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9章任重道远


    这是他在重庆的第三年。三年里的头两年都在医院上班,当他发现医院的一些不合理的制度,以及明明是中医却采取让病人去各种检查后,毅然离开医院来到“信德堂”中医馆上班,这才稳定下来。

    在这里上班的一年中,李昊的确是如鱼得水,没有剂量问题的困扰,加上楚云飞一直很支持自己。他曾一度认为,就这样一辈子,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后来,势力的楚云飞为了让中医馆生意更好,特意招了陈家明的加入。

    陈家明虽然是中西医结合的执业医师,但基本上都是挂羊头卖狗肉,所开的中药完全是照本宣科,同时又给病人推荐大量的保健品,加上他嘴巴特能忽悠,着实让店里生意好了很多。

    而李昊却是以纯中药为主,以药量少,见效快,病人复诊率高,收获了很大一部分人的信任。

    后来,李昊跟陈家明多次在病症上发生争执,最严重的时候,陈家明甚至跟楚云飞提出“有他没我,有我没他。”

    楚云飞虽然对医学一窍不通,可是做起生意来却很精明!

    他知道自己的店是中医馆,只要有李昊在,那么本质就不会变。再加上凡是来看中医的,都是冲着李昊来的。所以,万万不能放这颗摇钱树离开。

    但是陈家明的优点是嘴巴能犁地、能忽悠,虽然治病比不上李昊,但是他带来的收益却是非常可观的。

    不愧是做生意的,楚云飞想了一个让两人在一周分别坐诊的办法,这才让陈佳明和李昊偃旗息鼓。虽然陈家明比李昊少一天,但是也乐于接受,李昊更是没有异议。

    简单吃过饭,洗漱完毕以后,李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竟有一些失眠。脑海中就像放电影一样,将这一天的经历过了一遍。这一天下来,连看了三个棘手的病,尤其是沈建山的病。许胤宗治疗王太后的医案虽然书上有记载,然后电视剧《神医喜来乐》也有演绎,可是在现实中几乎没有人遇到过,也没有哪个医生真敢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如果治好了还好说。但是没有治好,轻者吊销医生证,重者入狱!

    李昊一向是一个胆大心细的人,在判定了沈建山的病情以后直接就用了此法,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合常理的。

    他之所以敢这么用,是有两个原因。第一,现在房屋结构比古时候可能稍显不足,但是密封程度绝对是过犹不及。第二,现在是9月份,天气炎热,又是属于汗毛孔大开的时候,更有利药气从肌肤透入。结果也证明了李昊的诊断和治疗思路完全正确。

    虽然沈建山清醒过来,但是李昊却高兴不起来。

    现在国内就是西医的天下,中医却是青黄不接。其实李昊一直就没有觉得西医有错,错的是学习西医的人把路子弄错了。什么病,先做检查,这本来无可厚非,这是西医的优势。可是去药店买药,动不动就抗生素,动不动就激素,要不就清热解毒,这就大错特错了。虽然西医简便,见效迅速,可是这样用药,那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啊。

    为什么十七八岁的时候病了,吃点消炎药或者清火药就好了,待年龄到了三十岁就发现不行了,要加量。可怕的是也是暂时痊愈,过不了多久又会死灰复燃。这就是滥用抗生素、滥用激素和苦寒药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恶果,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啊。

    无怪“医侠”祝味菊常常说:“吾人仆仆终日,万事劳其形,百忧感其心,有动就有耗,所耗者,阳也。物质易补,元阳难复,故曰阴常有余,而阳常不足。”又说:“秦汉体格,去古已远,今人禀赋更弱,斫伤更甚,虚多实少,彰彰然也!”近代卢崇汉教授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现在的人为什么比过去的人体质差?因为过去的人没有那么多的想法,没有股票、没有酒吧。他们一边想着自己怎么在乱世中生存,一边还要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战争,有时间就强身习武,这就是古人和今人的区别。

    中西之争闹得最凶的时候是西医扬言要废除中医,李昊也是一笑置之。中医是我们的国粹,这不是任何人说要废除就能废除的,更何况这还是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要想发扬中医,发展中医,让中医崛起,摆在眼前的只有三条路。

    一是全民学中医。因为发扬中医,这不单单就是一声口号那么简单。既然要发扬中医,就要从民间,从百姓做起。要让普通民众一打开电视、电脑、手机、报纸,印入眼帘的都是中医方面的知识才行,要让这些念头植入大众的脑袋,根深蒂固。光是小学生课程加入汤头歌诀这是没有用的,光会背,不能理解,这也是不行的。纸上谈兵的人太多了,这反而对中医不利。

    二是恢复以前师传徒的方式。就是各大医学院校教授中医的老师,在临床上必须是一把好手,寓教于学,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再把自己平时治病的经验一并传授,以临床带动教学,以教学穿插临床。如果医学院校还是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哪怕学生具备博士研究生的学位,最终又是纸上谈兵而已。

    三是执业医师考试不再以书本知识为主,而是以现场治病为主,包括诊断、辩证、立法、处方、下药,能治就颁发医师证。不能治,再回去刻苦学习。毕竟,执业医师是要走向临床,直接面对病人的。这样也解决了民间很多有真本事,却无法通过笔试的中医人!

    想到这里,李昊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爷爷的音容笑貌:“我从医六十年,对待每一个病人都认真负责,诊断、辩证、立法、处方下药均要准确、有据、出方稳妥,对没有把握的病,要跟病人或者亲属讲清楚,说明白,不要顾面子、顾虚荣,宁可暂不处方,也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不知道我死了以后,还有没有好中医。”又想到赵屏章的诊断方式,不由得大摇其头。再想到这三条路如果实施,太难了啊,比上青天还难……

    在东想西想下,李昊迷迷糊糊中睡着了。睡梦中,这三条路全部成了现实,苏强跟他站在一起,嘿嘿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