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6章 第六章(狐妖案)

    这日杨韫正要回房,路过薛可艾房间时却隐隐约约听见似乎有呜咽之声,似乎有人在小声抽泣,杨韫便走近在房门上敲了敲,没人理会,她便推门进去,一进去可不得了,在流泪珠的不是薛可艾又是谁。

    薛可艾坐在床上,见人来了,一面用手胡乱在脸上擦着,一面好似要把什么东西往床上藏,杨韫本不愿窥人隐私,但薛可艾见是杨韫反而不藏了。

    杨韫走过去一瞧,见是一本书,封皮三个字《会真记》,不禁微微一笑。

    薛可艾越发羞了,“你只管笑吧,我就是看这些杂书怎么了。”

    杨韫笑道:“看书倒没什么,只是犯不着为了这个哭。”

    薛可艾一怔,道:“大人们说不许看的,见着了要烧了的。”

    杨韫见薛可艾的泪珠还挂在脸上,如新荷带露,笑道:“那是怕你们小看这种至情至性的传奇本子移了性情。”又问道:“怎么就看哭了?”

    这便又勾起了薛可艾的伤心事,她心心念念多年双文的结局竟是如此,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她狠狠道:“你们男人都不是好的。”

    杨韫笑道:“你才知道啊,既明白了,还不算太迟,会真记是唐代才子元稹所写,所谓男人最了解男人。”

    薛可艾倒不想杨韫竟顺着她的话说下去,眼见小姐的眼泪涔涔而下,杨韫拿出手帕子替她擦拭,说道:“快别哭了,这眼睛就要和桃儿一般了。”

    杨韫并未觉得不妥,她在家时也常常这般为妹妹擦泪珠,薛可艾忽然觉得这样太过亲昵,倒不好意思起来,外面的春莺夏蝉探过头瞧了一眼,见两人如此,都捂着嘴笑着去了。

    方平川坐在马车中,正闭目养神,此次回京是为了婚事,他自幼失孤,又是在军营里胡打海摔惯了的,原也没想着成婚结亲,却不想天家恩典,给他赐下了一门亲事,想起那人,方平川一贯冷峻的面容也不禁有了几分笑意。

    那一年,太液池边,杨柳依依,皇上皇后设下宫廷宴会,众人推杯交盏,觥筹交错之间,方平川借口更衣往外走了,他一向最不耐烦这些应酬,与西羌的战事迫在眉睫,这些文人墨客倒有闲情逸致,西南与西羌交界,一向不太太平,这几年战事频繁,方平川在边关不知道和西羌交了多少次手,对了多少次阵,几次命悬一线,士兵们舍生忘死,终于换来连场大胜。眼见如今正是一鼓作气,直捣黄龙的好时机,士兵们的军饷却迟迟不到,京城又派来一个监军,却叫方平川回京一趟,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现在朝堂上分为两派,一派主战,要趁着胜机一举击溃西羌,另一派主和,说连年征伐,劳民伤财,如今西羌已成败势,穷寇莫追。

    国家大事却搅进党派之争,偏偏叫他左右为难,这些年为了行军打仗时巩固好后方,他不免在两派之间不偏不倚,如今又是军饷,又是党争,真是叫人头疼上火。

    方平川走着走着隐约见着一伙青年男女,个个美冠华服,轻裘宝带,想来是宴会上那帮大臣的子女,方平川耳朵一动,却听见一个男子正高谈论阔,说的正是西南战事,方平川不好出去,便借着假山一档,将身影藏了起来。

    只见那男子道:“西南战火频频,如今这一把火可烧到京城了,朝堂上争论不休,依我之见,战争不休,年年赋税便增,老百姓身上的担子便重,若是此时议和,西羌必定迫不及待,感恩戴德,方显我大国国威气度。”他一语刚落就有许多附和之声,方平川听了,只在心中冷笑。

