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章 青出于蓝(上)

    幕灯熄灭。

    影院里缓缓的安静了下来。

    “我不知道什么是江湖,更不知道有一天自己会靠近它……”依依的声音出现在画外。

    然后,依依一身绿衣警服,出现在镜头里,清秀的面容,垂鬓的秀发,一双深邃的美目里透着茫然迷惘。

    只是看这个镜头,易青和小云就已经忍不住要喝彩,依依在镜头前的灵性和深度无以伦比。

    想必杜其峰在片场的时候只是对她说,要一个迷惘的眼神,甚至什么都没有说,依依自己通过人物规定情境的开掘捕捉住了这个人物的神韵。

    清俊苗条的瘦小身躯,笔直的透着倔强,仿佛和这个浑浊的尘世格格不入一样,行走在北角的大道上;可是尽管她努力的做出不与这个糜烂的都市妥协的桀骜姿态,可是眼睛里却透着软弱、无奈与不知何去何从的迷惘……这一切,再配上杜其峰酷爱的“底灯+顶45度斜摄”,镜头带一点微微的摇曳;幽蓝暗灰的用光,背景的音乐是拉长了的变形的铜管和大提琴――面对浮躁奢靡的都市文明而产生的颓废和女主人公的个性中的倔强、清高既矛盾又妥协的糅合在一起,使人在第一眼看到时就产生了莫名的压抑与企图追问的情绪……

    一个好地导演如果遇上一个好的演员,得到的结果就是如此,一切都臻于完美!

    什么叫巨得?什么叫实力?什么叫演技派?依依当之无愧。

    那种只会做表情和摆造型的花瓶女演员,给她十几分钟的戏。看完后还觉得不知道她在干什么,还得要摄影美术灯光使了吃奶的力气帮她才能交代完剧情;可有的女演员,只要一个段落乃至一个镜头,她就能够凭空塑造和创作一个人物出来,就象画家作画那样,而且比画家画的人更有内涵和神韵。

    现在电影工业的科技水平越来越发达了,利用灯光、摄影、音响、美工甚至一些特殊道具都可以很有效的帮助演员完成表演,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以为演员就只需要做个表情,摆个姿势,再说说话就行了。

    其实一个演员的演技的优劣,无论是在拍摄过程中,还是在成片后观众地欣赏中,都有天渊之别。

    品评一个演员的演技。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看他(她)在完成自己的表演任务后,发生的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一个演员如果只以交代剧情、完成导演的要求为目的,也就是说剧本和导演的要求有什么他就做什么,照本宣科――那这样的表演就是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完成了表演,好像一种物理变化一样。这样的演员就可以说他的演技一般或者很差。

    真正的好演员应该是在剧本和导演的要求之外,给予角色一种“新生成的物质”,使这个角色有了生命,有了编剧写不出来而导演想象不到的东西,但是又能引起创作者们的共鸣,刺激他们产生新的灵感――就好像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的第n+1种物质一样。

    易青赞叹的摸了摸了下巴,依依真是越发炉火纯青了。跟这样的演员一起工作,想必杜大炮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吧?

    今天晚上是杜其峰的新戏《北角夜未半》首映,易青下午开完会,就派人去找依依的助理拿了一叠票,然后找人通知杜其峰,告诉他晚上华星这里会派人来给依依捧场。

    对于这种免费宣传,杜其峰当然是欢迎之至;而且晚上看完首映,还有一个酒会。

    易青左手坐着小云,右手坐着小意,小意旁边是孙茹、杨娴儿、何风、宁倩华等人……华星总部有空能来的基本都来了。

    依依陪着杜其峰和剧组的人坐在前面。

    《北角夜未半》可算是杜其峰沉寂数年之后的一部突破之作。简单的剧情,复杂的角色内涵、多元的结构变化。

    讲述一个女警面临着是否要放弃自己理想的警察工作去继承千万遗产的选择时,突然遇到自己的搭档被黑帮当街残杀的事件,从此卷入江湖纷争的故事。

    这个电影还是沿袭了杜其峰一贯的风格,这位苦苦支撑香港电影“后鼎盛时代”十几年的港片末代皇帝,习惯于用苦心雕琢的多元结构、多重线索的悬念故事来揭示人生的无常,并解构人性。他的作品充满着黑色与荒诞的气氛,剧本的安排也同样是那么扣人心弦、难以捉摸,无怪有人称他为香港的黑泽明。不过易青倒是觉得他和北野武、高安兄弟或者昆汀·塔伦天奴等人更相似一点。

    一百多分钟很快过去,随着字幕缓缓的下滑,满场大放光明。

    可是没有一个观众站起来。满座的电影院里乌压压一片人头,没有人挪动。

    观众们还沉浸在剧情中,没回过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