与你一起。”

    办法已有,李惠义心中稍安,跟随车驾,向不远的东安阳城进发。

    眼看日落西山,李惠义终于赶着夜晚来临前,到达城门。

    即将关闭城门的衙役,突然见如此多的人到来,吓六神无主,当即就欲关门。

    好在高顺眼快,上前阻拦,才让李惠义等人得已进城。

    本来衙役不同意流民进城,可李惠义拿出诏书,表明身份,并保证流民不会闹事,才说服衙役。

    进入城中,李惠义交代高顺看好流民,就与陈宫赶往府衙。

    来到府衙,李惠义报上名号,就被迎入待客厢房

    正襟危坐等待半盏茶的功夫,就见一肥胖中年男子,脸露笑容走进屋中。

    “哈哈哈,贵客啊,襄平令远道而来,本官已命准备酒宴,款待襄平令。”

    李惠义站起拱手客气道:“兄长无需客气,小弟今日来访,乃是上任途中,偶遇一点小事,希望兄长能帮上一二。”

    胖子脸色微顿道:“哦,不知道何事?”

    李惠义尴笑道:“因盘缠预算不足,小弟想找兄长借许些粮食。”

    左一个兄长,右一个兄长,胖子被捧的心情大好。“好说、好说,那需要多少?”

    李惠义伸出两个手指道:“两千石,以兄长实力,应该没有问题吧。”

    (汉朝一石相当现在二十七斤,如有差异,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两千石!?”胖子被吓的跳起,脸露尴笑道:“襄平令真会开玩笑,这把本官卖了,也拿不出来啊。”

    李惠义奉承道:“哎,兄长这就言重了,小弟到任后,就会送还,不信可以打下欠条,兄长大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