    此时却听见一个声音泠泠:“洪世兄这话可说得不对,古人云犯我强汉者,非远必诛,方将军在西南这些年戍守边关,保家卫国,使边境不受外敌侵扰,边境百姓都大感其德,况且西羌尚勇好斗,要力战至最后一人也不会屈服的,此时若与他们议和,犹如放虎归山,若他们卷土重来,边境之地岂非永无宁日,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固克之。”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

    方平川听见这话不由得笑了,向那人望去,只见那人站在一群贵女中,却是个清灵秀美的姑娘,见那小姑娘十四五岁年纪,斯斯文文的,倒不想能说出那样一番话。

    只听另一人笑道:“柏小姐说得这般慷慨英勇,是要做我朝的花木兰吗?”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那柏小姐脸上也红了。

    方平川思索道:“原来她姓柏吗,却不知是哪一家的柏小姐。”

    待宴会一散,方平川就立刻回府写折子,阐明局势明朗,请求出战,并愿以血肉之躯力战西羌,以全陛下之功德,留陛下之圣名。言辞恳切,皇上看了果真大受感动,军饷也拨了过去,是战是和,从此分明。

    柏清安知道皇上表明态度后立刻拉上家中女眷,捐出衣物首饰,为军资筹款,皇后知道后,在凤仪宫赞了几句,京中高门大户人人效仿,方平川知晓后特地托心腹人买了一件贵重东西。

    西羌大败,边境安宁,天家恩德,皇上皇后知道方平川家中无人,就张罗着为他寻一门好亲事。

    凤仪宫内,各家贵女在殿中侍立等候,皇后和方平川站在屏风后面,皇后笑道:“你辛劳多年,旁人像你这么大年纪早就成了亲,你在边境被绊住了脚,也是时候该成家了。”

    方平川道:“皇上皇后圣明,微臣分内之职,不敢居功。”

    皇后道:“若是人人都像将军一般想,本宫和皇上就没有烦忧了,将军好好瞧瞧,人都在这里了,你看中了谁,不要怕羞,只管和本宫说,本宫自会和你做主。”

    方平川对娶亲之事并不热络,当下也只奉命往殿上看,在人群中一眼便望见了她,一晃居然已经三年,他在苦寒之地搏命奋战,却不想还能再见到她一面,她长大了些,也更漂亮了。

    皇后顺着方平川的眼神望去,身边大宫女茜云立刻道:“娘娘,那是御史大夫柏淇之女柏清安。”

    皇后笑道:“我记得她爷爷是柏彦之吧。”

    茜云笑道:“是,娘娘好记性。”

    皇后又道:“柏彦之三朝老臣,才满天下,这也算是家学渊源,和你堪配一对。”

    方平川只觉心快要跳出来了,战场上刀剑相对,也不似现下这般心情激荡,他听见自己的声音道:“全凭娘娘做主。”既然上天赐给他这样的缘分,他自然会好好握在手里。

    不多时,马车停靠在路边,“将军,地方到了。”伴当小三儿的话把他从神思拉回了现实。

    方平川从马车下来,眼前是京城最有名的酒楼,小三儿探头四处悄悄,他是方平川在边境捡到的孩子,才十三四岁,初到京城,对处处都好奇得很,只听他兴兴道:“将军,我听人说过这里,听说这里一盘菜要十金这么多钱。”

    方平川打量一眼,一派富贵景象。朝大门望了望,气象辉煌,轩昂壮丽,自与别处不同,正门上有一匾,匾上大书“天香楼”三个大字。大门之前流水马龙,川流不息地进出着人,方平川立在门口,早有数个有衣帽整齐的伙计上前行礼迎接,果真不凡,方平川随着伙计进去,行至一个包厢,伙计打开门,方平川带着小三儿进去,已有一干人坐在那里,其中就有梁晋,见方平川来了,都起身见礼,只一人坐着不动,方平川认得他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国舅爷赵国继,梁晋笑道:“将军今日肯赏脸前来,真是足下的无上荣幸。”

    方平川深知“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他自小饱尝人情冷暖,又有前人诸多教训为鉴,前线要安心,后方关系得打好,自然不肯得罪这皇后面前的红人,便道:“那里的话,梁厂公太客气了。”